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6期

青铜器臣谏簋与“邢侯搏戎”

作者:杨文山




  依上所述,可知张怀通先生认为:臣谏簋铭文所记西周“邢侯搏戎”之“戎”与文献所记春秋时逼迫邢国南退的“狄”同为以“”为族徽的“商人或其后裔”。张怀通先生在考述中虽然没有明确文献所记东周初“邢侯大破北戎”之“北戎”为何族属,但就其所言西周初之“戎”与春秋中后期之“狄”同为以“”为族徽的“商人或其后裔”,无疑他也将东周初“邢侯大破北戎”之“北戎”视为以“”为族徽的“商人或其后裔”。
  
  4、张全喜先生在《也论西周铜器“邢侯所搏之戎”》[12]中认为:张怀通先生将“邢侯所搏”之“戎”说成是“在商亡后逃匿太行山中以‘’为族徽的商人或其后裔”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他认为“将铜器铭文中用作泛称的‘戎’的概念,同甲骨文用作专称的以‘’为族徽的一个武士家族混为一谈”,在“理论上和逻辑上”造成了“混乱”,因此对“邢侯所搏之‘戎’的族属问题之考察,不应从甲骨文所载殷商中晚期北土的民族地理分布入手,而应结合西周时期北土之境民族的地理格局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探讨”,故“臣谏簋铭文所论邢侯所搏之‘戎’,很有可能即为两周之际犹居于今河北省中部的白狄诸族的一支,其中可能性最大的即为姬姓鲜虞”。而从“春秋初期邢侯大破北戎,到春秋中期狄人攻破卫国”和“灭邢”,“不难看出鲜虞确为两周时期北土之境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依上所述,可知张全喜先生认为:臣谏簋铭文所记西周“邢侯搏戎”之“戎”,与文献所记东周之初“邢侯大破北戎”之“北戎”属于同一族属,而“戎”或“北戎”与文献所记春秋中期“灭亡邢国”和“攻破卫国”的“狄”也属于同一族属。他认为这一族属可能是居住在今河北省中部的“白狄诸族的一支”,其具体族属“可能性最大”的当是属于“姬姓”的“鲜虞”族。
  
  四、西周、春秋时的戎、北戎、狄、北狄
  
  根据金文资料和文献记载,西周、春秋时期与邢国发生过冲突的部族,就名称来说有“戎”、“北戎”、“狄”、“北狄”等。这些部族的族属关系如何,它们原来居住在何地,后来又迁到了什么地方?按上列诸家解释,颇为分歧。下面就笔者管见,试作考述:
  
  第一,西周、春秋时期,散布在今河北与山西境内的部族很多,根据文献记载,这些部族的名称可以笼统称“戎”或“狄”,亦可以合称“戎狄”,作为部族群体,又可以称为“诸戎”或“诸狄”。但如果具体到某一部族的具体名称,则常见在“戎”或“狄”之前冠以地名或徽名,如散布在今河北东北部燕山以南的戎称“山戎”,散布在今河北西北古代水一带的戎称“代戎”,散布在今河北西部太行山东麓的戎称“北戎”或“北狄”,散布在今山西中部太原一带的戎称“太原之戎”,散布在今山西南部中条山一带的戎称“条戎”,散布在今山西东部太行山西麓的狄称“白狄”。
  
  第二,依上所述,笔者认为臣谏簋铭文所记“邢侯搏戎”之“戎”与《后汉书》所记“邢侯大破北戎”之“北戎”应是同一部族,它与文献所记之“狄”即“北狄”也应是同一部族。依此,笔者认为“戎”即“狄”,也即“北戎”、“北狄”。有的学者认为“北戎”也即“北狄”原来的住地在山西境内,其后所以活动在河北境内是由于它们的“东迁”。笔者则认为它们原来的住地不在山西境内而应在河北境内,大体地望在今河北中部的太行山以东,具体地点在今河北中部的石家庄地区。按此原来住在今河北中部的“戎”也即“北戎”,与原来住在今河北东北部的“山戎”,以及原来住在今河北西北部的“代戎”属于同一族种,殷商时曾臣属于商,并为商人赐姓,从张守义《史记正义》所注“代”为“子姓”[13]和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所说“代,子姓”[14]可知,与“代戎”同一族种的“山戎”和“北戎”的族姓,也应和“代戎”的族姓一样,同为“子姓”戎。
  
  第三,根据《后汉书·西羌传》所记:“戎本无君长,……及商周之际,或从侯伯征伐有功,天子爵之,以为藩服。”[15]再根据《逸周书·世俘解》所记:周初“服国六百五十有二”[16]和《吕氏春秋·观世》所记:周初“服国八百余”[17],可知周初原来住在今河北中部的戎狄,在商亡后已是周人的“藩服”,故周初封燕于河北北部时,燕国的封域越过了戎狄居住的河北中部;同样,原来住在今河北南部的“”、“苏”诸族,在商亡后亦应已是周的“服国”,故周初封卫于河南北部时,卫国的封域也不到“”、“苏”所居住的河北南部。不过后来由于居住在河北中部的戎狄日益强大,不断对居住在河北南部的小国进行侵扰,才使河北中部与南部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第四,周初成王为加强对东方东夷叛离的征伐,曾经始封邢国于邢丘,其后为加强对北方戎狄侵扰的抵御,复又迁封邢国于邢台。从元氏铜器臣谏簋铭文所记“隹戎大出于,邢侯搏戎”,可证邢国在迁封邢台之后曾对北方戎狄的南侵进行了搏战抵御;而从《后汉书·西羌传》所记“邢侯大破北戎”,又可知邢国在东周之初还曾对戎狄的南侵进行了征战,并可说明此时的邢国尚保持着强劲的实力。但从春秋中期开始邢国的国势逐渐衰落,因无力抵御戎狄的进攻而步步南退,这就是《春秋·庄公三十二年》经文所记的公元前662年的“狄伐邢”[18],《闵公元年》所记的公元前661年的“齐人救邢”[19],《僖公元年》所记的公元前659年的“齐、宋、曹救邢”和“迁邢于夷仪”[20]
  
  第五,在邢国南迁夷仪之后,邢国原来的都城邢邑便被“狄人”长期占领。在此期间,“狄人”不仅对邢邑的财物进行了大肆掠夺,而且对邢邑西郊的邢侯墓葬还进行了疯狂的挖掘,囊括了历代邢侯的殉葬宝器。按邢侯墓葬群发现的地点在今邢台市西郊的葛家庄村北,此与《太平寰宇记》所记邢侯墓“在邢台西”相合[21]。1993~199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对邢侯墓葬群进行了发掘,但令人意外的是:不论“邢侯大墓”还是“陪葬小墓”的殉葬品几乎都“荡然无存”。笔者认为这应与“狄人”对邢侯墓葬群的大肆挖掘有关,理由是这种“荡然无存”的现象,绝不是一般盗墓贼盗墓之后所留下的结果。
  
  第六,根据《春秋左传》的记载,从公元前659年邢国南逃夷仪后,至公元前635年为止,邢国在夷仪维持了24年之久,至公元前635年春天方被卫国灭亡,这就是《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所记的“卫侯灭邢”[22]。由此可知,邢实灭于卫,而非灭于狄,因此有的学者提出的所谓“狄人灭邢”或“中山灭邢”与史不合。卫灭邢之后,其势力曾一度北逐邢地,甚至到达了更远的今河北中部石家庄以南的元氏,从《元和姓纂》所记的卫大夫“咺”食邑于“元”[23],其后以“元”为姓,“咺”称“元咺”,而“元”称“元氏”,可以说为“卫灭邢”后其势力到达这一地区提供了一个旁证。
  
  第七,石家庄地区南部是“狄人”也即“北狄”南入邢地后的大后方,因此卫国势力深入于此,必然引起“北狄”的惊恐逃离。“北狄”的逃离路线应是沿太行山东麓向北,经曲阳以北的谷道即今红姑沟逃入蔚县,其中一部分“北狄”人与原住在古代水,即古祁夷水,也即今壶流河[24]流域的“代戎”融合,另一部分则继续北逃,一直逃到了今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的古鲜卑山一带。逃到鲜卑山一带的这部分“北狄”人,与后来越过燕山向北逃到鲜卑山一带的“山戎”人聚居。大概到了汉朝之初,“山戎”与“北狄”的后裔因鲜卑山之名而将族名称作鲜卑,故裴在《史记集解》中引服虔之说而解释为:“山戎、北狄,盖即鲜卑也。”[25]
  

[1] [2]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