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诗人、翻译家、文化使者

作者:谷 羽




  瓦列里•弗朗采维奇•别列列申(Валерийфранцевич Перелешин,1913—1992)俄罗斯杰出的侨民诗人、翻译家,南美洲具有国际影响的优秀诗人,1913年出生于俄罗斯伊尔库斯克、1917年随父母到哈尔滨,先后就学于哈尔滨商业学校(1924)、基督教青年会中学(1925—1929),哈尔滨北满工学院(1933—1934),1935年毕业于哈尔滨法政学院,在学期间学习汉语,开始写诗并发表作品。他为人内向,精力充沛,聪明机敏,待人接物彬彬有礼,颇有教养。1938年5月成为东正教修道士,1943年在哈尔滨神学院通过神学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1939年迁居北京,在俄罗斯东正教图书馆任职。1945年移居上海,一度削发为僧,皈依佛门。1952年,别列列申因形势所迫,又不得不离开中国,漂洋过海去了南美洲的巴西,在里约热内卢大学教授英语。他不仅思念俄罗斯,也常常怀念中国。为了排解忧烦,除了继续写诗,他开始把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译成俄文。他翻译了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翻译了李白、李商隐、杜牧等诗人的诗作,还翻译了老子的《道德经》。他对中国的文学艺术可谓一往情深,明知不能出版,却潜心翻译,中国文化已经成了他的精神慰藉与寄托。
  这位诗人是在苦恋中漂泊,在漂泊中苦恋。尽管生活艰苦,但他心中有爱,爱俄罗斯,爱中国,也爱巴西。诗人认为中国是他的第二故乡,巴西是他的第三故乡,但他魂牵梦萦、念念不忘的依然是俄罗斯,他写了许多怀念俄罗斯的诗,却难以实现返回祖国的梦想。苦恋,最终变成了他的财富,成了他诗歌创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从而也成就了他的诗名。这位诗人在促进俄罗斯与中国、俄罗斯与巴西文学与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俄罗斯人、巴西人、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他的名字:瓦列里•弗朗采维奇•别列列申。
  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和文学是彼此沟通、互相交流的,既从对方接纳自己需要的东西,又向对方施加影响。但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文化与文学影响的接受,“是通过民族中成员个人的接受来实现的”
  智量《俄国文学与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22页。
  。“好的文学翻译家和好的文学家一样,是作为民族的代表者在接受着外来文学的影响。他不仅仅是自己接受,而且还要比一般文学家更为直接地把自己接受过来的东西让本民族广大读者去接受”
  同上书,25页。
  。在这一方面,侨民文学家能够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成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化与文学沟通的桥梁,别列列申就是这样一位民间的文化使者。
  俄语是别列列申的母语,但他也精通汉语、英语,后来又掌握了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这对他深入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对他从事写作与翻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别列列申先后在哈尔滨、北京、上海生活长达三十二年,说他是个“中国通”决不为过。他在中国期间,先后出版了四本俄文诗集《途中》(1937)、《完好的蜂巢》(1939)、《海上星斗》(1941)和《牺牲》(1944),其中很多作品和他在中国的生活有关。读一读他的诗,看看半个多世纪以前这位俄罗斯侨民诗人心目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中国,诗人游历过很多地方,从松花江边到长城脚下,从华北平原到江南水乡,从西子湖畔到湖南山城,处处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四处游览也不断地激发他的灵感,他的诗篇源源不断地写了出来,语言凝练,音韵优美,诗风洒脱飘逸。从他的诗歌中不难发现,诗人熟悉中国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发自内心地认同中国的文化,热爱中国文学、艺术和语言,从中国古典诗词、绘画书法与佛学中汲取了许多养分,意象和意境明显受到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具有中国诗歌的情趣和神韵。
  1939年秋天,正是观赏香山红叶的季节,别列列申到了北京。这座古老的都城给他留下了特别美好的印象。从《中海》(1943,7,15)一诗,可以看出诗人悠闲喜悦的心境:
  
  整个夏天有荷花开放,
  平静的湖水一片碧绿,
  我常在这里休闲散步,
  岸边的小路弯弯曲曲。
  
  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
  往昔岁月的无言见证——
  那是皇帝的一条古船,
  还有岛上的梦幻凉亭。
  
  透过松枝还看见荷花!
  我沿着曲径走下山坡,
  宽阔的荷叶挺立水面,
  花朵粉红如星星闪烁……
  
  花园当中我最爱中海,
  爱水色澄碧水面宽广:
  此地岂非神仙的天堂?——
  法衣洁净才有幸观赏!
  
  他们的一生远离罪恶,
  或了解罪恶抗击堕落……
  我在此觉得人的一生
  如无形幽魂倏忽飘过。
  
  花影扶疏,如此寂静,
  是上苍赐予我的奖赏,
  我没有做过更美的梦——
  偌大的园林荷花飘香!
  
  诗人喜爱这里的湖水、荷花、松林,“花园当中我最爱中海”一节,更是对“人间仙境”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诗人当时在俄罗斯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工作,担任该团图书馆图书管理员,大概是凭借这种身份才有机会到中海游玩。他觉得人生短暂,如无形幽魂倏忽飘过,有幸在荷花飘香的皇家园林信步漫游,实在是上天赐予的奖赏。
  下面再看一下他这个时期的一些佳作。
  从碧云寺俯瞰北京
  身为游子长期无家可归,
  我站在白色大理石柱一旁,
  脚下是一个庞大的城市,
  人们熙熙攘攘如喧嚣的海洋。
  
  我站在高山上,碧云寺
  庙宇高耸,巍然壮观,
  如此庄严,名利烟消云散,
  只听见永恒的风在呼唤。
  
  啊,我真想停止飘零,
  像鸽子飞回方舟来此休憩,
  第一次安居在松树下,
  心情恬淡,轻轻地叹息。
  
  但愿能像颤抖的鸟儿,
  在这里躲避逼近的雷雨,
  忘却尘世的生死与荣辱,
  在此生存,在此隐居。
  
  我平静,可做到无声无息,
  我是个毫无用处的摩尔人
  非洲西北部毛里塔尼亚土著民族。
  。
  全能的上帝啊,没有桂冠,
  我也感到高兴,感到幸运!
  (1943,7,27)
  
  诗人渴望停止漂泊,像鸽子飞回方舟一样,来碧云寺隐居,躲进松林,忘却荣辱,避开人世间的雷雨风暴,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诗句流露出消沉避世的情绪,作为东正教的修道士,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有意思的是,这种避世隐居的思想,隐约透露出道家清净无为的意绪。
  游山海关
  登上长城的“天下第一关”,
  看雾气蒙蒙的雄伟群山,
  看山脚下沉寂的城市与荒村,
  视野开阔,直望到天边。
  
  历次战火毁坏了无数城垛,
  沉重的塔楼已快要塌陷。
  炎热的中午躲在荫凉休息,
  温驯的毛驴拴在榆树中间。
  
  西天映出了鼓楼的剪影,
  庙中供奉着圣明的文昌君,
  为了在考场不至于胆怯,
  学子们带来了香烛作供品。
  
  傍晚,在饭店一个角落,
  嘈杂中传来胡琴的声音,
  重新陷入迷乱、等人欺骗,
  为了博取一笑而出卖自尊。
  
  我搜罗贵重的宝石与珍珠,
  在雕花的匣子里好好收藏:
  我珍视并需要每一个行人,
  记住这夜晚、城市与小巷。
  
  贪婪的心啊,永不满足的海,
  欲壑难填,莫非你缺少光亮、
  幸福、知识、罪孽与痛苦?——
  你怎样答复?怎样给予报偿?
  (1943,8,23)
  
  此诗既刻画了群山中“天下第一关”的雄伟,也真实记录了历史的沧桑。山脚下的荒村,饭店里卖笑的胡琴声,都被聪慧机敏的诗人收入了诗行。
  
  游东陵
  
  高高的陵墓,墓门朝东,
  俨然是两座白色山峦。
  陵墓中埋葬着历代帝王,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