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构建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作者:李景和
况作过梳理和分析,认为各家的观点虽然有分歧,也有共同点。共同点就是‘编辑活动’,他们都是从编辑活动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提出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因而可以把编辑活动作为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由于编辑活动具有概括性和包容性,上述意见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同。我们在《纲要》中即以编辑活动为核心概念,构建编辑学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纲要》分为十三章,阐述了普通编辑学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
关于编辑活动的概念问题,阙先生认为“编辑活动和创作活动、科研活动一样,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知道前面的编辑修饰后面的活动,说明活动的性质;不会像批评文章说的那样,理解为‘活动的活动’。”“编辑活动又称编辑劳动或编辑工作,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是个别的、偶然发生的,而是普遍存在于它产生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种传播媒介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发展变化的历史性、规律性,是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的。编辑学就是研究编辑活动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虽然活动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一般性与普遍意义,但编辑活动对编辑学来说则具有特殊性,研究编辑活动可以使编辑学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从而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诚然,在文化产品(指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总过程中,编辑活动一头连接文化产品的生产,一头连接文化产品的传播和消费,成为联系作者和读者、文化产品的精神生产过程和物质生产过程的中介。现代编辑过程也已向前后延伸,编辑人员要关心、参与文化产品的创作、复制、销售各环节的工作。但编辑活动仍然是这一总过程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而不是整体。它的基本任务仍然是策划、组织、选择和加工作者的作品,为作品复制提供合格的文本,为读者、社会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编辑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文化传播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编辑活动的性质、任务、规律、原理和方法技能,为指导编辑实践和培训编辑人才服务。”
同时,阙先生也对批评文章“编辑学是研究信息、知识有序化、媒体化与社会化的发生、发展和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的定义提出了质疑,指出:“这个定义的文字表述还有需要推敲之处。”例如,“知识有序化”的说法有悖事理,抹杀了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又如,“发生”、“发展”和“运动”有重叠雷同之感,发生、发展即运动。再如,说研究“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似嫌片面。“这个定义的主要问题还不是文字逻辑问题,而是以信息、知识的有序化、媒体化、社会化为研究对象,把研究对象无限扩大了,编辑学丧失了自己的立足点和根基,成为漂浮在天上的编辑学”。“批评文章反对以编辑活动为编辑学的研究对象,而代之以信息、知识的有序化、媒体化、社会化,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编辑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加上‘编辑’二字之后,都纳入编辑学的知识体系。这样,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是庞杂的、模糊的,实际上并无明确、具体的研究对象;编辑学也就成为各种学科知识的拼凑和大杂烩,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阙先生在答辩文章中希望“编辑学理论模式多样化,以便在多种理论模式的比较和相互吸收过程中,形成真正成熟的、得到大家公认的编辑学理论体系”。
关于构建什么样的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的论辩,双方分歧体现在以下几个基本问题上:一是编辑学研究什么问题,包括关于编辑的研究对象与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的问题。二是关于编辑与编辑学两个概念的界定问题。三是关于编辑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四是关于编辑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五是关于编辑学研究中的哲学思考。可以说,这场论辩是《导论》与《纲要》所阐述的两种编辑学理论体系之间的挑战、碰撞、交锋、切磋、争鸣,可谓双峰对峙,各抒己见。
这场论辩,体现了两种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之间相互整合的内在欲望,对建立公认的普通编辑学理论框架的真诚呼唤;也说明了构建公认的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尚有较多重要问题存在分歧,要有机融合各种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的合理因素,尚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参与讨论。
二、分析:回到构建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1、回到普通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的起点
综观论辩双方的上述分歧,可以发现这些分歧围绕“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个首要问题而展开,都可以回归到“编辑学的研究对象”这个基本问题上。因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学科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学科研究对象及其构成要素规定了学科研究的内容范围、理论框架、学科性质。抓住“编辑学的研究对象”这个问题,也就抓住了这两种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之间的根本分歧。依据毛泽东《矛盾论》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理论,笔者认为回到两种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对双方关于普通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进行反思、分析和探究,吸纳、融合其中的合理因素,有助于构建公认的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
关于普通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编辑学界尚未达成共识,至少论辩双方之间就存在很大的分歧。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人们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对真理的认识,不是通过一次认识就能完成的,而是要通过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检验)一再认识(反思)的不断深化过程,才可能逐渐地接近真理。所以,对论辩双方的观点,深入进行反思、分析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2、两种理论体系分歧的原因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主观与客观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进行分析,论辩双方观点存在分歧,其原因由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因素构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它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辩证唯物论认为:相对于主体而言,客观事物及其运行规律本身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然而,如何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运行规律,如何选取和把握研究对象,则属于研究者的主体行为,取决于主体自身的本质特征。从客观对象因素讲,有些事物本身比较复杂,主体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呈现不同侧面的特点,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主体自身因素讲,不同主体的本质特征,如专业背景、观察角度、思维方法等有所不同,那么对客观对象的发现、判断和把握也就有所不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面对同一客观事物,不同主体由于专业背景、理论视角和思维方法等因素有所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
当然也正因为如此,对普通编辑学理论进行研究,不同的研究者讨论同一个问题,可以相互启发、集思广益,有助于人们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本质特征。然而,不同的讨论者应当充分了解对方的立足点,观察事物的侧重点,思考问题的切入角度,分析对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