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本刊2007年1-12期总目录

作者:佚名




   ——《陈情表》的文化整合课例张 悦
  4.29一次让风景更迷人的导游何 杰
  4.30身份的奥妙
  ——影视鉴赏整合课例王 君
  4.33 举三证一勤编织 巧借身份说典型杨建华
  4.33用语文知识支撑教学整合刘占泉
  5.21 课堂造境:语文教学的脚手架邓 彤
  5.21 《江雪》实录章国华
  5.23《芦花荡》实录周选杰
  5.25《春江花月夜》实录刘 祥
  5.27 《江南的冬景》实录孙乐静
  5.29造境,拒绝符号化的解读蒋玉梅
  5.29 情境蓄势,踏雪无痕林 佳
  5.30 选择一种美姿让语文站立叶巧萍
  5.31 情境就是磁力场莫军耀
  5.32 课堂造境的三重境界江 奎
  6.24 节约型课堂:语文教学的理性追求邓 彤
  6.24 “写人要凸显个性”专题写作教学实录
  朱诵玉
  6.27 《边城》教学实录唐功亚
  6.30 《左忠毅公逸事》教学实录肖家芸
  6.33 举要·互补
   ——语文课节约高效的基本途径肖家芸
   课例点评何更生 孔立新 方 予 兰保民 谭荣生 王 飞 张启宇 赵 静
  7.24 茂盛的荒芜:复习课教学呼唤学理的阳光邓 彤
  7.24 现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鉴赏复习课实录李哲峰
  7.26 凝重与飞动:语文复习课的境界邱兴玉
  7.27 文言虚词复习课实录方建明
  7.29 授之以法 化虚为实吴晓辉
  7.29 作文讲评实录邓翅跃
  7.31 作文评改也“放飞”罗 易
  7.32 高效:语文复习课的生命林少玲
  8.25 多元解读:语文教学不可承受之重?邓 彤
  8.25 文化视角实录陈尚余
  8.27 文化熏陶的抓手在哪里?陆 平
  8.27 技法视角实录钱吕明
  8.30 “教什么”决定“怎么教”卢杏琴
  8.30 细读视角实录朱文成
  8.31 不充分的文本细读石友才
  8.32 语文学习内容的多元创生陈隆升
  9.30 构建适宜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程东文
  9.30 《错误》教学实录王淑红
  9.32 情趣与理趣的辉映雷振泉
  9.32 《声声慢》课堂实录陈会设
  9.34 追求课堂结构与功能的和谐张广录
  9.35 《纸船》教学实录刘俊波
  9.37 结构:为学生服务李 俊
  9.37 诗歌教学:游走于灵动与务实之间陈 赣
  10.28 比较与解剖:课堂研究的两种思路 洪劬颉
  10.28 《鸿门宴》的三种教学处理郭建华
  10.3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切片朱唤民
  11.27 放逐知识:语文教学的难愈之痛邓 彤
  11.27 精要好懂的语法知识是细读文本的重要抓手
   ——以解读《荒岛余生》中的一个句子为例王 君
  11.29 妙用知识 四两千斤刘 华
  11.29 《留取丹心照汗青》(粤教版)实录周丽娟
  11.31 知识学习的途径梁龙开
  11.32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容理诚
  11.32 一幅风情画 写作三境界
   ——《美丽的西双版纳》课堂教学镜头陈连林
  11.33 让学生生成知识彭金红
  11.34 语文知识教学的更新与重建黄 伟
  12.26 阅读与写作:分进还是合击?邓 彤
  12.26 读写结合教“鲁迅”
   ——《药》之网络点评版教学实录邓 虹
  12.29 “读写结合”引发的思索何碧峰
  12.29 让阅读与写作联姻高传利
  12.31 读写结合,使语文课洋溢语文味郑殿伟
  12.32 读写不宜紧密结合唐建新
  ·作文指要·
  1.35 现行作文教学观念散论余一鸣
  1.36 以说促写,化言为文王 锋
  1.38 依托电子网络教室的写作训练教案 施永忠
  1.40 作文题精选许 昆
  2.32 架起人际交往和作文之间的桥梁 张素丽
  2.33 “立意专项训练”课教案 曲秀华
  2.36 日记:点亮孩子成长的心灯 陆 萍 钮勤章
  2.38 “下水作文”的生成性探析 张映华
  3.30 从课后习题设计看美国作文教学梁小莉
  3.32 拂去浮华 回归本真靳贺良
  3.35 捕捉心灵的顿悟陈涛
  4.35 披沙拣金 往往见宝
   ——议论文论据纵横谈张延辉 张顺利
  4.37 就例说理 蹊径新辟
   ——议论文写作教学难点化解的尝试葛惠霞
  4.40 做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对作文素材的深度挖掘陈 静
  5.33 呼唤写作教学有新的突破程 翔
  5.35 “点睛之笔”的构思和训练宋 恒
  5.38 美国写作训练的特点及思考李长中 杜红梅
  6.34 抓住文本聚焦点,让阅读与写作良性互动陈维英
  6.36 设置作文情境后还要做些什么汪云霞
  6.39 别让写作游离于学生的言语生命之外
   ——“掌声想起来”作文案例解析余永刚
  7.37 驳论文写作训练的教学设计王访梅
  7.39 以陌生化手法避免“套板反应”江宗斌
  7.41 作文多角度立意例谈梁学全 李超钧
  8.37 越具体的才是越丰富的
   ——高考作文命题与考场佳作标准漫议管然荣
  8.41 从2007年高考作文题中提取的关键词郝景鹏
  9.42 三大板块 两个空间李 浩
  9.44 创新作文评语类型例说程海林
  10.39 高中作文教学改革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靳贺良
  10.41 捕捉动情点,书写真性情
  ——一堂作文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任海霞
  11.39 作文批改:从“独白”走向“对话”刘 丹
  11.42 用一面镜子照亮你的思路
   ——作文立意教学设计陈增印
  12.37 美国教材“微型写作”的启示王焕英
  12.39 建立“作文成长档案袋”
   ——有效提高中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尝试
  于 扬
  ·教学反思·
  1.41 行走在语言的世界中李 震
  1.43 多亏了那突然一问 庄平悌
  2.40 对话教学误区及修正例谈 张金保
  2.41 谈作文教学对文本资源的再利用 陈 卉
  3.39 当名篇遭到学生排斥时……张慕元
  3.41 选好时机 选准内容
   ——例谈课外资源的拓展彭玉华
  4.43 不该忽略的字词教学唐书杰
  4.44 让学生带着激情去学习袁建中
  5.41 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课设计的“度”鲍静静
  5.43 直面课堂上的“旁逸斜出”徐立刚
  6.43 音律,有意味的形式谭轶斌
  6.44 认真抓好教学反思任 颖
  7.33 怀念这样的语文课聂鸿飞
  7.35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机智王木森
  8.33 唯其真教 方能真学
   ——反思《海燕》教学缪 铭
  8.35 用真情点燃学生的激情金承杰
  9.39 赶在学生情感之水退潮以前
   ——对“先说后教,因势利导”模式的再思考
  

[1] [2]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