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文学研究的生命视角

作者:汤学智




  至此,理论批评也完成了自己的“生命链”。图示如下:
  ←应用理论←→发展理论←→基础理论→
  三种理论,上下贯通呈开放姿态:基础性理论向上,通过美学中介,通达哲学,并从这里汲取最基本的理论指导;应用性理论向下,同各种具体生动的文学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相连,并从这里获得丰富的现实源泉;发展性理论居于二者之间,既是基础性理论的具体化,又是应用性理论研究的科学升华,也是传统理论与各种相关新理论的结合部,因而是酝酿和推动整个学科理论调整、突破和发展的重要环节。这些理论连通互动,构成理论批评系统强劲的内在活力。遗憾的是,当这种生命系统在世界文化中已经形成并显示出旺盛的理论生机之时,我们对其中的新理论新学科新方法,却长期视若“异端”,拒而斥之,最终不得不为之付出应有的代价。
  概括说来,文学生命之树有两大主干:一是创作系统,一是理论批评系统;二者各有自己的生命机制,自成一脉,又同根同源,相依相成。
  4、生命之魂
  任何生命都是形与质灵与肉的统一体,从更深层说,质和灵才是生命之本,生命之魂;失魂之形,只是行尸走肉,而与生命无缘。文学(艺术)生命也是如此。要使文学(艺术)获得生命,就要赋予它以魂魄。这个魂魄,萌发于创造母体,生成于母体与异质生命交媾合和的神会灵动之中,虚凝精气神,实化艺术美,一为内质,一为外显,一而二,二而一,与生俱来,同步生成。也就是说,精气神与艺术美虚实一体铸成了文学的魂魄。任何一部优秀作品,当我们去接近的时候,都会被它的美所吸引,同时也就感受到它的气息、神韵、风骨;或者说,一部作品能够让人感受到它的气息、神韵、风骨,它就一定具有艺术之美。判断一个作品是否具有生命,是否可以称为艺术,根本标志就是这两条,实际是一条。进一步说,文学的艺术美是用语言文字展现的,它是一种语言(书面和口传)艺术。由此可知,文学创作就是要通过语言创造这种艺术美,文学理论批评就是要研究、阐释、评价这种艺术美,探讨如何更好地创造、欣赏和发展(丰富)这种艺术美。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之所以不能分离,就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魂魄。所不同的是,一者体现于创作,一者体现于研究。尽管不同层次的文学(雅文学、俗文学、民间文学)其艺术美的要求和表现是不一样的,但只要共同抓住各自的“艺术美”,创作和理论批评就能获得文学的生命,它们的实践就能在实质上保持“内在统一”。当然,在文学生命中,创作和理论批评处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它们进入文学生命的方式和角度也会有所差别,这是需要细致研究加以区分的。不过,这种区分,不是为了互相“圈地”隔离,而是要在更深入更细微处发现和构建两者的内在联系。例如,理论系统中的文学语言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社会学等等分支学科,就不能把文学当成研究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的例证材料,越走离文学越远,而必须反过来,借助这些相关学科的新成果新方法,进一步有效地揭示文学生命的秘密。这样才能强化和充实文学魂魄,促进文学的统一与繁荣。如果说,就原始生成而言,文学的基因来自人的情智本性,那么当文学业已生成,具备独立生命之后,其本体基因(能够确证为文学的DNA)则应是作为文学魂魄之显现的“艺术美”。理论上,这种“艺术美”之精神,当“全息”于文学(创作及理论批评)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反过来说,倘若哪个层面哪个角落都找不到这个“全息”基因,那就说明那里已经游离本体,而与文学无关了。
  5、生态之场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地、生(生物)人原本就是生克互动相依共存的。天地间任何生命(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文化生命)无一不具备环境(生态)因缘——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因环境而生,因环境而衰。生命与环境密不可分。这些影响和制约文学生命兴衰的环境,构成了文学的生态场。
  文学生命所需要的有效环境,并非单一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大而言之,可以分为外生态和内生态两个部分。外生态包括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等诸多层面。
  心理层面的提出,是因为文学作品的胚胎,形成于创作主体的精神心理领域。从生命流程来看,作家心理环境的优劣,是决定作品方向、质量和命运的首要因素。面对同样的社会现实,同样的人生际遇,一个关注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心灵,一个富有人道情怀的心灵,一个健康向上的心灵,一个随波逐流的心灵,一个消极没落的心灵,会孕育出不同的文学(作品)生命。有的博大深沉,有的崇高睿智,有的积极真诚,有的平庸油滑,有的简直是精神垃圾。
  文学创作(主要指雅文学、俗文学)虽然总是由个人完成,但决不仅仅是关系个人一己的私事,它牵动着人的情感,影响着人的灵魂,应该成为鼓励和引导人类在文明阶梯上不断向上攀登的精神之光——光的亮度可以有大小强弱,光的方位可以有高低远近,却必须围绕着这样一个方向。不然,从精神上首先沦为人类的“逆子”,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因此,要使文学发育正常,文学家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环境。其基础是:正直、善良、爱心、积极进取,酷爱艺术;进一步,是能与社会公众心理相沟通,与人类精神攀升的方向相一致,具有高尚的情怀和责任感。
  所谓社会公众心理,就是指占人口绝大多数并且最终能够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那些人(即人民大众)尚未明确(公开)表达,又确实在酝酿、形成中的某种带有普遍性的情感、思想、愿望。这些情感、思想、愿望,尽管还处于朦胧未明的潜隐状态,但凝聚着公众对历史、现实、未来的传承、感受与思考,可以令人察悟到一个民族情智的趋向,深层的脉搏。其中充满着矛盾痛苦,也蕴含着激情,希望。
  文学如果能够找到与这种社会心理的契合点,使自己独特人生感受和艺术追求,与深广的社会内涵相衔接,必将超越个人小悲欢,融入历史潮流和时代精神,为优秀文学的形成提供有效的思想心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是优秀作品孕育的必要条件,也是优秀作家形成的基本素质。绝对无法想像,一个灵魂肮脏、人性卑劣、心理阴暗的“作家”,能够奉献出优质的精神产品!
  社会层面的提出,首先因为作家心理条件的好坏直接与社会环境的状况有关;其次是文学生命既经形成,便要在现实中寻求生存、传播和发展,也必需有一个合宜的外部环境。这个环境中最具决定性的,是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政治和政策。任何社会任何国度任何统治阶级都要从自己的政治利益出发对文学进行这样那样的干预,完全放任不管是没有的。不过在所有统治阶级中,无产阶级(通过其政党和国家机器)对文学(艺术)的干预最具自觉性、全面性,它明确地把文艺视为整个革命事业的不可缺少的“齿轮和螺丝钉”。这种干预,有两种可能的后果:当其认识符合艺术规律,从政治、政策上为文学提出尽可能充分自由的时候,就有力地推动了它的解放与发展;当其认识违背艺术规律,从政治和政策上或轻或重地限制了这种自由,文学生命就会受到影响乃至严酷摧残。所以需要特别审慎。
  在社会层面中,作为广大读者的接受群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进入社会的文学生命需要经过读者接受(感受、领悟、再创造)才能显现,才能释放自己的“艺术能”,对社会人生发生作用;同时读者的欣赏习惯、审美趋向,又反过来影响作家,从而影响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的发展。为此,这个接受群体的素质(思想道德境界、知识水准、艺术趣味等)如何,就不是无足轻重的。
  读者素质的形成,既有文学艺术的潜移默化,学校教育的知识积累,更有社会时代的现实诱导。当三者共同指向健康向上的方向时,接受群体构成积极有利的环境,将推动文学的进步;如果社会变动引起精神滑坡和混乱,接受群体处于消极迷茫状态,则造成不利环境,那些平庸作家就会在趋俗媚俗中引领读者与文学一起沉沦。当然,此时真正的文学家将会更加奋然前行,为民族文学和民族精神的振兴而辛勤耕耘。不过那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了。有鉴于此,关注和培育积极健康的读者群体,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 [2] [3]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