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诗人、翻译家、文化使者

作者:谷 羽




  他们梦见征战与盛宴。
  
  你的眼睛望着天边浮云,
  鬓角的血脉呈现浅蓝……
  青年在这里为姑娘叹息,
  抱怨着命运弹奏琴弦。
  
  松树间消融了百年岁月,
  在此处栖身直到永远。
  我们这些不成器的孩子,
  同样承受着惊恐忧烦。
  
  陵墓墓门的拱形墙壁,
  满是图画、姓名与诗篇。
  我们也用尖尖的石头,
  把野蛮的名字刻在上边。
  (1940,10,14)
  
  “陵墓中埋葬着列位帝王,他们梦见征战与盛宴。”词句凝重,隐含嘲讽。诗的最后一节特别值得玩味,有幽默调侃色彩,但又相当真实。帝王陵寝的威严,与游客的随意涂鸦形成反差。“野蛮”二字同样隐含着对比,诗人知道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当李白仗剑漫游、饮酒高歌的盛唐时期,俄罗斯还是一片荒芜,因此诗人自称蛮夷,入乡随俗地题名留念也就不足为怪了。
  
  别列列申还有一首抒情诗,题为《湘潭城》,浓墨重彩,音韵和谐流畅,写得格外动人:
  
  黎明,云彩飘逸想休息,
  早早飘向湘潭城,
  清风吹向湘潭城,
  河水流向湘潭城。
  
  白天,鸽群飞向山冈,
  山冈后面是湘潭城,
  傍晚,霞光像只五彩凤,
  它愿栖息湘潭城。
  
  微笑向往湘潭城,
  幻想聚会湘潭城,
  胡琴赞美湘潭城,
  花朵倾慕湘潭城。
  
  夜晚挥舞天鹅绒的旗帜,
  寂静笼罩了丘陵,
  匆匆忙忙我逃离监狱,
  梦中飞向湘潭城。
  
  一路欢欣奔向湘潭城,
  奔向和平与宁静!
  谁能够禁止梦中飞行?——
  飞向隐秘的幸福仙境。
  
  当我早晨照原路返回,
  返回逐日服刑的牢笼,
  一路遇见的迷蒙朝雾,
  轻轻缭绕飘向湘潭城。
  
  诗人从黎明、白天、傍晚,直写到夜晚,夜色“挥舞天鹅绒的旗,寂静笼罩了丘陵”,他匆匆逃出监狱,梦中飞往湘潭城。到早晨,原路返回他服刑的牢笼。抒情时间线性发展,形成了一个螺旋上升的环状结构。
  为什么湘潭城让诗人如此魂牵梦绕,心驰神往呢?原来,湘潭城是他的“幸福仙境”!至于为什么是“幸福仙境”,诗人却守口如瓶,只字未提,从而造成悬念,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你可以推测:那里有他的情人?有他的挚友?有艺术上的知音?有他难以忘怀的美丽风光?……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在思索求解的过程中,你会进一步感受到这首诗朦胧的意境所生发出的魅力。
  这首诗另一个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采用了“重叠”的修辞手法,全诗二十四行,“湘潭城”一词竟然出现了十二次,平均两行出现一次。在一首诗中,一个词重复频率如此之高,确实罕见。但是你并不觉得诗句累赘啰嗦。究其原因,是诗人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来强化这个中心意象,云彩、清风、河水、晚霞、微笑、幻想、胡琴、花朵、梦境、朝雾,全都围绕着湘潭城,聚拢在湘潭城。如果把这首诗比喻为一支乐曲,湘潭城是旋律中反复出现的最强音;如果把这首诗比喻为一幅画,那么,湘潭城处于光线最明亮的中心位置。它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印象、长久的回味,实在是水到渠成十分自然的事情。
  
  诗人喜欢中国的诗词、绘画、音乐,并且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他欣赏杜牧的诗《山行》中的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以《霜叶红》为题写了一首诗:
  
  霜叶红——说起来多么奇妙。
  中国有多少聪慧的词句!
  我常常为它们怦然心动,
  今天又为这丽词妙句痴迷。
  
  莫非枫叶上有霜?但是你——
  乃是春天鲜艳娇嫩的花朵!
  你说:“春天梦多色彩也多,
  秋天吝啬,秋天很少树叶。
  
  秋天干净透明,忧伤而随意,
  秋天疲倦,不会呼唤生命。
  秋天的叶上霜是冰冷的铠甲,
  秋天傲慢,从不喜欢爱情。”
  
  不错,但秋天中午的太阳,
  仍以热烈的光照耀枫树林。
  总有短暂瞬间:霜雪融化,
  让我目睹霜下红叶与芳唇。
  
  中国唐朝诗人杜牧的清词丽句给了别列列申以灵感,使他写出了一首非常美妙的爱情诗。这里既有借鉴,又有创新。诗中的少女与爱慕她的诗人显然有着年龄上的差距。少女喜欢多姿多彩的春天,对秋天表示冷漠。诗人巧妙地回答说,秋天中午的太阳,以热烈的光照耀枫树林。他相信,总有霜雪融化的瞬间,让他目睹霜下红叶与芳唇!多么美好的意境!多么富有诗意的情境!少女单纯,诗人执着,读者怎能不为之“怦然心动”?
  
  中国绘画是别列列申诗中多次涉笔的题材。诗人格外欣赏中国的山水画,在《画——给玛利亚•巴甫洛夫娜•柯罗斯托维茨》(1941,1,15)中,他赞美中国国画大师笔触轻灵,格外神奇。
  
  我有一幅画:山峰之间,
  天空开阔,明亮无比。
  中国的国画大师绘制,
  笔触轻灵,堪称神奇。
  
  峡谷在下,绿草如茵,
  牛羊走来,牧童吹笛,
  人生的目的不宜渺小,
  仿佛是这画中的真意。
  
  上面的山岭有条小径,
  攀登山径者当受鼓励,
  樱桃树开花花团锦簇,
  树木的荫凉凉风习习。
  
  贤哲把家事托付子辈,
  嫁了孙女,来此栖居。
  他们叹息说青春如花,
  骄矜与欢乐俱成往昔。
  
  山岩光裸,如同冰峰,
  高峻的峭壁倚天而立——
  很少人喜欢危崖高耸,
  惟独鹞鹰深爱这峭壁。
  
  悬崖之上有孤松凌空,
  冷静恬淡,身姿飘逸,
  那里笼罩着一片宁静,
  恭顺的心灵为之痴迷。
  
  只要死神还追不上我,
  只要我还能四处游历,
  我知道,我这一颗心
  必来此观赏山的神奇!
  
  悬崖上孤松凌空,山中有贤哲隐居。俄罗斯诗人常常写雪原,写森林,写大海,但很少写山。能够欣赏“山的神奇”,标志着别列列申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诗”的认同与亲近,诗人想必知道中国“仁者爱山,智者爱水”的古训。
  
  别列列申之所以热爱中国,源于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同。他不仅精通汉语,熟读中国诗词,对中国儒家、道家的学说也有所涉猎。《湖心亭》(1951,11,26)一诗记述了他在杭州西湖的一次经历。在湖心亭的庙宇里,他观看了一位法名智化的僧人画家的壁画。
  
  山上的一片平地,
  俯瞰湖水,风平浪静。
  我们的船向中心划行——
  那里是西湖的湖心亭。
  
  燥热的风令人不悦,
  没有树叶洒下的荫凉,
  草地散发干旱的气味,
  草叶的斑点微微发黄。
  
  走进一座空空的小庙
  寂静中我们默默无言。
  这里虽是炎热的中午,
  却也无力驱散昏暗。
  
  目光慈祥注视着凡尘,
  那是金光笼罩的观音,
  从天上,从无边智海
  飘然降临,保佑我们。
  
  无名的智化来到这里,
  他是画家,也是和尚:
  一幅幅图画语言精妙,
  似在墙壁上放声歌唱。
  
  啊,这荷花永不凋谢,
  雨中的荷叶卓然挺立;
  有几位圣贤不知疲倦,
  端坐在松林的浓荫里。
  
  一把把扇子永远展开,
  一只只黄莺歌声浏亮,
  今天、明天一如昨天,
  它们歌唱夏日的风光。
  
  依依不舍离开了寺庙,
  我们将重新看待生活,
  生活的画卷斑驳多彩,
  我们的心将变得温和。
  
  须知芦苇和花上蝴蝶,
  同样也可以生存久远,
  只要用妙笔轻轻描绘,
  翩翩性灵凝聚在笔端。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松柏,冒酷寒而不凋。这都是中国传统文人高尚情操的象征。圣贤端坐松林,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物我两忘,这与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已经合拍。对中国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肯定写不出这样具有中国情调的作品。
  在最后两节里,生命短暂的蝴蝶,经过画家妙笔点染,居然可以获得持久的艺术生命力,诗人由衷地赞叹中国画家的高超笔法。这首诗还使我们有理由推测,诗人读过庄子,熟悉庄生化蝶的故事。
  

[1]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