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6期
青铜器臣谏簋与“邢侯搏戎”
作者:杨文山
春秋前期是指公元前770年的“平王东迁洛邑”至公元前679年的“诸侯与齐桓公会于甄”。这个时期的基本政治形势是王室衰微,天子名存实亡,诸侯强大与强国齐桓公霸业局面的开始。
春秋中期是指公元前679年的“诸侯与齐桓公会于甄”至公元前546年诸侯的“弭兵之会”。这个时期的基本政治形势是齐国始霸,接着是晋、宋、楚、吴等国的争霸,到大国之间的暂时妥协。
春秋后期是指公元前546年的“弭兵之会”至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晋”。这个时期的基本政治形势是公室衰微,大夫势强,大夫凌驾诸侯和取代诸侯之事每每发生。
————————
[1]李学勤、唐云明:《元氏铜器与西周的邢国》,《考古》1978年1期。下引简称《西周邢国》。
[2]沈长云:《元氏铜器铭文补说》,载《邢台历史文化论丛》,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下引简称《铭文补说》。
[3]王冠英:《关于西周青铜邢器的铸造工艺》,载《邢台历史经济论丛》,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年。下引简称《邢器铸造》。
[4]李先登:《邢国青铜器的初步分析》,载《三代文明研究(一)》,科学出版社,1999年。下引简称《邢器分析》。
[5]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元氏县西张村的西周遗址和墓葬》,《考古》1979年1期。
[6]陈平:《邢侯簋再研究》,载《三代文明研究(一)》,科学出版社,1999年。
[7]彭裕商:《麦四器与周初的邢国》,载《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巴蜀书社,1998年。
[8]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111页。
[9]《毛诗正义》卷17《生民》,载《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上册第530页。
[10]《尚书正义》卷11《牧誓》,载《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上册第183页。
[11]张怀通:《邢侯所搏之“戎”考》,《文物春秋》1999年2期。
[12]张全喜:《也论西周铜器“邢侯所搏之戎”》,《文物春秋》2001年3期。
[13]《史记》卷43《赵世家》,中华书局标点本,第6册第1788页。
[14]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17册《山西》,上海涵芬楼影印稿本,第23册第3~4页。
[15]《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0册第2875页。
[16]《汲冢周书》卷4《世俘解》,载《四部丛刊》初编,中华书局,第15册第25页。
[17]《吕氏春秋》卷16《观世》,载《四部丛刊》初编,中华书局,第24册第103页。
[18]《春秋左传正义》卷10《庄公三十二年》,载《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下册第1783页。
[19]同[18],卷11《闵公元年》,下册第1786页。
[20]同[18],卷12《僖公元年》,下册第1790页。
[21]《太平寰宇记》卷59《河北道八》,载《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第469册第492页。
[22]同[18],卷16《僖公二十五年》,下册第1790页。
[23]转引自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八年》,中华书局,第1册第450页。
[24]王国维:《水经注校》卷13《湿水》,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33页。
[25]同[13],卷32《齐太公世家》,第5册第1488页。
[26][28]同[18],卷45《昭公十二年》,下册第2062页。
[27]《国语》卷16《郑语》,上海古籍出版社,下册第507页。
[29]同[18],卷46《昭公十五年》,下册第2077页。
[30]同[18],卷50《昭公二十二年》,下册第2100页。
[31]同[18],卷54《定公三年》,下册第2132页。
[32]同[18],卷57《哀公元年》,下册第2155页。
[33]同[18],卷57《哀公四年》,下册第2158页。
[34]同[18],卷57《哀公五年》,下册第2159页。
[35]同[18],卷54《定公四年》,下册第2133页。
[36]同[18],卷57《哀公三年》,下册第2157页。
[37]同[13],第6册第1796页。
[38]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1期。
[39]同[13],第6册第1797页。
[40]同[13],卷44《魏世家》,第6册第1838页。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许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