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课时进程 系统安排

作者:冯淑珍




  课型的使用是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的。可以单独以一种课型安排教学内容,也可以将两种以上课型因素安排于一个课时内进行,这就是综合课。
  课型的选择最终要服从于教学目的的需要,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掌控和课堂时间的安排,取决于教师的灵活性。因为课堂教学不能只是低效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简单的信息传递过程,而应该是一种由教师组织学生群体自觉地为实现预期目的主动地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是科学的管理过程。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一位优秀的管理工作者,他要能够计划安排,善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目标,善于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思维、小组交流、班级合作的各种训练活动,善于调控全体学生使之积极参与协调一致。整堂课中,教师学生都朝着课时目标努力。
  
  四、备感情备语言,定好课堂感情基调
  课前的感情准备是讲好课的重要条件。我们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走进教室以前,如果精神状态是积极的、愉快的、信心百倍的,那么上课时就会津津乐道,学生也会全神贯注,讲课的效果就好。反之,由于教师对教材体会不深而缺乏信心,或是课前因他事心情不畅,那么,课堂效果就不会理想,教室气氛也会死气沉沉。所以有经验的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堂充满生命力,上课前定要收收心,养养神,这样的课才能轻松愉快,精力充沛,娓娓动听。
  课堂讲授本身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课堂教学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离不开语言。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语言技巧,一位教师虽然有渊博的知识,但如果他不能通过鲜明、准确、精练、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学效果也不会好。因此,教师要善于选择最中肯、最精确、最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所要讲授的内容,准确地把握好课堂语言的感情色彩。
  备好一堂课,关乎很多因素,这些因素的周全考虑恰当处理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教师绝不能草率备课,阅读名师教案后便照本宣科,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五、课时教案的编写
  教案,又称课时计划。这里就以一课时为单位来说明教案的编写。课时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是由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等因素综合编成的,是教师备课的总结,上课的依据,也是检查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参考。好的教案既是备课成果的提炼和升华,又是备课的继续和深入。教案的编写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备忘材料。
  编写教案虽有一定的格式,但不能强求一律,应多从实际出发,以方便教学为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准。初为人师的教师应将教案写得详细具体,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在教案的表述上可以适当地简化些,但都不能忽略教案的主要内容和程序。课时教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堂课的主题、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教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
  
  课时教学设计范例两篇
  
  范文精读课:《林黛玉进贾府》
  之黛玉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思考: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学生在上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结合文中的环境、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仔细研读课文,进行人物形象分析的学习。本堂课即是以林黛玉性格分析为范例,让学生集中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这对其他人物及下一篇小说的学习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学目的:研读小说情节,分析文中的环境、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对表现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认识《红楼梦》中黛玉这一形象的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黛玉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体会《红楼梦》中人物塑造所体现的反封建意义
  教学手段:可用课件及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黛玉进贾府”这一片段
  教学方法:理解、感悟、讨论、鉴赏
  教学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情导入——在百花争妍的大观园里,有妩媚丰美的薛宝钗,有风流娇俏的史湘云,有精明能干的贾探春,有貌美如仙的薛宝琴,却独有黛玉是如此牵动人的衷肠!她冰清玉洁,她才华横溢,她至情至真!有人为她狂、有人为她伤、有人为她死!她为何有如此强大的艺术魅力?下面,我们就跟随曹公一同走进贾府,共同感受黛玉的内心世界吧。
  
  二、播放电视剧片段“黛玉进贾府”。
  同学们观看的同时,认真联系、体会小说文本的描写,感受黛玉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主持人插话:认真理解文本是基础是关键,要警惕用电视剧的形象的感受取代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应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电视剧通过与文本的对照来加深对小说文本的理解。]
  
  三、黛玉形象的分析:此为本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
  1.提问: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有哪些?(复习旧知识)
  明确: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环境等;还可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2.快速阅读,找出文中关于黛玉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句子以及相关的环境描写的句子,并思索这些句子表现出林黛玉哪方面的性格特点,或者说对表现黛玉的性格特点起什么作用?
  学生进行圈点、勾画,稍作思考作答。
  3.学生发言,教师点拨:紧密结合课文中的描写回答问题。
  ①环境描写对人物性格的衬托作用:林黛玉所见,“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等。
  明确:贾府“与别家不同”,与扬州家境也不同,于是初入贾府的黛玉,处处谨慎,步步留心,以免被人取笑了去。
  ②外貌描写:作者通过不同人物的眼光,很有层次地刻画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使林黛玉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a.众人眼里:“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明确:只作初步勾画。众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
  b.王熙凤眼里:“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明确:描写进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凤姐见多识广,见过世面,“‘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王熙凤的话说得那么中听、得体,不仅投合贾母的心意,说得她十分受用,而且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
  c.宝玉眼里:“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病如西子胜三分。”
  明确: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眼睛能看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
  教师总结:三处描写多角度、有层次地层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用多媒体图片展示黛玉的美)
  ③结合文章中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分析黛玉的性格特点:
  a.贾母一见黛玉,“一把搂入怀中大哭”,并不计较礼节,可是待众人慢慢解劝住后,黛玉还是补行了拜见的礼节。见了迎春姐妹三个,也“忙起身迎上来见礼”。(知书识礼,大家闺秀的风范)
  b.王熙凤声先人到,黛玉心里觉得那人“放诞无礼”,只是不说,见了面还是“连忙起身接见”,称呼上也非常小心。外祖母说:“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她知道外祖母可以开玩笑,自己可随便不得,待明白过来,“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言辞谨慎,颇识大体)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