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马德:中国卖官第一贪
作者:陆有军
行贿者的投资来源
绥化市地处松嫩平原,管辖10个县(市)区,3.5万平方公里,人口550万。黑龙江省66个县排名中,综合经济实力最差的有10个县,而绥化就占了4个。
就是这样的经济条件,就是这样的贫困地区,马德买官卖官案涉案人员却达到了265名。他们向马德行贿,动辄是数十万元的巨款,与这些官员的薪水来比,这些却是一个个天文数字。他们是怎样寻求资金来源的呢?他们不惜动用国家财产,有时也求助于商界、社会。
就在马德对全市领导干部大“洗牌”的过程中,闪闪发光的肇东市,成了绥化市官员们所瞄准和拼争的“目标”。
这时,牛某急得干搓手,他心急如焚,唯恐肇东市的某一宝座被别人夺去。眼看着大“洗牌”的日期越来越近了,他的买官银子还没有凑足。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一位铁杆兄弟送来了锦囊妙计。牛某用手狠狠地一拍沙发:对!就这么办!
当天晚上,牛某在一宾馆里秘密地设宴,招待了六位所谓的“朋友”。这些“朋友”,有两位是建筑行业的“大款”,有两位是资金雄厚的企业领导,一位是个体业主的“大款”,另一位是当地黑社会头子。
酒酣耳热之际,牛某用眼光扫了一下诸位,将所遇到的困难如实说了出来。
这六位“朋友”都是商场上的高手,岂能不明其中的道理,花钱买官,是好事啊。一旦成功,大家互惠互利,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于是,当下就凑足巨款,将牛某的“难关”解决了。
高兴之余,牛某拍着胸膛,向这六位“朋友”保证:“我牛某一旦竞争成功,今后肇东市所有的、大大小小的工程,全都由你们承包!今后,肇东市的重要岗位,你们随意去挑!我告诉你们,只要我这棵大树在,兄弟们就能乘凉!”
就是这样,马德聚敛的财富,通过买官的下级官员们层层搜刮,最终都汇集到他一人手上了。
“小马德”李刚的绝招
1995年,年仅36岁的李刚被任命为黑龙江省绥化地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兼部长助理。这位年轻的后备干部,凭着他的工作能力和政绩,令周围的同事和领导赞不绝口,1996年3月,他走马上任黑龙江省庆安县委副书记。
可是,李刚依然不满意,随着职务升迁,他竟然比从前更增添了几分沮丧和不满:自己为党工作如此地忠诚,如此地卖力,到头来,头衔的前面还加了个“副”字。他觉得在同学面前、在朋友面前都抬不起头来,十分灰心。
妻子焦某以女人特有的敏锐洞穿了丈夫的心思,她轻轻地递给李刚一个削好的苹果,娇嗔地用手指点了一下李刚的额头:“有钱能使鬼推磨!要想把‘副’字换成‘正’字,咱们必须送礼啊!八万、十万元的,咱不心疼,一下子就让它到位!”
在妻子焦某的点拨下,李刚真的通了。机灵的焦某,让李刚先下个“饵”,试探一下路子,侦察对方的虚实。然后,再为其“对症下药”。1996年7月,他利用谈工作的名义,悄悄地送给赵洪彦5000元钱。送完以后,李刚便静静地观察赵洪彦对自己的态度。接受了“红包”的赵洪彦,对李刚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竟在全地区副处级领导干部会议上,公开表扬了李刚。于是,就在1998年的春节期间,李刚夫妇向赵洪彦送去了10万元人民币,真是钱能通神!就在同年的7月,李刚被任命为绥棱县县长兼县委副书记。
但是妻子焦某并不满意,她认为县委书记才是真正的‘封疆大吏’,而要保住这个“宝座”,她认为必须得送礼,而且,这个礼金不能少,至少30万。由于时间紧迫,李刚也顾不得影响了,他直接从县财政局拨款30万元,做为送给马德的见面礼。对此,李刚打着“为了感谢马德书记在任用时给予关照”的旗号,在银行用假姓名存上了一个30万元的活期存折,然后,将密码写在存折的后面,叩开了马德的楼门。
一年后,李刚和妻子焦某又在2002年的春节期间,分两次给马德送去了1万美元和2万元人民币。自此,李刚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封疆大吏”的宝座,而且,凭着他适时而动的灵活头脑和“足智多谋”的妻子的帮助,他的位子不但坚固,而且牢靠。
但是,县财政30万元的亏空,成了李刚的一块心病。他的妻子焦某又适时地为他指点了“迷津”:“老公,你最近的情绪很低沉啊!你别心疼钱。这钱不白花,也不白送。你我之所以不惜重金送礼当官,目的是为了当上官后再卖官。为了捞回买官的‘资本’,你要向马德学习,也来他个卖官大热潮。用咱们的话来说,你马德从我们身上揩油,那么,我们就在手下的官员们身上‘放血’!”
自此,李刚痛下决心,效仿马德大肆批发县以下的“顶戴花翎”,大张旗鼓地收受贿赂和礼金,来弥补财政亏空。于是,每年节假日、住院、生日,就成了他和妻子收受“买官钱”和“人情费”的大好时机,并逐渐形成了受贿的“高峰”。
在妻子焦某的指使下,他首先实施了第一步的“一把手工程”。所谓的“一把手工程”,就是指各部门“一把手”的使用、升迁、调动,只能由李刚一人确定。这样的诱导,在绥棱县城内,很快地使某些干部追逐权力的欲念,在思想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为此,他和妻子焦某采取的方法与马德极为相似。那就是,先设饵,再钓鱼。也就是说,对绥棱县各部、办、委、局和乡镇一把手的位子按兵不动。用那明晃晃的“宝座”,吸引不少竞争者。按照李刚的说法,那就是“吊胃口”。该县财政局局长耿某,为了竞争绥棱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的“宝座”,他先后送给了李刚3.5万元。李刚当场答应,对他调动工作的要求予以优先考虑。答应是答应了,可李刚就是迟迟不予实施。当耿某看透了李刚的动机后,于2002年春节又送去了1万元。这样,耿某才得以“赴任”。
“一把手工程”实施完毕以后,紧接着,又开始实施“二把手工程”。那就是,对“二把手”想晋升为“一把手”的,或者保留原职务的,也采取拖延“批发”的办法。该县克音河乡乡长赵某,就是为了当上该乡的党委书记,先后给李刚送去了5万元,之后才如愿以偿地坐上了这个位子。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2002年6月,他们的“导师”和“保护神”马德被黑龙江省纪委立案审查,李刚夫妇如同惊弓之鸟,急忙将20余张存折、名贵手表、数码相机等,转移到李刚的侄女李某家,但依然没有逃过恢恢法网。
十
花样迭出的“作秀”
马德为了使自己买官卖官的行为更加合理化、隐蔽化,采取了欺上瞒下的做法,骗农民,骗职工,哄干部,哄省委,作秀的手法花样迭出。
市委书记结穷亲
2000年7月13日,《绥化日报》第三版有一则小通讯,题目是《市委书记结穷亲》,现摘抄如下:
邢宝玉一家真有福气,与市委书记结了‘亲戚’,这回,邢宝玉家的日子可有奔头了。
邢宝玉家住明水县永兴镇务本村徐地界屯,他今年45岁,妻子早年去世,家有一位年迈的老父和刚刚成亲的儿子、儿媳。债台高筑,是屯里有名的特困户。
今年4月,马德来明水县检查指导工作。在永兴镇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务本村农民邢宝玉家庭极为贫困。他当即决定包扶邢宝玉搞生产,帮钱、帮物、帮技术,直至脱贫。
4月12日,马德来到了邢宝玉家,看到邢家82岁高龄的老父亲常年患病,儿子又刚成亲,家里拉下1.5万元的外债,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从兜里掏出500元钱,拉紧邢宝玉的手说:“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亲戚了,有啥困难我解决,你家的事就是我的事。”邢宝玉听了这滚烫的话,热泪盈眶:“俺能与你结上‘亲戚’,说不上是哪辈子修来的福,俺的日子有盼头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