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9年第2期
莫斯科祝寿风波
作者:青 石
这些俄国专家都认为,与中共重订条约,美、英不是没有可能要求苏联放弃它从《雅尔塔协定》中所获得的其他利益,比如千岛群岛乃至南库页岛等。有了这样的理由,再加上对毛泽东的不了解与不放心,斯大林不急于重订中苏条约是可以想象的。
在12月16日当天的谈话当中,斯大林对毛泽东解释说:1945年的那个条约,是根据苏、美、英三国缔结的《雅尔塔协定》签订的,而苏联正是:通过《雅尔塔协定》才在远东得到了千岛群岛、南库页岛和旅顺口等。如果改动经过美、英两国同意的中苏条约,“哪怕改动一款,都可能给美国和英国提出修改条约中涉及千岛群岛、南库页岛等等条款的问题提供法律上的借口”。因此,我们经过考虑后,“决定暂时不改动这项条约的任何条款”。至于涉及到影响中国权利的问题,如旅顺港驻军及中长铁路问题,可以“寻求一种变通的办法,在形式上保留,而在实际上修改现行条约”。比如,“形式上保留苏联在旅顺驻军的权利,但按照中国政府的建议,撤出那里的苏联军队”。
毛泽东看:来并没有想到斯大林的这些顾虑。他明显地感到进退两难。因为,他坚信他此行有必要带一个前所未有的、足以振奋人心的平等条约回去,但他并不认为有必要立即改变旅顺港和中长铁路的现状。因为无论是接管旅顺口的防务,还是管理中长铁路,新政府暂时都还有很大困难。所以,他当即表示中长路和旅顺港的现状目前其实都不必改变,说“中长铁路和旅顺的现有状况符合中国的利益,因为仅靠中国的力量还不足以有效地打击帝国主义的侵略”。
而斯大林却相信,最能反映旧条约不平等的实质性内容,就是驻军问题。毛泽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就足以为共产党获得声望,并且撤军也并不意味着苏联拒绝援助中国。斯大林解释说:“问题在于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在别国的领土、尤其是友好国家的领土上驻军,是完全不合适的。这样一来,任何人都可以说,如果苏军可以驻扎在中国领土上,那为什么英国人不能在香港驻军,美国人不能在东京驻军呢?”因此,撤军不仅符合两国关系的平等原则,“苏军的撤出也给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相互关系方面以重大的帮助。所有的人都将看到,蒋介石做不到的事,共产党人做到了。”
斯大林的解释,使毛泽东一时语塞。他承认:“在中国讨论条约时,我们没有考虑到美国和英国在雅尔塔协议中的立场。我们应该按如何对共同的事业有利来行事。这个问题必须考虑周到。但是,现在已经清楚的是,目前不必修改条约,正如不必匆忙从旅顺撤军一样。”
既然毛泽东行前已明确表示,签订新条约是他此行主要目的,可知第一次见斯大林就被迫同意“目前不必修改条约”,毛泽东会多么扫兴。但他心有不甘地还是提了一句:“是否需要周恩来前来莫斯科解决条约问题?”很明显,他嘴上承认“目前不必修改条约”,心里却仍在想,对旧条约是否还有可能做些必要的处理呢?
对此,占尽上风的斯大林当即把毛泽东的话堵了回去。他在强调“这个问题您必须自己决定”的同时,特别订正毛说:“可能周需要来解决其他一些问题。”这意思很清楚,既然你已经同意不必修改条约了,那么周恩来即便来,也不能说是来解决条约问题的。
毛泽东真的曾大发脾气,宣布要“在别墅里睡大觉”吗?
不少文章和书籍都曾对这第一次会谈的结果大为渲染,给人一种“毛泽东很不满意”的印象。但从接连应酬之后,毛泽东18日给刘少奇去的电报中看,情况似乎并不尽然。他这时语气平和,心情愉快,感觉不错。
电报称:(一)16日到莫斯科,下午10时(北京时间)与斯大林谈两小时,情意恳切。谈了和平的可能性、条约、借款、台湾及毛选出版等问题。(二)斯大林说,美国人很怕打仗。美国人叫别人打,而别人也怕打。看他这种说法,仗是很难打起来的,和我们的估计一样。(三)关于条约问题,斯大林说,因《雅尔塔协定》的缘故,目前不宜改变原有中苏条约的合法性;如果改变原有的,重订新约,会牵连到千岛群岛的问题,美国就有理由要拿千岛群岛。因此,旅顺口为苏联租借30年这一点,目前在形式上不能改变,但在实质上苏联实行撤兵,由中国军队进驻。我说,撤得太早也不利。他说,可想办法使苏联撤兵不成为袖手不管,让中国同志独当其冲。他的意见是签一个声明,照上述内容解决旅大问题,如此即可使中共取得政治资本。我说,照顾《雅尔塔协定》合法性是必要的,惟中国社会舆论有一种想法,认为原条约是和国民党订的,国民党既然倒了,原条约就失去了意义。他说,原条约是要修改的,大约两年以后,并且须作相当大的修改。(四)斯大林说,签个声明,外长不必飞来。我说,我考虑一下,想将商务、借款、航空等协定一起签,总理还是去。条约问题如何解决,请政治局讨论并提意见。
从电报中,我们看不出毛泽东有任何明显的不满。相反,他认为与斯大林谈得很好,“情意恳切”。斯大林所谈各项问题,包括对是否签订新条约的解释,毛泽东也很能理解,特别强调斯大林说两年以后即可作相当大的修改。惟独对周恩来赴莫事,毛还有些不同意见。
与毛泽东相比,在国内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人反而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不理解。尽管没有会议记录公布出来,但从中共中央给毛泽东的复电可以看出,他们对出现这种局面颇感意外,并对进一步商谈颇多悲观。
21日,刘少奇等联名致电毛泽东称:今日政治局会议,大家赞成,如果苏联方面并不准备现在签订关于借款、航空、通商诸协定,只准备就旅顺驻兵问题及一般政治问题发表一个声明,则恩来同志去莫似无必要。政治局请你就此问题加以考虑,并给予指示。毛泽东的电报明明讲,他还是想让周恩来去,“将商务、借款、航空等协定一起签”;政治局却认定斯大林就是想签个旅顺驻兵问题的声明,而并不准备现在签订其他协定,因此认为周去无益。由此可以看出,政治局得到毛泽东电报后的观感,比毛的信心要差得多。
12月21日,毛泽东出席了斯大林七十寿辰的庆祝活动。在苏联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祝寿大会上,斯大林特地陪同毛泽东一道步入会场,受到全场群众的热烈欢呼。毛泽东并且被特意安排与斯大林并排就坐在主席台中央,并被安排为第一个致祝词的国家元首。其规格之高,引人注目。我们看不出当时斯大林有刻意贬低毛泽东,让毛泽东坐冷板凳的架式。
22日,在苏联政府举行的贺寿宴会上,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又一次给予毛泽东以特别的礼遇。不仅让他就坐在斯大林身边,而且当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什维尔尼克提议为社会主;之国家人民和领导人干杯时,首先就建议“为中国人民,为出现在大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们,为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干杯”。毛泽东在莫斯科的活动这时可谓达到了高潮。因此,毛这时的心情自然也不会差。他在22日的电报中还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