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英国中学生涯教育及其启示 等
作者:陈 娜等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蔡万琴
(江苏省射阳实验小学,江苏射阳224300)
阅读,是伴随人一生最主要的获取知识的重要认识活动。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应引导学生立足于课内,放眼于课外,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丰富、拓宽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
要引导学生爱上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从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素质,就必须先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很投入地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但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培养,教师必须利用多种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冲动,让阅读自然地走进学生。在忠于文本,但又不拘泥于文本的前提下,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欣赏水平。
1在享受美的情趣中,欣赏、品味、体会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读着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教师要有意将字里行间以及内蕴和影射的一切美好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显现于学生的视野,撒入于学生心田,让学生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对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产生深深的眷恋,对汉民族的灿烂文化滋长无限的兴趣,体会文本内蕴的情感,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提高自身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游园不值》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品读着这首诗,深知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境之美。透过一枝红杏知春色满园。这两句诗被历代传诵,写出杏花的神韵和精神。大家知道这两句诗出自何处?
生:(等待着)。
师:是从陆游的“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来”变化而来。(投影出示杏花)
生:其实陆游还有两句有关杏花的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写出了江南春天独有的风情。
师:欧阳修对杏花情有独钟,他为杏花鸣不平,认为杏花才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朵,而不是人们常说的梅花。
(投影)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何如艳风日,独自占芳辰。
欧阳修还有一首《田家》,“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把春雨初歇杏花盛开的农家景色,生动鲜明地写了出来。那么还有哪些诗人描写关于杏花的诗吗?
生:练习册上,唐代诗人王涯写了一首《春游曲》: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师:谁能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生:一夜春风把千树万树的杏花都吹开了,千万朵深浅不同的杏花,映照在一江碧澄的春水之中。杏花染着春水,春水润着杏花,红绿相映,美不胜收。
师:就这样,浓浓的春意就从万树杏花中喷发了出来。
生:老师,我这儿还有一首。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杏花烂漫,春雨绵绵,这正是一幅唯美绝佳的江南春景图啊!
通过以上案例,不难体会到凭借文本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其一,依托文本而不拘泥于文本。《游园不值》中的“杏花”就是一种“文本依托”,教者能够巧妙地由此引出有关“杏花”的一系列意象,使美的形象、美的思想通过师生的对话、联想、经验和资源的共享呈现于课堂,敞亮着学生的心智,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其二,坚持审美情境的相对稳定性。美的形象犹如清新的空气一般弥漫于我们的周围,尤其面对意象万千的汉语言,稍不留神我们就会被“美神”的巨手牵着乱走,迷失教学的目标、审美的指向,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也易于陷入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尴尬境地。以上案例就注意了这一点,紧扣“杏花”展开学习,虽然不断地在变换着诗句、变换着作者,其教学之“神”却始终凝聚于审美主旨——杏花,使教学能有的放矢,学生学得充实且厚实;其三,在审美中学会审美。“美”本身的丰富性决定了审美过程的连续性和持续性,这就要求翻开书本,像旅行家一样,走进一篇篇鲜活的文章,去探幽揽胜,去用心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审美的旅程。
2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吸纳思辨,探究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反思,就是对文本思辨,是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的经验的一种个性化阅读,它有利于学生深入走进文本,主动消化文本的语言,发展自我的语言,为我所用,在不断地比较中探究更加切实的价值取向。
《抉择》教学片断:
故事讲了一位旅行者,在荒漠中见到一座房子,里面放着一壶水,下压一张纸条:如果把这壶水倒入吸水器中,会流出清泉来。
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一场辩论,一组为正方,主张把水注入吸水器,换成清泉;另一组为反方,主张喝下水,先解燃眉之急。
正方:看图上,应该注入吸水器,如果自己喝了,一点不剩,后来人怎么办?
反方:应当喝水,如果有人捉弄人,现在假的东西很多,如果吸水器是假的,那可怎么办?
正方:假如是骗人的,这是性命攸关的事,前人何必在这荒漠之中盛满一壶水来骗后来人呢?毕竟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反方:哼,如果全部倒入吸水器中,又吸不上水,那真叫白白儿浪费了。
正方: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是好的,不会捉弄人,学好不容易,学坏容易。
这时有学生站在中立的立场,说:这样吧,先试一试,再行决定。倒一半,喝一半。
反方:如果倒一半,吸不上呢?自己反而解不了渴,因此,还不如全喝下去。
正方:担忧是有道理的,但是悲观的态度是救不了自己的,解一时之渴,最终还会碰上死神的。
师:倒的有道理,喝的也有道理。因此这位旅行者在左思右想。最后,他正是相信了别人,作出了生死抉择,把满满的一壶水注入吸水器。谁想向这位旅行者说点什么吗?
生:早作决定,不要犹豫,早喝到甘泉。
生:世界并不是想像得那么黑暗,有许多人会为你带来光明。
生:不要太相信别人,有的人会捉弄人。
生:想想生与死的考验再作抉择。
生:保重自己的生命,走出沙漠。
师:相信别人,真诚待人,充满信心。
这堂课是讨论生与死的抉择,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学的“抉择”,更是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正确抉择。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于文本。学生深入文本,变旅行者的“抉择”为“我”的“抉择”,才能真正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对世界观、价值观作触及灵魂的思考。
教师在教学中对文本思辨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找准思辨的触发点。即学生要有话要说,有思要辨,确确实实碰到了冲突,遇到了矛盾。如以上案例中旅行者的自我求生和对他人的信任之间就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教者找准了这个思辨触发点,学生就能思维活跃、滔滔不绝,一吐为快;其二,发扬教学民主。这儿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见解,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学生的见解,充分肯定其合理合情的一面;二是学生能够理解老师,能够允许教师发表见解,并理性地接纳教师的观点。在新课程的指引下,很多教师注重了第一点,却往往忽略了第二点,使得教学民主泛化为教学“绝对自由”,甚至有的课堂变成了学生的“我行我素”,教师完全丧失在课堂中的应有的主导地位;其三,给学生以积极的价值取向引导。《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在阅读中真正感受到思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