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陈云同志的感情世界
作者:朱佳木
情为民所系
我在担任陈云同志秘书期间发现,陈云同志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很深。他不仅把老百姓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而且体察十分细致,真正叫做“情为民所系”。1982年10月的一天晚上,陈云同志听完评弹录音后把我叫去,说往年这个时候,北京、天津常发生冬储菜烂菜的现象,今年要早抓,要赶在寒流到来之前把菜卖到老百姓手里,卖不掉的要采取措施保温。菜烂不烂,关键就是几个小时。说完,他把事先写好的一封给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信拿出来,让我尽快发出。信中写道:“霜降已过,11月8日立冬。今年必须避免烂菜。因此,生产、流通、消费这三个环节必须立即组织好。”“大白菜是北京市民当家菜类。因此必须安排在前。”那时,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居民冬天用菜不像现在这样,可以随吃随买,而是要在秋菜上市后,到商店把一冬天要用的菜(主要是大白菜)一次性买回家储存。由于菜量大,商业部门往往堆放在露天,如果供应慢了,或者居民购买不及时,寒流一到,很容易发生烂菜。像我这样的双职工,每年到了冬储白菜的时候都很紧张,因此,感到陈云同志提出这个问题真是说到了群众的心坎上。那一年,经过陈云同志的过问,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前召开了各区、县、局和有关单位领导参加的秋菜供应、储存工作动员大会,还成立了秋菜指挥部,使冬储大白菜供应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基本没有发生烂菜情况。
陈云同志平时看《人民日报》很仔细,往往从第一版看到第八版。他说,看报和听评弹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休息。但实际上,他看报不只是了解国内外的大事,而且也注意从中发现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以便提醒有关部门解决。例如,他在报上看到有关一颗苏联核动力卫星失灵,有可能坠落在我国境内的报道,便让我问有关部门对此是否有预防措施,卫星如果掉到人口稠密区怎么办。他在报上看见有一篇文章提到永定河有可能再度泛滥,就让我给北京市委的主要领导同志打电话,问他们是否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采取了哪些防范措施。
记得有三件经陈云同志提议后由中央作出相应决定的事,起因都与他看《人民日报》有关。其中一件是城市大龄未婚青年的婚姻问题。他说:报上讲,现在大年龄的未婚青年很多,这与我们近些年宣传晚婚有关,应当由中央书记处议一次,并请一个部门出面抓一抓。我告诉他,新华社最近有一份反映“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的女青年回城后找不到对象问题的内部材料,问他是否可以在那上面批一下。第二天,我把新华社题为《天津市30岁以上未婚青年有六万多,市政府要各级领导关心这些人的婚姻问题》的内部材料送给他,他当即批给中央书记处负责同志,指出:“这个问题不仅天津有,北京和其他地方也有,尤其是女青年方面占的比例很大,是个不算小的社会问题。建议书记处议一下,指定一个部门专门抓这项工作。”后来,中央书记处把这个问题列入了例会议程,并由中央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关心30岁以上未婚青年婚姻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重视和关心这个问题,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要把解决这个问题作为重要工作认真抓好。
另一件事是关于中小学教员的待遇问题。1984年9月,陈云同志从《人民日报》上看到山东益都一位中学教员写的文章,题为《值得忧虑的一个现象》,从中了解到当时高中毕业生很少有人把师范院校当作高考的第一志愿。他对我说,这个问题值得重视,教师质量不高对下一代影响很大,日本的中小学教员很受尊重,西德也是这样。他要我转告中央有关领导同志,要重视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要继续想办法帮助教师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使教师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他还针对当时的工资改革方案提出,“对中小学教师,不仅要有工龄工资,而且要使他们的工资标准,比同等学历从事其他行业的人略高一点才好”。后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拿出十几亿元,从1985年1月1日起,为全国几百万中小学教师增加工资,使中小学教员的待遇和地位由此大大提高了一步。
还有一件事是关于少年儿童看戏难的问题。1982年5月25日,陈云同志看到前一天《人民日报》第八版上刊登的《首都儿童看戏难》一文,把我叫去说,这篇文章是专门写给他看的,因为报社的同志知道他每天看第八版,所以有什么要向他反映的意见,就放在这一版。去年,他们也登过一篇反映儿童看戏难的文章(指茅盾、夏衍、阳翰笙、曹禺、赵寻等联名写的《想想孩子们吧》一文——笔者注),他看到后给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写过一个条子,建议向儿童开放单位内部的礼堂,后来,中央办公厅开放了怀仁堂。所以,今年他还要给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领导再写一封信。说完,他要我先起个草,表示他同意《人民日报》文章的建议,在新的首都儿童剧场落成之前,暂时拨借一个剧场专供孩子们看演出,如果固定一个剧场有困难,可以由几个剧场轮流定期为孩子们开放。另外,他提议在“六一”节时,全国城镇的所有影剧院和机关、企业的所有礼堂,均应免费向孩子们开放一天。我很快按他的意思把信写好,送他签了字。考虑到当时离“六一”节已经很近了,他在信笺上方还亲笔写了“特急件”三个字,并在下面画了三个圈圈,以示紧要。5月28日,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为此联合发出了一份紧急通知,要求全国的影剧院和礼堂、俱乐部在“六一”节向少年儿童开放。
陈云同志对战友对同志的关心,也是细致入微的。我到陈云同志那里工作不久,收到邓颖超同志送来的一封信,里面有两个核桃。信上说,这两个核桃是以前陈云同志送给周总理的,现在总理不在了,所以退还给陈云同志。我把信交给陈云同志,问他为什么要给总理送核桃?他说,周总理有一段手不好,给他送核桃是为了让他拿在手里转。有一次,邓小平同志要和李先念同志一起来陈云同志住所谈工作。陈云同志亲自到会客室去安排沙发,还交待工作人员要给小平同志准备烟灰缸和痰盂。那天,李先念同志先到,他看到我拿着一台照相机,便坐到中间的沙发上,让我给他和陈云同志照一张像。陈云同志说,中间的沙发是留给小平同志的。李先念同志听后开玩笑地说:“先照张像嘛。”有一阵子,李先念同志腰不好。在他来陈云同志住所谈话之前,陈云同志特别嘱咐我,要给先念同志准备一个高靠背的沙发椅,还让我转告有关部门,在先念同志要去的地方,都准备一把高靠背的椅子。
陈云同志对领导同志是这样,对其他人也是如此。那时,协和医院的著名医师张孝骞教授常给陈云同志看病,陈云同志听说他眼睛不好,看《人民日报》很吃力,便交待我请有关部门替他订一份大字的《人民日报》。后来,有关部门解释说,大字《人民日报》是用复印机放大的,每天只有很少几份,是专门给年纪大的中央领导人看的,很难再增加印数。我把这个情况向陈云同志汇报后,他说能办的事就办,办不到的事不要勉强,并让我专程到张孝骞大夫家解释一下。陈云同志自小爱好评弹,建国后,他利用养病期间听了大量评弹录音,并和评弹界建立了密切关系,对评弹演员从思想到生活都十分关心。他曾就“文化大革命”中把评弹伴奏乐器换成钢丝弦一事提出,用钢丝弦,音太高,不利于保护艺人的嗓子,建议再改回来。他还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出,建国后,有很多江浙人支援东北、西北、西南。他们只能通过中央台听到评弹,但中央台把评弹节目的播出时间由晚上改成了夜间,使这些江浙人欣赏评弹很不方便,建议他们把时间再改回来。他曾对我说过,上海解放后,他受毛主席委托去上海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抽空特意去看望了商务印书馆的工友,还去拜访了董事长张元济先生。张元济说他注意到陈云同志每到一地,都要关照商务印书馆的分店,说明陈云同志是一位很念旧的人。张元济老人说的不错,念旧,这的确是陈云同志的一大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