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实力·金钱·丑闻
作者:爱德华·克雷恩
据一个亲近莫伊尼汉夫妇的朋友所说,在他们处理事务时,莫伊尼汉曾逮到过希拉里掩盖真相的事实。比如,她告诉人们对于她的医疗保健计划,莫伊尼汉从没开过听证会,而事实上他为此召开了无数会议。
利兹·莫伊尼汉和她的丈夫观点相同,认为希拉里是一个说谎者和伪君子。在希拉里试图决定是否竞选帕特在参议院的席位时,她俩相处的时间很长。利兹告诉朋友们说,希拉里是她见过的最奇怪的一个人。对于希拉里的举动,利兹有她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她相信上帝赞许她,所以她不可能犯错。”利兹对她的一个朋友说,“我猜想那是中西部卫理公会派教徒的想法,等同于尼克松和教友派主义。”
莫伊尼汉夫妇对比尔·克林顿深感失望。他们原本对克林顿的期望颇高,后来感觉到他浪费了做出改变的历史机遇。在他们看来,在美国,没有比克林顿更适合就种族问题同时与黑人与白人直接对话的了。然而,尽管他有特殊天赋,他错过了机会。
再者,莫伊尼汉夫妇认为,在莫妮卡·莱温斯基丑闻时期,比尔·克林顿应该辞职,而不是让国家经历受弹劾的创伤。此外,他们发现在莫妮卡·莱温斯基丑闻期间,希拉里对丈夫的辩护词除了无法理解,别无其他。
在希拉里同莫伊尼汉夫妇讨论完达赖喇嘛之后,她道出了此行的真正原因。她一直在纽约州做民意测验,纽约市投票人对她的候选资格反应之冷淡令她很失望。利兹·莫伊尼汉组织了他丈夫所有的竞选活动,她对民意测验并不重视。事实上,她每六年才做一次民意测验,即帕特每个任期的中间,另有三次则是在竞选活动中。民意测验的结果从不用来影响参议员的表决或是他对各种问题的看法。结果仅用在竞选宣传片中,使那些不了解参议员的人们有机会了解他。
据一位知情人士称,希拉里很难相信莫伊尼汉夫妇不像她和比尔·克林顿那样勤于民意测验——每周两次。
“那么,”利兹·莫伊尼汉说,“你对我成功的秘诀感兴趣?”
“是的。”希拉里回答。
“我有一个优秀的候选人,”利兹接下去说,“人们喜欢他、信任他。”
“好吧……”希拉里开口了。
“你之所以在纽约受冷落,”直爽的利兹说,“是因为犹太人不喜欢你。”
希拉里吃了一惊。没人敢对第一夫人这么讲话。
“是否因为他们在议论我所说的有关巴勒斯坦人的话?”希拉里问道。一年前她主张为巴勒斯坦人建立一个州。
“关键不在于他们说你说了什么,”利兹断然回答,“而在于你确实说了。还有就是医疗保健的事。”
“医疗保健?”希拉里问道。
“是的,”利兹接下去说,“医疗保健。纽约有不少教学医院,而你想把它们都关了。纽约有很多犹太医生,那些医生们有妻子、有许许多多亲属和病人,他们不希望你这么做。”
“你说的关于医疗保健的事我很感兴趣,”希拉里说,“因为我有一项法案可以保护教学医院——”
“希拉里!”利兹打断了她。“那是帕特的法案。”
“呕,”希拉里问道,“他也有一个吗?”
希拉里不是一个当选的官员,然而,据一个知情人透露,她说话的样子就像是她提出了自己的法案。她直视着利兹,拿自己和帕特·莫伊尼汉作比较,后者在美国参议院历史上有最卓越的记录。
就在这时,帕特·莫伊尼汉受够了。“我不得不失陪了。”他对希拉里说。考虑到他的背部,他缓慢地从椅子里站起来。“我告诉他们我今天去参议院。”
他离开了房间,但他并没去参议院。他去了隔壁房间,等着希拉里离开。
利兹原以为帕特一走,希拉里也会离开。可是,第一夫人坐着继续往下聊。
“她是个虚伪的人。”后来利兹告诉她的朋友。“只要有利于她的野心,她什么话都说,什么事都做。她可以直视你的眼睛说谎,就好像她不知道自己在说谎。‘说谎’还不足以形容;她把真相扭曲到适合她自己的尺度。”
“希拉里明白让帕特站在她这一边的重要性,”一个莫伊尼汉的政治战略家说。“否则,帕特就是她致命的威胁,如果他站出来说不支持她。”
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曼迪·格伦渥德做得很高明。她利用自己和利兹以及帕特长久的友情来说服他们支持希拉里。此外,她还请求他们再帮个忙:莫伊尼汉夫妇俩在萍达角(Pindars Corners)的农场坐落在群山起伏的纽约州德拉威县(Delaware County),利兹是否愿意将农场作为希拉里“巡回倾听”的首站呢?
“利兹·莫伊尼汉自有她的疑虑——让希拉里把她的家作为参议院竞选的起点是否明智,”高佛瑞·哈吉逊写道,“根据第一夫人过分热心的智囊团的建议,她画了一条线。他们想要拉根绳子,使得希拉里和众多媒体能保持一定距离。
“不允许拉绳子。”利兹下了最后命令,然后消失在房子里。显然她是去给丈夫打电话了。她再次出现的时候传达了他的意思‘你们必须另找农场!’利兹接着说,‘我从没给帕特造过马戏团,而且,我也不打算为她造一个。’她还说了句尖刻的话,你别想淡化[莫伊尼汉]的形象。‘它值北部纽约州一百万张选票。’”
然而,最后利兹还是退让了。七月晴朗、炎热的一天,萍达角成了希拉里宣布她开始“巡回倾听”的乡村布景。大约三百名记者,甚至有从日本远到而来的,聚齐在那里。有个记者说,他们花在希拉里身上的笔墨以及广播时间远胜过“总统选举、科索沃、证券市场、世界职业棒球锦标赛和瑞奇·马丁(注:美国歌星。)的总和。”
肩扛摄像机的摄影师脸朝通往白色校舍的小路。这座带有大腹取暖炉的木建筑是莫伊尼汉写作的地方。过了一会儿,校舍的门打开了,希拉里和莫伊尼汉走出来。随着摄像机的转动,两位政客缓步走下山丘,来到麦克风前面。希拉里穿着海军裤套装,带着她最迷人的蒙娜丽莎式的微笑。莫伊尼汉身着配有领尖钉纽扣领圈的牛津布衬衫和白裤子,显得憔悴、虚弱,对能挤进这个政治马戏团的中心位置,没表示出丝毫热情。
莫伊尼汉关于他身后的校舍及其历史的演讲篇幅较长,内容松散。当他走近麦克风,沉浸在演讲之中时,他深藏着的对希拉里的矛盾感情马上流露出来。于是他欲言又止。“天那,我差点儿忘了,”介绍了克林顿夫人后,他顽皮地露齿一笑,“在这儿,我要说我希望她能一直走下去。我的意思是我会一路支持她。我想她会获胜的。这对纽约来说是件好事。”
预计到媒体会有尖锐的提问,希拉里小试一下她的幽默:“能拥有这些漫长美丽的夏日,你们知道的,就是和你们几百个人一起悠闲地走遍各个县,和当地人见面,我真的很兴奋。”
在莫伊尼汉的农场房子的里面,利兹站在窗前,惊叹于眼前数十辆卫星转播车、绵延几英里的电缆和当地孩子向记者和围观人群叫卖柠檬水的热闹场景。这使她想起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科幻电影《E.T.外星人》。
过了一会儿,利兹转向站在他身边的托尼·布洛克(Tony Bullock)。托尼是莫伊尼汉的幕僚总长。“托尼,”她说,“看看!火星人登陆地球了!”
六月,哈罗德·伊科斯(Harold Ickes)(注:克林顿时期的副幕僚总长。)在纽约希尔登大酒店组织了一次会议。涌入会议室的十来个人组成了比尔和希拉里的朋友名人录。伊科斯是曼哈顿上西区(注:著名文化人的居住社区。)民主党俱乐部政治的产物。1992年民主党全国大会在纽约召开,当时他是克林顿的总管。会上,克林顿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之后,他担任了第一界克林顿政府的副幕僚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