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构建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作者:李景和
辨别。编辑劳动从中观着眼,侧重揭示“编辑劳动是一项精神文化生产活动”;劳动指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分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两个方面;常特指体力劳动或进行体力劳动,由系列行为组成。编辑工作也从中观着眼,侧重揭示编辑工作与社会其他工作不同;工作指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也由系列行为组成。运用“劳动”和“工作”来指代“编辑”一词的性质,就必须区分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进行意义切分和界说。编辑行为从微观着眼,侧重揭示编辑这种行为是受人的思想意识支配而表现出的活动。此外别无他解。“编辑”与“行为”同位互指,即“编辑这种行为”,“行为”指明“编辑”一词的性质,“编辑”一词表明“行为”的方式,内涵明确,消除歧义。“词语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一词一义在传达信息上优越于一词多义,标志着意义的确指、概念的区分、认识的深化和思维的具体,可以使人们的认识从笼统范围、模糊程度走向明确范围、清晰程度。从微观着眼的编辑行为,可以指中观编辑工作、编辑劳动和宏观的编辑活动中所有的大大小小的行为。大到社会传播工程选题策划,小到对作者文稿中一个标点的修改,都可以称为编辑行为。然而宏观、中观的词语常使人们联想到的是相对应的宏观和中观的对象,很少或很难会想到微观对象。有如用信息可以包括知识,用知识则难以包括所有信息。从质与量两个维度分析,笔者认为,编辑行为很少以群体活动形式出现,而更多地是以个体行为方式实施群体意图,所以用于指普通编辑学研究对象,用“编辑行为”的概念系统代替“编辑活动”的概念可能更好一些。因为运用编辑行为的概念可以涵盖比较细小的编辑行为,可以更有利于理论对实践者的指导。比如,为作者文稿改动一个标点这种编辑行为非常细小,然而同样体现诸多构成因素,有社会环境、传播媒体对语言文字表达规范化的要求,有编辑主体对创作者意图的理解,对文稿语句的分析,对接受者的判断,对传播效果的预测等。有时编辑主体未自觉地意识到这些构成因素,然而它们在主体潜意识中对编辑行为起制约作用。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分析编辑行为的构成要素,可以发现,编辑行为的动因来自社会环境;编辑行为的主体,是社会精神文化产品传播样本的构建者、提供者,是精神文化产品创作者与精神文化产品接受者之间的中介者,是社会精神文化生产的组织者、加工者和把关人,是社会精神产品接受者的先行者、服务者、引导者。编辑行为的主体具有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者和接受者双重思维结构,对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的认识和把握,不仅基于而且应高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认识水平。编辑行为的对象是信息材料及其创作者和接受者。编辑行为的手段是通过传播媒体来传播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编辑行为的目的是通过组织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影响接受者的精神世界,在社会上产生相应的效果,影响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和生活。编辑行为在社会上所产生的结果可称为编辑效果,对社会环境、编辑主体、编辑行为、编辑对象、传播媒体等构成要素,都具有反馈或调控作用,推动新一轮编辑行为波浪式地前进、螺旋式地上升。所以,笔者认为应当以编辑行为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作为研究对象,作为构建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2、构成要素
从上述分析可见,普通编辑学既要对“事”即对编辑行为进行研究,也得对“人”即编辑行为的主体进行研究,对“物”即编辑行为对象进行研究;而主要是对编辑行为这种社会文化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其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编辑行为结构系统受社会环境和传播媒体的影响和制约,处在社会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和消费过程的中间环节。
(1)编辑行为结构系统包含以下三个基本概念:一是编辑行为,即编辑主体的行为,比如对信息材料进行收集、选择、整理、加工和传播等,组织创作者进行信息材料的生产,影响信息产品接受者的精神世界;二是编辑主体,即编辑行为的主体;三是编辑对象,即编辑行为的涉及对象。“编辑行为”概念连接“编辑主体”与“编辑对象”两个概念,构成了“编辑主体一编辑行为一编辑对象”的逻辑链条和运行机制。
(2)编辑对象又包含信息材料、信息材料的创作者、信息产品的接受者几个构成要素。
(3)编辑主体组织引导创作者创作信息材料,对信息材料进行收集、选择和整理、加工,为向社会传播制作信息产品的样本,借助传播媒体向社会传播,影响信息产品的接受者的精神世界,从而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社会效果即编辑效果。
(4)社会环境是编辑行为结构系统的母体。编辑行为结构系统和运行机制处于社会环境的结构系统和运行机制之中,社会环境的结构系统和运行机制决定和制约编辑行为的结构系统和运行机制。同时,编辑行为通过传播媒体,才能向社会众多的接受者传播信息产品,才能在社会上产生相应的编辑效果。
(5)传播媒体是指向大众传播信息产品的物质载体。传播信息产品的物质载体如书籍、报纸、期刊、光盘、广播、电视、网络等的性质特征,又对编辑行为、编辑对象和编辑效果等构成因素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
(6)编辑效果是指编辑行为作用于编辑对象所产生的相应的社会效果,包括引导信息材料创作者组织高质量的信息材料,对信息材料进行选择和加工,形成高质量的信息产品样本,借助于相应的传播媒体向社会受众传播信息产品等产生的社会效果。编辑效果是编辑行为产生的社会效果,是编辑行为的目的(即出发点)和结果(即落脚点)的统一体,对编辑主体、编辑行为、编辑对象、传播媒体等构成因素都具有反馈调控作用。“编辑效果”比“编辑价值”的概念更具有客观的可测量性,所谓的“价值”是主体对客体满足社会需要程度所做出的主观性评价。
同属于社会文化行为,编辑行为与信息材料创作者行为、信息产品接受者行为有所不同;与社会文化信息其他传播者,如教师、广播员、演员等的传播方式也不同,就在于编辑行为是为社会传播提供信息产品的样本。编辑行为的运行系统由社会环境、编辑行为方式、编辑主体、编辑对象、传播媒体和编辑效果等基本要素构成。就编辑行为本质特征而言,是对社会文化生产的组织、加工与对社会文化传播的把关、宣传有机统一,为社会文化传播而提供合格文化产品的样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编辑效果,以此实现编辑目的。所以,为与其他社会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的本质特征相区别,编辑学应当研究编辑行为特有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
3、运行机制
编辑学理论既要静态地研究编辑行为运行系统的构成要素,也要动态地研究编辑行为运行系统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编辑行为的运行机制是编辑规律形成的物质基础。阙先生在《编辑学纲要》、《论编辑学基本规律》以及答辩文章中都提到编辑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编辑活动规律的问题。他把编辑活动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称为外部规律,把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