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读《哈姆雷特》札记

作者:谈瀛洲




  哈姆雷特尤其不能忍受的,是“听一个头戴假发、粗喉大嗓的家伙,为了震破那些站客的耳鼓,把一段充满激情的台词撕成碎片,撕成一团破布。”[“…to hear a robustious periwig-pated fellow tear a passion to tatters, to very rags, to split the ears of the groundlings” (Hamlet Ⅲ.ⅱ.9-11)] 这句话里的“站客”,指的是那些付费最低、没有座位,站在剧院当中那块空地上看戏的下层民众。相对于那些付费较多,坐在剧院的楼座里的绅士与贵族观众而言,他们文化层次较低,鉴赏力也较差。
  一段充满激情的台词,其实是一个整体,里面有起承转合,有铺垫、高潮、结尾,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将每句话都大声地喊叫出来,那就破坏了这个整体,将它变成了一句句独立的句子;也就是说,将它“撕成了碎片”。
  在这里,哈姆雷特谈的其实是演员的表演问题。但后来,这句话就被引申为莎士比亚对戏剧,甚至是对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它还被用来称赞莎士比亚自己的作品。塞缪尔·约翰逊曾说,“他的戏剧是生活的镜子,这是对莎士比亚的称赞。”(“This therefore is the praise of Shakespeare, that his drama is the mirror of life.”)
  其实莎士比亚的剧本,有现实的,也有浪漫的。他的剧本中,有鬼魂(如《哈姆雷特》),有仙人,有妖精(如《仲夏夜之梦》),也有威力强大的巫师(如《暴风雨》),这些难道都是文学的镜子在生活中映照出来的么?
  尽管用“生活的镜子”来描述莎士比亚的剧本是不准确的,但镜子这一意象,从此就成了对文学与现实之间关系的一种基本看法的比喻。
  美国学者M·H·艾布伦斯(M. H. Abrams)写了一部著名的文论著作,题目就叫《镜与灯》(The Mirror and the Lamp),在这里,镜与灯,就分别象征了对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的两种基本看法:文学,如从灯光中射出来的光一般,来自于作家的内心世界[如华滋华斯所说,是 “自发地漫溢出来的强烈感情”(“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那是浪漫主义的看法;文学如同一面镜子,它本身里面没有任何东西,反映的是一个外部的现实世界,这是现实主义的看法。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