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8年第4期
中国经济:从大起大落到“软着陆”
作者:邱 路
的发展前景,能够吸收大量职工。因此,第二产业中的一部分职工,通过下岗的方式逐步转到第三产业中来,应当说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最后,还应当看到,职工下岗人数增多,也与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有一定关系。世界上无论什么样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快的时候,就业人数相对就多;经济发展速度慢的时候,就业人数相对就少。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基数,经济增长速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能增加100多万人就业。如果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能多一两个百分点,就能多解决二三百万人的就业问题,失业人数就可以减少很多。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更快一些,从而更会使职工下岗和失业问题的解决容易很多。上一次治理整顿拖的时间太长,投资压缩的幅度过大,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掉得太多,不少国有企业已经被拖得无法招架了。这次因亏损而不得不关停并转甚至破产倒闭的企业,相当一部分就是几年前已经基本上不行了的那些企业。因此,问题并不完全是这次宏观调控的结果。
应当相信,只要我们能做好工作,适当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千方百计实施再就业工程,扩大就业门路,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目前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办法,使下岗职工的生活能够得到保证,避免由此产生其他社会问题。
今后我国经济还会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问:根据您的观察,是否可以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将不会再出现周期性的大起大落了?
杨:我们过去经济的大起大落,既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经济体制不合理和领导人的意志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造成的,那么,在国民经济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之后,这个问题至少在理论上说应当是可以避免了。当然,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国家行政的力量有时还很大,特别是在不少地方,政企还没有真正分开,各地政府还有相当权力可以干预经济活动,因此,说大起大落的情况绝对不会再出现,也可能还早了点。
回顾以往我国经济大起大落的历史,应当看到,实行市场经济的改革,包括将商业银行企业化,在一定程度上给政府的行政干预以制约,无论从中国经济的现实着眼,还是从它的长远发展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不改变过去那种做法,还像过去那样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弄得国民经济总是忽起忽落,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肯定是十分不利的。
当然,我们刚刚开始形成市场经济的体制,在这一次宏观调控中,运用市场机制也还具有尝试的性质,不能说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已经做得很好了。要切实巩固和发展这次“软着陆”的成果,也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比如,根据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头四个月的增长数字看,今年要达到8%,就会比去年的8.8%困难一些。去年光是出口的高速增长就拉动了两个多百分点,今年受亚洲各国货币大幅贬值的影响,我国的出口竞争力相对减弱,出口顶多只能拉动一个百分点。另外,去年库存增加至少占一个多百分点,今年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大量增加库存了。因此,今年要实现8%,主要只能靠增加国内需求。但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明显地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绝大多数商品销售不畅。怎么办呢?要解决这一矛盾,最主要的办法恐怕只能是启动投资需求。按照现在的基数估算,投资额必须比去年增长15%左右,经济增长8%的目标才可能实现。
对于这一点,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了清醒的认识。政府已经为此提出了重要对策,即重点加大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居民住宅、技术改造和发展高科技等五个方面的投资。这是完全正确的。去年全国的投资额为2.5万多亿元,今年按增加15%的要求,投资额需要达到2.9万多亿元。我们有没有这笔钱?有。就社会资金总量来看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有矛盾的只是,我们前期准备不足,可用资金大多又是信贷资金,如今银行必须自负盈亏,而以上五个方面的投资一般短时间内难以看到效益,单方面要求银行增加投资贷款就有困难。何况我国银行的负担已很重,所积累的不良贷款比重已经大大超过了欧美各国。从东南亚各国和韩国的教训看,其蕴藏着的金融风险是比较大的,政府也不能再硬性地让它去冒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决定要增加投资已经过去三四个月了,而投资增加速度至今没有明显上升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保证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一定要认真研究启动一些必不可少的财政手段和其他办法。也就是,通过财政资金的适当支持,来带动银行等资金的介入。当然,这光靠政府现有的收入不行,必须另外设法筹集。比如,(1)可以考虑适当增发部分国债,包括允许有条件的地方,经过严格审批,用地方财政做担保来发一些专项债券,用于某些特定项目的建设。从世界各国看,国债余额保持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是完全可靠的,我国目前还不到20%,因此有控制地增发一些国债是没有问题的。(2)可以考虑把现在积压的7000多万平方米商品房,用强制性降价的办法尽快售出,通过加快住房改革,把现有住房卖给职工,用回收的款项来增加居民住宅建设投资。(3)可以考虑组建少数专门的投资公司,采取将业绩较好的上市公司中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卖掉一部分,或者以此作担保,发行一些可转换债券,用国有资产置换的办法,取得资金,来进行国家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4)可以考虑扩大直接融资的范围,有条件的项目,可以更多地吸收社会和居民的资金参加建设,等等。另外,国家还可以考虑用库存积压的物资顶替的办法扩大投资,即对一些经过批准而又投资不足的建设项目,允许采取先记账、后结算的办法,将库存积压的钢材、水泥以及各种建设和生活必需的物资,拨给用户,顶替资金。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现金,而且有利于消化库存,一举两得。现在我们工商企业的库存总数已经达到了天文数字:三万亿元,等于去年各行各业生产总值的40%还多。如果通过这种办法把它适当启动起来,潜力是相当大的。
总之,目前应当说是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最好的时期,这一次宏观调控也是历次调整中效果最好的一次。我们应当珍惜当前的好形势,上下一心巩固已有的成果,力争今年的经济增长达到预定目标,并在今后做到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彻底摆脱过去那种忽热忽冷、大起大落的不正常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