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诗人、翻译家、文化使者

作者:谷 羽




  严父的意志不可违背,
  我娶商人的女儿为妻,
  她不好看却出身富贵。
  
  不知道我的天地狭小,
  威严富足,直到衰老,
  我不晓得俄罗斯歌曲,
  那歌曲能让心灵燃烧。
  
  如今,天职之音回荡,
  故园之声在心中歌唱,
  “伏尔加”这自由词汇,
  天外飞来掀起了波浪。
  
  因此背负信念、箴言,
  接过真理与古老旗帜,
  直到骨髓是俄罗斯人,
  我是一个迷途的勇士。
  (1947,6,29)
  
  南风
  
  今天刮起了南风,
  按节令正是立春,
  面庞微黑的女友啊,
  今天你将对我变心。
  
  你的眼睛一动不动,
  望着远处的风光,
  山冈后有棵小树,
  那里杏花正在开放。
  
  稍远小溪拐弯处,
  你在那里捉过乌龟,
  随风起伏的稻秧,
  闪耀着朝霞的光辉。
  
  你看见快乐的青年,
  喜欢宜人的温暖,
  脱去打补丁的衣服,
  他身上已经出汗。
  
  你和他从小订婚,
  走在田埂他更精神,
  太阳光已经很热,
  他的面颊泛出红润。
  
  他在唱歌,那歌声
  你听了心潮难平,
  你顾不得分别已久,
  倾心地予以回应。
  
  但是我决不会指责,
  你怎么会有过错?
  无论温存还是住房,
  都无法代替祖国。
  
  好吧,索性扯下窗帘,
  让命运送来的风,
  愤怒而猛烈的风,
  尽情地吹向你的头顶。
  (1948,1,24)
  
  仿中国诗
  
  今日就寝又相思,
  石竹花束置床头:
  梦中重入你花园,
  双踏露水并肩走。
  (上海1949,4,4)
  
  北京
  
  离地四尺飞行,
  我乘坐带篷马车,
  穿的不是锦缎,
  丝绸衣服轻又薄。
  
  南池子又在眼前,
  街道还是森林?
  头顶有许多榆树
  织就密密浓荫。
  
  这是智如法
  这条街道名称虽多方查询而不知所指,只得暂且音译存疑。
  街,
  春夜。大地温暖。
  有人正在吟诵
  娓娓动听的诗篇。
  
  记不得丝绸衣服,
  游人来自远方,
  只记得世纪轮转,
  疾飞如同翅膀。
  
  留住夜晚香客,
  留住梦中的篷车,
  看那窗口灯光,
  那房子你曾住过。
  
  无所归依
  身遭放逐,漂泊异域,
  沿铁路枕木大步向前,
  带着普希金偷偷阅读,
  怀着渺小坚定的信念。
  
  俄罗斯呀依然是源泉,
  泉水有别于江河泛滥,
  置身狂欢节感到屈辱,
  愿树叶沙沙响在耳畔。
  
  中国有爱,巴西自由,
  我却看不见浮冰漂流,
  听不见夜莺歌声婉转。
  
  衣食无忧,仍然厌烦
  将忍冬花楸这些草木,
  一一贴上拉丁文标签!
  
  离别中
  
  一夜三秋。只有一夜分离——
  像过了三个秋天。长度相当。
  为什么追求欢乐的春天
  硬要把雪花塞到我手上?
  
  我不敢用心灵来作担保,
  它痛苦呻吟直到天色昏暗:
  透过花瓣看得见雾凇树挂,
  鸫鸟的鸣叫声驱不散忧烦。
  
  难道只是一夜?恕我直言,
  每个夜晚都等于九十天。
  待重逢把痛苦细细诉说:
  
  我们流泪——就这样生活,
  似乎注定了秋天延续不绝,
  那一夜闪光。三秋一夜。
  (1973,8,12)
  
  中国谚语“一夜三秋”,意思是分别一个夜晚好像过了三个秋天。这首十四行诗最后一行化用了这句谚语,“三秋一夜”——过去了三个秋天,就像过了一个夜晚。
  
  2002年12月,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李延龄先生主编的五卷本《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我翻译了其中一本诗集《松花江晨曲》,里边收入了别列列申的三十多首诗作,这是俄罗斯侨民诗人别列列申的作品第一次翻译成汉语,作为别列列申诗歌的译者,我的心深深地受到了感动。现在,别列列申的文学遗产日益受到关注,随着中俄文化交流的日益进展和中文译本的问世,相信越来越多的读者会逐步认识其诗歌的内涵,对其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作出公允客观的评价。
  (责任编辑 沈维藩)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