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陈云同志的感情世界
作者:朱佳木
对家人的特殊关爱
陈云同志像大多数人一样,热爱家庭,爱护子女,但他的爱又有着同常人不一样的鲜明特点,那就是,这种爱更多地体现在对家人对子女政治上的关爱上。他和夫人于若木同志的结合是在延安时期。那时,他刚从新疆到延安,兼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由于流鼻血的旧病复发,组织上从陕北公学女生队中抽调于若木做他的日常护理工作。他们相处久了,彼此产生感情,于是决定结婚。陈云同志对于若木说:我是个老实人,你也是个老实人,老实人跟老实人在一起,能够合得来。据于若木同志回忆,他们结婚不久,陈云同志就给她讲了三个晚上的党史,一时被中组部的干部传为佳话,说“陈云同志在洞房给于若木上党课”。
陈云同志在政治上帮助于若木,在夫妻关系与工作关系上也分得很清楚。几十年来,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工作中的事,陈云同志不对她说,她也不问,顶多为他抄抄发言稿。当年在延安,他们只有一孔窑洞,有时领导同志来找陈云同志谈话,她没地方去,只好到院子外面的山坡上呆一会儿。全国解放后,陈云同志兼任中财委主任,于若木也在中财委工作,但她从来不搭乘陈云同志的汽车,自己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但是,当她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难时,陈云同志却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她。那时,于若木被下放到外地的“五七”干校,“一打三反”运动中,她给江青贴了两张大字报,说“江青是党内最大的剥削者、寄生虫”,结果被立即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隔离审查,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陈云同志丝毫不为这种压力所动,相反,当他由“战备疏散”地回到北京后,马上嘱咐自己的孩子们去看望仍然被“群众专政”的于若木,给她送换洗衣服,带去吃的东西和一些钱。他满怀深情地对孩子们说:“你们的妈妈每个月只能从造反派那里拿到20元工资,但还坚持用五块钱订阅《人民日报》,你们要给她多送些钱去。”1972年12月,陈云同志自己工作还没有正式恢复,便就于若木的问题致信毛泽东同志,请求给她一个留在党内改正“错误”的机会。信发出不久,对于若木的“群众专政”即被解除,允许她回到了家里。
对于子女,当他们未成年时,陈云同志主要是教育他们要养成不怕吃苦、勤劳节俭的习惯,防止优越感和特殊化。他对后代的这种爱,从他在全国解放前夕给一位家乡老战友孩子的回信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他在那封信中一方面对他和他的战友“顾不上子弟的入学和生活,没有尽到父兄的责任”表示愧疚,另一方面指出,他们对这一点在当年都是考虑过的,“如果只顾一个人的家庭子弟,就无法努力于改造整个社会”;一方面深情回忆了那位老战友的父母对革命的支持与贡献,说当年他回家乡搞农民暴动时,“就住在吃在你们家里”,暴动失败后,“仍旧是你祖父行医来维持这多人的生活”,“你祖父是很有气节的,他深信革命会胜利,处在困难之中毫无怨言和后悔,真正难得”,另一方面,反复告诫那位老战友的孩子及自己的表弟,“千万不可以革命功臣的子弟自居”。他说:“你们必须记得共产党人在国家法律面前是与老百姓平等的,而且是守法的模范。”“我与你父亲既不是功臣,你们更不是功臣子弟。这一点你们要切记切记。”“你们必须安分守己,束身自爱,丝毫不得有违法行为。”他还说:“我第一次与你通信,就写了这一篇,似乎不客气,但我深觉我有责任告诫你们。”我想,这里所说的“深觉有责任”,不就是陈云同志对晚辈关爱之情的真切表达吗?
当陈云同志的孩子们长大成人后,他对孩子的爱更多的是表现在对他们学习的关心和帮助上。“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战备疏散”到江西南昌附近,每天上午去工厂蹲点,下午、晚上就在住所阅读从家里带去的《资本论》、《马恩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和《鲁迅全集》。当孩子们去看望他时,他讲得最多的就是要他们认真读马列和毛主席的书,学好哲学。他为了启发孩子们多考虑大事,还把自己的《世界知识年鉴》一类的书送给他们,并从中出一些题目考他们。当他收到远在北京郊区县当中学教员的二女儿来信,看到她有想学习理论的愿望后,立即回信,表示“心情万分欢喜”,并告诉她,学习理论要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教给她怎样从《马恩全集》中找到《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必读的篇目,还提出要她订阅《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阅读中国近代史和世界革命史方面的书籍。从江西回到北京后,起初一段时间工作不多,他把于若木和在北京的子女、女婿们组织起来,一起读马列和毛泽东的书,并制订了一个学习计划,先学《实践论》,每个人按计划自学,然后用星期天上午的时间集中讨论。
陈云同志重视子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目的是为着使他们有一个观察问题的正确立场、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不是要他们一定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相反,陈云同志总是希望子女能做最能发挥自己作用的工作。比如,他的二女儿在“文化大革命”后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时被分配到国家人事部。就在他向我提出要重视师范院校招生困难问题的那次谈话中,还特别讲到:“南南(他二女儿的小名)是师范学校毕业的,今后也应当归队。”我把陈云同志的这个意思向她转达后,她说她对大机关的工作一直不大适应,也很想重新干教师的老本行。不久,她辞去了国家人事部的工作,到自己的母校北京实验中学当了一名普通的历史教员,一干就是20年,直到最近退休。
陈云同志对自己的下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关心起来也是无微不至的。就拿对我来说,他不仅督促我要抽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要制订学习计划,还要求我利用每年陪他去杭州休养的时间,多去参观工厂,增加实际知识;不仅要求我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把运动当成一项工作来做,还详细地向我讲解有关保护牙齿的学问,教我正确的刷牙方法。凡是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多多少少都有过这种被他细心关照的经历。
感情是心灵的反映,人有了感情才成为有血有肉的人;要认识一个人,也只有了解了他的感情世界才会对这个人的印象丰满起来。陈云同志的感情世界,是他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高尚情操、伟大人格的综合体现。人们过去之所以对他的感情世界不大了解,原因一方面是他在艰苦环境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确实养成了极强的控制感情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一贯低调,反对宣传自己的结果。今年是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百年潮》约我写纪念文章,我想就谈谈这个话题,介绍一点我所了解的情况,以便同读者一起走近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