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6期
青铜器臣谏簋与“邢侯搏戎”
作者:杨文山
五、春秋战国时的鲜虞、中山
根据金文资料和文献记载,活动在今河北中部石家庄地区的部族,除西周、春秋时期已存在的戎、狄之外,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鲜虞、中山等。这些部族的族属关系如何,诸家在考述中多有论及,但分歧很大,归纳起来大体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戎与狄有族属关系,与中山也有族属关系,但与鲜虞无族属关系。二是认为戎与狄无族属关系,但狄与鲜虞和中山有族属关系。三是认为戎即狄,而鲜虞即中山,但认为戎、狄与鲜虞、中山无族属关系。笔者倾向第三种意见。
关于戎即狄,前面已经详述,兹就鲜虞即中山以及其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兴盛和消亡等历史问题,分述如下:
第一,春秋中期,在狄(即北狄,也即戎、北戎)北逃之后,原来居住在今山西东部的一部分白狄经井陉东进河北中部。这一部分白狄属于白狄别种,其中较大的一支散布在今河北中部石家庄地区的西部和南部,这就是文献中所记的鲜虞。另有较小的两支散布在今河北中部石家庄地区的东部,这就是文献中所记后来建的肥和鼓。鲜虞的活动始见于春秋后期,比如《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杜注云:“鲜虞,白狄别种。”[26]又《国语·郑语》记:“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偪 也。当成周者……北有卫、燕、狄、鲜虞。”韦注云:“卫,康叔之封;燕,邵公之封;皆姬姓也。狄,北狄也。鲜虞,姬姓在狄者也。”[27]依此可知,狄就是北狄,而鲜虞则是生活在狄的姬姓的白狄别种。
第二,春秋后期的前半段,散布在今河北中部石家庄地区西部和南部的鲜虞为了巩固扩大自己的控制区域,曾利用燕国远在河北北部无力顾及河北中部之际,先后占领了今石家庄地区的北部地带,其中包括今行唐境内的南行唐,新乐境内的野合,曲阳境内的丹丘,唐县境内的左人、中人、平中和定州的顾。随后以今正定城北20公里的新城铺为都城,正式建立了鲜虞国,并威逼位于今石家庄地区东部藁城的同族“肥”和位于今石家庄地区东部晋州的同族“鼓”成为自己的附庸国。
第三,春秋后期的后半段,晋国六卿的斗争激烈,六卿之一的荀吴为扩大自己的势力,率军进入了河北中部,对鲜虞势力开始了冲击。如《左传·昭公十二年》记:公元前530年,荀吴灭了鲜虞的附庸国肥[28];《昭公十五年》记:在公元前527年又灭了鲜虞的附庸国鼓[29];《昭公二十二年》记:公元前520年“以上军略东阳”(按:大体包括太行山以东至古黄河以西地区)[30]。荀吴病死,其子荀寅继位之后,晋人在河北的形势有所逆转,鲜虞对晋人开始了反击,如《左传·定公三年》记:公元前507年“鲜虞人败晋师于平中”[31];《哀公元年》又记:公元前494年“鲜虞人伐晋,取棘蒲(今赵县)”[32]。
第四,与荀吴进入河北中部的同时,六卿之一的赵鞅为扩大自己的势力,也进入了河北南部,遂与南面卫国对邯郸的深入和北面荀寅对东阳的深入发生了矛盾。在他们的争斗中赵鞅取胜,他首先铲除了南面卫国在邯郸的势力,阻止了卫国北进,同时又击败了北面荀寅在东阳的势力,并逼使荀寅北投鲜虞,故《左传·哀公四年》记:公元前491年荀寅“奔鲜虞”,在齐人与鲜虞会师后,“纳荀寅于柏人(今隆尧城西南)”[33];《哀公五年》记:公元前490年由于赵鞅围攻柏人,荀寅又被迫“奔齐”[34]。至此,赵氏完全控制了东阳地区,前后占领邢、临、鄗、栾诸邑,从而将其势力推进到了石家庄地区的南部,与盘踞在今石家庄地区的鲜虞人形成了对峙局面。
第五,春秋后期的鲜虞和战国时期的中山应为同一部族,所不同者是鲜虞为族名,而中山是国名。就文献记述,中山之名始见于春秋后期,如《左传·定公四年》记,公元前507年荀寅说:“国家方危,诸侯方贰……疾疟方起,中山不服。”[35]《哀公三年》则记,公元前492年“齐、卫围戚,求援于中山”[36]。以上两处所记中山之名,应是左氏以战国鲜虞所建之中山的国名而记春秋后期的鲜虞之事,故杜预在注中明确指出,此“中山,鲜虞也”。按春秋时鲜虞以今正定城北的新城铺为都城所建之国为族国,故沿其族名称鲜虞;而战国时鲜虞以今定州为都城所建之国自命为公国,故因山名而改称中山。
第六,依《史记·赵世家》所记:鲜虞定都定州,赵献侯“十年,中山武公初立。”《索隐》引《世本》云:“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37]赵献侯十年为公元前414年,武公为中山国的第一代君,都城在顾,即今定州。桓公为武公之子,为中山国的第二代君,都城迁到了灵寿。1974年在平山县三汲发现了中山的都城遗址,可知桓公所迁之灵寿即在此处。中山王壶铭文记有:“唯朕皇祖文、武、桓祖成考,是有纯德。”[38]铭文所记之“文”指文公,“武”指武公,“桓”指桓公。文公为武公之父,武公为桓公之父,此与《世本》所记“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的世系关系正相吻合。
中山国在武公和桓公之时势力十分强盛,其控制区域大体相当于今河北保定地区的西部和石家庄地区的全部。但桓公之后,由于受到赵国的强大攻击,其势逐渐衰落,并最终于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
六、所谓“魏灭中山”与“中山复国”
关于“魏灭中山”,在《史记·赵世家》和《魏世家》中均见记载,但笔者感到这些记载疑点很多,未必可信。
首先,《史记·赵世家》所记“魏灭中山”的时间与《魏世家》所记“魏灭中山”的时间不合。《赵世家》记:赵“烈侯元年,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39];而《魏世家》则记: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40]。赵烈侯元年为公元前409年,而魏文侯十七年则为公元前430年,两处所记同为“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之事,但在时间上却前后相差了21年之多。
其次,《史记》所记魏国的地理位置在赵国的南面,依常理,魏国越过赵国之境而北灭中山不大可能。魏文侯之时,赵国的南疆已到达了今山东西北的武坡、河北南部的武安和山西南部的长治,魏国如果北伐中山,则首先必须通过赵国的这条防线,然后穿过赵国的领土,才能与北部的中山接触。按此时魏、赵交仇,魏国如果礼求假道,赵国是不会允许的;如果强行通过,那就必然遭到赵国的武力阻拦。
其三,根据《史记》所记,中山建国的时间晚而亡国的时间早,依常理,这与一个国家先建国而后灭国的实际不合。如《赵世家》记:赵献侯十年中山初立,而《魏世家》则记:魏文侯十七年中山灭亡。按赵献侯十年为公元前414年,而魏文侯十七年则为公元前430年,依此则中山建国的时间反比亡国的时间晚了16年。
根据以上三个理由,足证“魏灭中山”之说实难成立。“魏灭中山”是“中山复国”的立论前提,既然“魏灭中山”之说不能成立,那么“中山复国”之说也就无从谈起。
附:在诸家的论述中常常涉及到春秋的分期问题,而且大多是依某一事件发生在春秋的某一时间段而定,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有感于学生对历史分期常常要求概念明确,曾对春秋的分期进行了如下的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