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课例一:《你是我的同类》实录

作者:程少堂

它打乱。我把第二句放在第一句:“无论多遥远的距离,我都能听到你的呼吸,你是我的同类,你的手指轻轻地在我的心上弹奏,那是这个世上听不厌的乐曲。”这是第一种。我再把它打乱,还举一种:“你的手指轻轻地在我的心上弹奏,我都能听到你的呼吸,无论多遥远的距离,你是我的同类,那是这个世上听不厌的乐曲”。有点怪啊,但是还是诗,对吧?(生答:对)那你们把下面三段,每个人选择一段改一改。不用你自己的语言,就用这些原句子,你就换一下顺序,但是要有一点想法,好不好啊?当然你如果快一点,全部改也行啊。
  (生热烈讨论)
  师:好,哪位同学念一下?好,你来——
  生19:我改的是第二段。我把前三句打乱了,改成了这样子:“让我的脚下生出一条大路,无论多远,你的一声随意呼唤,都是我奔向你的时刻。”
  师:可以的啊!来,你来——
  生20:我改的是第三段:“如果你需要我献出身体,那是你敲开了我心的大门,如果我的思想曾经照耀你的灵魂,我感谢你让它变得如此壮丽。”
  师:挺好的。
  生21:我也改的是第二段:“无论多远,你的一声随意呼唤,让我的脚下生出一条大路,都是我奔向你的时刻。”
  师:你一呼唤,脚下就生出大路来了,是吧?还有哪个同学要念啊?你念是吧?觉得挺好玩的是吧?呵呵。(师生兴味盎然)
  生23:我改的是第三段:“如果你需要我献出身体,如果我的思想曾经照耀你的灵魂,我感谢你让它变得如此壮丽。那是你敲开了我心的大门。”
  师:挺好的,还有哪个有好诗啊?
  生23:我改的是最后一段,就是:“有一天我死去,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安详地闭上眼睛,我始终都活在你的记忆里,你是上帝给我最深情的礼物。不是吗?孩子。”
  师:哎呀,这个还可以大胆点,比如说:“有一天我死去,你是上帝给我最深情的礼物,我始终都活在你的记忆里,无论你在哪里,孩子,我都会安详地闭上眼睛。”这也可以的。对不对啊?语文课为什么那么枯燥呢?我们可以学得有趣点,是不是啊?偶尔这么样变一下也不是不可以。(笑声)来,你说——
  生24:我是把最后一段的“孩子”和“不是吗?”换了一下:“你是上帝给我最深情的礼物,有一天我死去,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安详地闭上眼睛,我始终都活在你的记忆里,孩子,不是吗?”
  师:好啊,大家很踊跃!时间不多,大概这样,这个方法教给你们了,我估计你们这辈子也不会忘啊!
  
  三、迁移与结课
  
  师:最后,我把大家小时候都背过的一首李白的诗写出来。(板书:“床前明月光”)我就不写后面了,你们肯定背得下来。有时候啊,我们可以把它变一变:
  床前
  明
  明
  明
  月光
  月光
  师:也可以是吧?它也是一句诗啊!(示意并指挥同学一起)来,接着来(在老师带领下,师生齐诵):
  疑是
  地上
  师:(示意并指挥同学)再重复一下,(师生深情并茂地齐声背下去)
  地上
  霜
  师:(示意并指挥同学)再重复一下吧,(在全场异常高涨的情绪中学生和老师齐诵)
  霜
  霜
  霜
  (深圳市翠园中学王晓菁整理)
  
  点评一
  岂能如此“玩”诗歌
  杨先武
  
  去年lO月。深圳市举行了一次初中语文新课程优质课大赛。参赛者中有四人执教的是同一首诗《你是我的同类》。由于“兴之所至”,市教研员程少堂先生也当场给与会者上了一堂示范课,课题仍是《你是我的同类》。这堂课赢得了不少人的喝彩,被誉为“大开眼界”“大获成功”的一堂课。程先生本人也把这节课视为自己的“经典课”之一。但看完课堂实录,笔者却实在不敢恭维。
  程先生这堂课以吟诵开始。在指导学生朗读了几遍诗歌后,便让学生研讨什么是诗或诗意。由于学生的回答不着边际,教者不得不自下结论:“诗或诗意就是曾经使我们的内心得到感动的。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的那种东西。”接着便以“妈妈对你说‘宝贝宝贝’”和“奶奶说‘乖宝宝’”为例,说明“那就是诗”,“就叫有诗意”。甚至“捡了个钱包还给别人”也叫“有诗意”。进而指出:“生活当中感动我们的。提升我们精神境界的东西就是诗。”读到这番话,笔者真不知道学生是否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原来诗是十分简单的东西,也许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就是一首好诗(它能使母亲的“内心得到感动”)。的确,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富有诗意,或者说像诗一样的美,但这绝不能等同于文学作品中的诗或诗意,不应该把它们混为一谈,更何况这和欣赏诗歌并没有什么关系。
  在研讨完“诗意”后,这堂课进入了最重要的环节“仔细品味。把玩诗歌”。按程先生的说法,就是“和同学们一起玩一玩诗歌”。而所谓把玩。就是“变着花样欣赏”。教者首先让学生“变标题”,将“你是我的同类”变为“我是你的同类”。应该说,变标题对于学生理解这首诗确有一定的帮助,至少让他们懂得了这首诗是“母亲写给孩子的”。突出了孩子(“你”)在母亲(“我”)心目中的分量。但接下来的“变”就明显是对学生的误导了。
  程先生先让学生回答“什么是诗眼”,然后指出这首诗的诗眼是最后一句“不是吗。孩子”。紧接着便要求学生完成换词的任务:“根据诗的内容来看,你认为这个‘孩子’可以换成哪些词?道理何在?”可学生的回答却是“最好不要换”,因为“孩子是母亲心里的一块肉,在母亲的心里最为重要。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因此‘孩子’是不能以其他词来代替的”。这无疑是十分精彩的回答,也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赞同。但它却和教师预期的结果相悖,直到有个同学说出把“孩子”换成“爱人”也可以,并当堂背诵了《上邪》这首诗,教者才“兴奋地跺了一下脚”。大加赞赏。在接下来的总结中,程先生说不但可以换成“爱人”,换成“父亲”“母亲”也可以。经过进一步启发,又得出如下结论:“如果从伦理道德审美来讲,最后两个字还可以改成‘善良’‘美丽’都可以的。‘你是我的同类’,不是吗?只改这两个字。就是不改其他的句子,这首诗也还不差,也是可以的。这样读,才有点味儿。不是说其他的读法没味儿。这样读会激起我们的创造欲望。”看到这里,笔者不由产生了疑惑:程先生所致力追求的“语文味”莫非就是这样“玩”出来的?不错,课堂上确实是“有了点味儿”。但那不过是一种游戏的“味儿”。试想:把一首诗的“诗眼”也改变了。那还成其为好诗吗?如果这种“变”是为了通过比较品出原诗的韵味,体验原诗的情感,当然无可非

[1]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