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原型操作
作者:宁志斌
动的水平得以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言语技能原型操作训练,能使学生科学高效地掌握和运用各项技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各项言语技能的初步系统化、自动化。为将其内化成稳固的言语能力提供扎实的基础,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课下自能阅读、自能写作、能顺畅地运用语言工具进行言语交际活动的课程目标,完成由“鱼”到“渔”的质的飞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课堂单元训练的操作策略
采用课堂单元训练教学模式,经过言语技能原型操作示范、操作练习、课堂检测以及单元小结等教学环节,学生才能基本学会某项言语技能。原型操作示范课的设计,目的是通过教师的操作示范,让学生在了解了相关言语技能原型定向的实践模式之后,明确该项技能如何进行实际的操作,为学生进行原型操作练习提供“实战”的参照。原型操作练习课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技能实践模式的演练,基本学会运用相关技能从事言语实践活动。课堂检测课和单元小结课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反馈与小结,了解学生对相关技能掌握的情况,告知学生规范、完备的动作行为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言语技能操作活动,为转入技能系统化、自动化的原型内化阶段奠定基础。
言语技能原型操作训练活动要根据技能本身的难易程度进行安排。对于较为容易掌握的言语技能,可适当安排较少的训练课时。对于较难掌握的言语技能,仅安排一次训练是不够的,必须连用几个文本反复培训指导与练习(包括变式练习),甚至需要安排多个单元的训练,最终通过技能目标检测与总结。确保全体学生基本学会该项技能。另外,原型操作训练还需考虑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合理地组织分层训练。力求原型操作训练的科学高效性。
在课堂单元训练教学过程中,依托现行教材,以一个单元为一个课堂教学训练单位,通过采用原型操作示范、操作练习、课堂检测以及单元小结等课型,落实训与练紧密结合的原型操作原则,促进学生对言语技能的学得。在整个单元训练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须对训练的每个环节进行指导与监控。为课堂训练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以保证言语技能训练的科学高效。
下面阐述课堂单元训练的操作策略。
一、原型操作示范课
1.让学生明确学习某项技能的目标与意义,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这是为原型操作训练作前期准备,它有利于提高操作训练的效率。比如在“分析戏剧冲突”技能的操作训练中。教师在示范前,让学生明确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是解读戏剧人物性格、戏剧主题的一把“钥匙”,情节冲突的设置,是为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服务的,矛盾冲突的形成,又可折射出戏剧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通过分析戏剧中的矛盾冲突,可探寻人物性格形成的轨迹。提高对人物进行审美的能力,得到人文的熏陶。这样做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师向学生明确某项技能的原型实践模式,建立起该项技能的操作活动程序计划。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活动程序的结构,即了解构成某项操作活动的各个动作及动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了解动作的执行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某项技能操作有一个完整的映像,为训练奠定基础。比如“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技能的实践模式,一般为以下操作活动程序:①理解文题(有的文章题目本身就是中心);②理解开头结尾的内容;③理解抒情议论部分的内容;④综合各段段意;⑤分析人物形象;⑥联系时代背景。为使学生体会到各项程序活动划分的原因及动作顺序的符合法则性,从而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师生共同总结出文本解读与言语表述的探作活动程序计划。[主持人插话:“1”“2”两项即是原型定向阶段。]
3.教师以课本单元中的某个文本为训练材料,就某项技能的原型实践模式操作活动作出示范,并对学生进行练习实践的指导培训。文本是教师技能指导与学生操作训练的材料对象,文本必须是规范、优秀的言语作品,文质兼美,不但能给学生以人文的熏陶,而且还要能给学生以言语形式的示范。在这一环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具有明确而细化的原型实践模式操作活动计划,讲究指导培训策略,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实际水平,对学生作出客观的能力定位。教师的示范必须做到规范、准确,活动指令要明确。严格按照实或模式,以外显的活动方式进行操作。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实践模式操作指导培训时,教师不能扮演“睁眼瞎”和“牧羊人”的角色,作为开放的系统,也不能搞“一言堂”。教师要做到耐心、细致,督促学生严格执行各项活动程序计划。教师的指导培训要基于对学情的客观分析。教师的指导培训方式应讲究科学性和灵活性,要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可灵活多样地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言语技法指导,寓教于乐,以提高指导活动的效率。如“尝试法”,先由学生自行尝试某项技能的言语活动实践,然后教师就这一言语活动实践的状况,从科学性和效能性两方面加以评价,再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实践模式进行言语活动实践,前后活动进行比较,最后集体评判其优劣、得失。这种活动方式运用了心理学上的“试误说”原理,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可加深对某项技能原型实战模式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更为稳固地掌握某项技能,从而提高活动效率。
二、原型操作练习课
1.教师组织每位学生选用课本单元中的其他文本按该项技能的实践模式进行操作练习,操作练习包括个人作业和小组练习两种方式。[主持人插话:个人作业是原型操作训练的基本方式。训练必须每名学生都直接作业,不能用个人演板、答问替代个人作业:小组练习是辅助方式,它不能取代个人作业。]
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是掌握某项技能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对教学培训指导效果的一种反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操作练习要创造这样一个境界:学生好练喜练乐练。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学是要让每个学生享受到人生最初阶段的快乐,而绝不是‘劳役’,更不是‘苦役’,我们的教学倘若能让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成功的快乐,这对孩子明天的发展,丛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练习设置时,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被学生认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设置个人作业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要求教师在设置练习时因人而异。比如在培训指导完“鉴赏古诗语言”这一分项技能后,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一是可以采用分层布置练习的方式,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只限于对古诗语言的语义理解,能力强一些的学生要求在理解语义的基础上,运用教师指导的技能对古诗的语言风格进行归纳分析;二是针对男女生兴趣爱好的差异,分类布置练习。可分别让女生课外搜集李清照等词人清丽婉约的词作品,男生搜集苏轼、辛弃疾等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