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课例二:《错误》教学实录
作者:程启明
师:但是,柳絮飞尽了,空中可能还有某种声音也能触动人的离愁别绪、思乡之情吧?是什么声音呢?
生38:杜鹃的叫声。
师:是吗?它的叫声有什么特别吗?
生38:杜鹃,就是子规。在暮春时啼叫,声音很凄切。
师:所以古代文人把它规定为一种悲鸟,来表达伤春离愁思乡之情。它在暮春时啼叫,可有例证?
生3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师:哦。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生39:我有两句——“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但不知是谁写的。
师:柳永的《安公子》。
生40:还有贺铸的《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师:杜鹃啼血了,听的人恐怕是——
生41:哭血。
师:不,文雅一点。
生42:泣血。
师:对。
生43:还可能听到一种声音。
师:什么声音?
生43:笛声。
师:说说看。
生43: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师:哦,原来吹的是《折柳曲》呀,怪不得让人伤情!这伤情女子的心像什么呢?
生:像“小小的寂寞的城”。
师:这座城有什么特点呢?
生44:这是一座愁城。
生45: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城中人百无聊赖,茫然无着落。
师:形容得好。我们想一想,城中的这位女子会干些什么呢?从电影、电视剧或者小说里找一找灵感。
生46:绣鸳鸯枕,绣合欢扇,打同心结。睹蝶儿双飞,看鸟儿成对,望双鹤交颈眠。
师:这位女同学举的例子为什么都是成双作对的?(众生笑)
生46:这样可以衬托出女子的孤单凄凉。
师:说得好。鸟儿成双作对,人何时团圆呢?能不寂寞惆怅?这一切她都有耐心去做去看吗?
生46:没有。心情不平静啊。
生47:也许在制寒衣。春天去了,秋天不久也要来了。
师:衣服做成了往哪儿寄呀?她知道丈夫在哪儿吗?
生47:可能不知道。所以也无心缝制寒衣。做做停停的。不知做了多长时间了。
生48:也许在作画。
师:画什么呢?
生48:画喜鹊登梅,也许是鸳鸯戏水。
师:喜鹊报信,鸳鸯成对,都是美好的。但对这位女子来说,恐怕都是痛苦的事。想一想是为什么吗?
生:因为在现实中这一切一时都难以兑现。
生49:也许在写诗。
师:把她的思念寄给远方的丈夫。但我以为恐怕是作回文诗吧。前秦窦滔,在外娶了妾,他的妻子苏蕙用锦绣织成回环可读的回文诗寄给他,使他感悟了。那么,文中的女子是不是在写这样的诗呢?
生:很有可能。
生50:也许是在对镜梳妆。
生51:不会。她怕照镜子,万一看出自己容颜衰老了会更伤心的。
师:对;这种猜测很合理。恐怕她也无心梳妆。古诗说:“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能理解“明镜暗不治”吗?
生51:镜子上落满了灰尘。好久好久没照过镜子啦。没有兴致呀。
生52:也许在抛梭织布呢?
师:恐怕也是无心吧。古诗说:“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真是百无聊赖呀!能理解“不复理残机”吗?
生51:自从丈夫走后,她几乎就没上过织布机。上面落满了灰尘。当初没织成的布,还摆在那里呢。没心思呀。
生53:可能在弹琴,弹古筝!
师:为什么?
生53:因为古筝弹出的声音很哀怨。
师:但是,弹着弹着,出现什么情况啦?
生:弦断了。女子泪流满面。
师:哦。岳飞说——(师生齐背)“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师:也许是在庭院中看花吧?刘禹锡的《和乐天春词》这样写道:“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到玉搔头。”诗中少妇在庭院中对花出神,以至蜻蜓停在她的头上也不知觉。这写出了什么呢?
生:少妇的寂寞无聊。
师:这时树上只有不多的花儿,大部分都凋谢了。这位女子恐怕又起了感慨:“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同学们,会不会是这样的情景?
生:是的。她太愁苦了。
生54:也许她在仰望明月呢。
师:是吗?明月能寄托什么呢?
生54:李白有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师:哦。是想让明月把她的心她的思念带给她的丈夫。这女子确实多情善感。但她恨不恨她的丈夫呢?有一首无名氏写的词,可能会传达出女子另外的心思:“天上月,遥望似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一部分学生跟着背)这位女子要等的人,能说不是一个薄情郎?
师:由上分析,我们知道住在寂寞的小城里的人,是多么的愁苦、凄凉和无所依凭。好,再看下一句——“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这里又用了一个比喻。本体是什么呢?
生:“你的心”。
师:喻体是“向晚”吗?
生:不是。是“向晚”的“青石的街道”。
师:“向晚”是什么意思?
生:傍晚的意思。“向”是“接近”“走近”“靠近”等。李商隐的《乐游原》里有“向晚”一词。
师:学过这首诗?一起背一下好吗?(生齐背)
为什么要用倒装结构呢?“向晚”暗示了什么吗?
生55:用倒装结构,突出了“向晚”的动作性,就像上文的“开落”下文的“紧掩”一样,它把事物的变化过程写出来了。这里的“向晚”暗示了“青石的街道”在黑暗中无限地延伸,而女子的心也渐渐地灰暗起来。
师:说得精彩。大家鼓掌!
师:那么,这青石的街道通向何处呢?这位女子又立在何处呢?大家推想一下。
生56:这位女子可能站在古街口或者古渡头,等候心上人,可能就是等她的丈夫吧。等到夕阳西下,等到暮色降临了,成千上万的人从她面前走过了,没有一个是她要等的。这时我们肯定能想起温庭筠的《忆江南》。同学们跟我一起背一下——“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我们可以想一想,文中的女子无可奈何,只好慢慢地拖着沉重的脚步,十分愁苦地往回走。那惆怅,那失落,那痛苦,随着青石的街道在暮色中的无限延伸而加重。正是——离恨恰如青石的街道,更行更远更无穷。(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想像得很逼真很精彩。好,看下两句——“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齐读一下。
师:为什么“春帷不揭”呢?
生:因为“跫音不响”,没指望了。
师:不错。这里我举王昌龄《西宫春怨》中的两句诗补充解释一下——“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大家看看,“春帷不揭”还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生:“春恨长”啊。
师:对。这里还有一个典故。《拾遗记》上说:“越贡二美人于吴,吴处以椒花之房,贯细珠为帘幌,朝下以蔽景(日光),夕卷以待月。”宫女呢,有满腔春恨,所以不想卷上珠帘。这位女子也是一样啊。不揭春帷,她怕看见什么吗?
生:明月。
生57:我记起来了,——“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师:哦。明月无情,明月恼人啊。那么,下一句中的“窗扉紧掩”好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