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清初尚朝柱墓志疏证

作者:李 华 王 策




  生不得乎君,死不获乎子。天问无以对,爻数焉而非其理。炙鸡絮酒以哭君兮,眼中之人吾老矣。
  宛平耿有德镌
  ————————
  [1]《明史·兵》,中华书局点校本。
  [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以下地名皆依两书。
  [3]《读史方舆纪要》对金州卫的评价。
  [4]以上参见:a.《明史·职官》; b.同[1]; c.《明史·选举》; d.《清史稿·吴三桂列传》。
  [5]《读史方舆纪要·辽东边》所记辽东都司二十五卫与《明史·地理》的记载多有出入,似当以后者为准。但《方舆纪要》所列各卫马步官军人数,却是《明史》失载的,可引为参考。不过书中辽阳六卫,盖、复两卫的人数似不足凭信,而海州和金州卫的人数则是可接受的。
  [6]a.《皇清开国方略》卷7“天命六年三月”,四库本; b.《清史稿·太祖本纪》“六年三月”,四库本。
  [7]《平定三逆方略》卷1“康熙十二年三月”、“七月”。四库本。
  [8]a.《明史·兵二》; b.《明史·选举三》; c.《清会典·军政》。
  [9]《庭闻录·乞师逐寇》,上海书店,1985年。书中的宁远前屯中后所应为宁远中后所或广宁前屯中后所之误,似以宁远中后所为宜。
  [10]同[4]d,吴襄做过锦州总兵,误;祖大寿自崇祯初年即由袁崇焕擢拔为总兵,并始终镇守锦州,吴襄不得为锦州总兵。参见《明史·袁崇焕传》、《祖大寿传》。
  [11]崇祯四年(1631年),清兵围大凌河城,吴襄即以总兵身份驰援,兵败下狱。次年,因李九成等为乱山东,复起为事官从征。他所在的部队恰是由吴三桂统领的辽东兵,当即旧部。同年十一月,恢复总兵的职务。崇祯七年,《明史·尤世威传》明确说他率宁远兵驰援宣府,所以吴襄解围大凌河时,所率的就是宁远镇兵。这也是明末兵将合一的佐证。参见《明史·忠义三·张春传》及同书《孙承宗传》、《丘禾嘉传》、《朱大典传》。《皇朝开国方略》卷14“天聪五年九月癸未”记吴襄为遵化总督,误。
  [12]《皇朝开国方略》卷20“天聪九年(崇祯八年)六月乙酉”。吴三桂前从征山东,所率即宁远兵,此时应是宁远副将。吴襄上一年还在宁远总兵任上,也不当离任。
  [13]《庭闻录·乞师逐寇》记作中军府都督,《平定三逆方略》卷1记作督理京营总兵。这一年五月,吴三桂曾出任松山总兵,大概是因为吴襄还在宁远任上的缘故。参见《皇朝开国方略》卷28“崇德五年五月”、《明史·曹变蛟传》。
  [14]《皇朝开国方略》卷30:崇德七年(崇祯十五年,1642年)夏四月、十月,清太宗敕诏吴三桂。同卷同年“六月辛丑”,明使人驻宁远城求见清太宗。《明史·庄烈帝》:崇祯十七年(1644年)封吴三桂为伯。又见《明史》陈演、吴征麟、万元吉等传有关议撤关、宁的记载。
  [15]参见《明史》熊廷弼、袁崇焕及上述诸人列传。
  [16]《明史·黄龙列传》。
  [17]转引自[美]魏斐德:《洪业》第三章注197,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8][20][21]同[4]d.
  [19]a.《皇朝开国方略》卷32“顺治元年三月”; b.《明史·陈演传》; c.《庭闻录·乞师逐寇》。
  [22]《清史稿·世祖本纪》及《吴三桂列传》、《庭闻录·收滇入缅》、《东华录》都没有明言克昆明的时间。参照《东华录》([清]蒋良骐,林树惠、傅贵九点校本,下同。)“顺治十六年正月”条,三路清兵大概是在十五年十二月底抵达昆明,时南明军队遁去,未遇抵抗。清兵初驻扎城外,商议入城及分守方案时,多尼即予报捷,致使文献中出现吴三桂等于十六年正月三日才入城,清廷即于五天后的正月八日接捷。故《本纪》和《庭闻录》并不矛盾,《吴三桂列传》的记载则有误。又诸书皆记多尼与吴三桂等会师,独《吴三桂列传》记作尚善。其实据《清史稿·尚善列传》,尚善实是附从多尼征伐,多尼为主将。《吴三桂列传》之所以将尚善与多尼混淆,可能是因为嗣后多尼留守滇城,遣尚善和吴三桂一道进追永历,共取镇南州、永昌、腾越等地之故。
  [23]《清史稿·世祖本纪》、《清史稿·吴三桂列传》、《清史稿·圣祖本纪》。
  [24]《东华录》卷9、《清史稿·世祖本纪》、《吴三桂列传》、《庭闻录·开藩专制》。
  [25]《庭闻录·开府专制》。《清史稿·吴三桂列传》:“三桂所部五丁出一甲,甲二百置佐领,积数十佐领。”《清史稿·兵》:“每旗三百人为一牛录,以牛录额真(佐领)领之。五牛录,领以扎兰额真(参领)。”
  [26]《清史稿·世祖本纪》、《清史稿·吴三桂列传》、《庭闻录·杂录备遗》。《庭闻录》中吴三桂的高级将领,能确定为辽东旧部的为数极少。
  [27]“五丁出一甲,甲兵八万”,则丁口四十万;再附以老弱妇孺,约合百万。这个数字或许有些夸大,但可见一斑。
  [28]《清史稿·选举》。
  [29]《庭闻录》。
  [30]《清史稿·吴三桂列传》:“择诸将子弟,四方宾客,与肄武备,谓以处将帅之选。”
  [31]《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清史稿·地理二》。
  [32]《东华录》卷9“康熙六年二月”条。
  [33]《清史稿·尚可喜列传》,尚朝柱家族即使和尚可喜没有直接的渊源,也同属辽东军人。
  [34]《平定三逆方略》卷1、《清史稿·吴三桂列传》记作十一月二十一日,《庭闻录·称兵灭族》记作廿二日,晚一天,误;起因是将《吴三桂传》中所说的“先三日”推算错了。《清史稿·圣祖本纪一》更误作十二月壬子(十七日),则是把党务礼口头汇报的日子当成三桂反日,把蔡毓荣疏报抵京的日子看成清廷最初获悉叛乱的时间。参见《平定三逆方略》卷1“十一月丙戌吴三桂反”条、《东华录》卷12“康熙十二年十二月”条。
  [35]《庭闻录·称兵灭族》。湖南的情况,见《平定三逆方略》卷2“康熙十三年正月庚辰”、卷3“二月壬子”、卷4“三月壬申”及《清史稿·圣祖本纪》。
  [36]康熙十三年三月初,吴三桂即兵犯夷陵。见《平定三逆方略》卷4“康熙十三年三月乙酉”、卷5“四月癸丑”,《平定三逆方略》卷3。
  [37]广西见《清史稿·圣祖本纪》、《庭闻录·称兵灭族》、《平定三逆方略》卷3“三月初七日”,四川见《平定三逆方略》卷3。
  [38]见《平定三逆方略》卷4、5、6。
  [39]参阅《清史稿·圣祖本纪一》、《平定三逆方略》卷一。又《庭闻录·称兵灭族》误记宣示中外的时间为二十六日。
  [40]同[7],卷3“康熙十三年二月辛酉”条。
  [41]其他几个省份的叛乱时间相对较晚,大概都是尚朝柱南返时才发生或听说。
  [42]同[7],卷7“康熙十三年六月甲辰”。七月宜都已被清军控制(《东华录》卷10“康熙十三年七月”),同月清军进攻岳州(《平定三逆方略》卷8“康熙十三年七月”。松滋必已被收复,因为一旦逆军从此渡江,就会威胁攻岳清军的后方——荆州。
  [43]同[7],卷13“康熙十四年二月丙辰(二十八日)”、同卷“三月庚申”。
  [44]《清史稿·吴三桂列传》、《平定三逆方略》卷5、《东华录》卷10、《平定三逆方略》“康熙十三年三月壬申”。
  [45]《吴逆取亡录》、《清史稿·圣祖本纪一》“康熙十三年夏四月丁未”、《平定三逆方略》卷6“康熙十三年五月庚午”。
  [46]《平定三逆方略》卷17“康熙十四年七月辛亥”、《清史稿·吴三桂列传》。
  [47]《清史稿·吴三桂列传》、《平定三逆方略》卷16“(康熙十四年闰五月)壬辰”、《东华录》卷11“康熙十四年闰五月”。
  

[1] [2] [3]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