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期

走进敦煌的魔鬼

作者:何 奇 陈 钰




  第五章披着汉学家外衣的大盗
  
  喀什出现三个外国人
  
  1906年8月底,中国西部的喀什突然出现三个神秘的外国人。他们到了喀什城,跳下那辆破旧的大卡车,乘坐着马车幽灵般去了俄罗斯总领使馆。领头的是个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用流利的俄语给领使报上姓名、身份,便受到领使的热情接待。他还不知道,遥远的东方沉睡千年的珍宝库——莫高窟藏经洞,等着他去掠夺,他不知道自己正一步步走向辉煌。
  这个法国人1878年出生于巴黎,父亲是商人,弟兄七个,他排行第三。中学毕业以后,进入法国汉学中心的现代东方语言学院学习汉语,并追随当时世界知名的东方学大师沙畹、列维等,学习中国学与东方国家历史文化。他不仅具有惊人的记忆力,而且很有语言天才,大约熟悉十三种语言,尤其精通汉语,到了可以引经据典的程度。
  因此,1900年2月15日,他作为法兰西远东学院的研究人员去了北京,为该学院图书馆和博物馆收集藏书。当时正值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北京的混乱时期,他利用北京的混乱而浑水摸鱼,骗取了大批中国古籍和文物,其中有原版的《图书集成》、民版的《道藏》及蒙文和藏文的《甘珠尔》等。
  据说,这个年轻气盛的学者, 1900年夏天在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帜,愤怒包围了外国公使馆,在那些公使们吓得瑟缩成一团、不敢抛头露面的情况下,他对公使们说:“这有什么,我去给你们解围,还要搞一面义和团的旗帜回来让你们瞧瞧。”说着,打开窗户,跳出沙袋筑起的“堡垒”,一面用流利的汉语向起义军喊话,一面大摇大摆地向起义军的阵地走去。到了起义军的阵地,他好像老朋友一样跟起义军将士喝茶谈笑,握手拥抱,还真弄来了一面义和团的旗帜。
  尽管他的举动受到了联军指挥官的严厉指责,但之后还是得到了联军最高指挥部的赞扬。为此,获得拿破仑荣誉勋章。后来,因他的好评和影响,回到河内后受到奖励,当上了远东学校的汉文教授。
  这一时期,欧洲及俄国的一些“考察家”、“探险家”纷纷涌入中国西部地区,连续发现了许多古代遗址,盗走了大量的稀世珍宝。法国的中国学研究家们眼红了,坐不住了,到处呼吁:“法国人睡着了吗?赶快派远征队去中国西域 ,不能坐失良机!”
  1906年,伯希和荣任了“考察”中国西北地区的这支远征队的队长。6月17日,这支远征队乘火车途经莫斯科,前往中国西域的喀什……
  
  风雪天街头遇“故人”
  
  伯希和的挖掘队挖掘了库车地区后,满载着几十柳条箱文物来到了乌鲁木齐。他们打算在乌鲁木齐进行短时间的休整,补充生活用品,继续东行。
  此时,天气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的寒流不时袭扰着这座边疆小城。真所谓“塞外寒天冻破石”。这天,乌鲁木齐上空飘起了雪花,一片片低矮破旧的房屋,网在纷纷扬扬的雪花里。忙碌了几个月的伯希和走出使馆大门,来到乌鲁木齐最繁华的地方。他不是出来办什么事,而是想利用下雪天转悠转悠,吸吸新鲜空气,轻松轻松。大街上的游人不多,有些店铺已关闭了门户,显得冷冷清清。伯希和冒着大雪,踩着泥泞的街道漫无目标地行走着,两眼没精打采地东瞅瞅西望望。就在这时,迎面走来一个人,他缩着脖子,步履蹒跚,竖起的衣领遮着大半个脸,一副失意、落魄的样子。伯希和发现这个人有点面熟,于是,停住脚端详着他,那个人也似乎觉得对方有点面熟,也站住了,端详着。几秒钟过后,他们都认出了对方,都惊愕地叫起来:
  “啊呀!是你!”
  “原来是你……”
  伯希和认出眼前的人是曾任北京警察督府的蓝总监,与义和团义军的几位首领是结拜兄弟。蓝总监也认出了眼前这个外国人,是1900年夏天只身闯进义和团阵地的大名鼎鼎的伯希和。
  当年伯希和在北京为远东学校搜集图书时,为大量中国藏书出境的事情与蓝总监打过交道。蓝总监很佩服这个精通汉语、年轻有为的法国学者。后来,听说这个年轻人独闯义和团阵地,与起义军们互相对话,谈笑风生,对他更加佩服。但佩服归佩服,当时正是义和团与八国联军交战之际,他又不得不对伯希和的行动加以限制,由此,双方曾产生磨擦,以至发展到敌对……
  时光荏苒,转眼七年。没想到七年之后,两个冤家又在遥远的乌鲁木齐大街上邂逅,两人都惊愕得说不出话来。还是伯希和脑子转得快,上前握住了蓝总监的手,热情地问候:“七年不见了,没想到在这遥远的西域见到了您老人家!缘分缘分!是上帝恩赐的缘分啊!有缘千里来相会,您老身体可康健?家室可平安?……”
  蓝总监一见这个昔日的冤家先是惊奇,后为能否与他接近而犹豫不绝。毕竟,他们过去有过“敌对”。但看到伯希和不计前嫌,一见如故,并且嘘寒问暖,热情有加,心里蓦然涌出一股暖意。
  他已经不是以前的蓝总监了,因为他与义和团的首领们是结拜兄弟,所以义和团失败以后,他也受到牵连,罢官免职,被流放到乌鲁木齐。这几年里他倒霉失意,门庭冷落,哪有人来问过他一声好?世态炎凉哪!可这个外国人……蓝总监老眼里旋出了泪花,嘴里喃喃地:
  “好,好好……”
  伯希和见他两眼含泪,又一副落魄潦倒的样子,便猜到他可能官场失意,遭遇贬谪。否则,这个当年在北京城显赫一时的大人物,怎么会出现在关外的穷乡僻壤?中国的官场他是太了解了!望着他那副潦倒相,伯希和不由涌出一股恻隐之情。
  蓝总监牢牢地抓着伯希和的手寒暄着,好像一个冤魂抓到可以倾诉衷肠的判官。罢了,还邀请伯希和到他的寒舍小坐,伯希和忙点头应诺。
  伯希和到了蓝总监的居室。蓝总监使人弄来几碟小菜,拿出一瓶烧酒,坐在小炕桌前和他对酌起来。蓝总监屡屡提起当年在北京的日子,又诉说着后来的遭遇,说到伤感处,发出声声哀叹;伯希和理解此时蓝总监的心情,耐心开导好言劝说……
  他俩海阔天空,边饮边谈,宿怨全解,如同故友。蓝总监知道伯希和喜欢中国的古书,酒喝到尾声,他摇摇晃晃离开酒桌,从书架里面取出一卷书稿,送到伯希和的面前,说:“本人知道你到处收集中国的古书,你看看这部古经卷,一定会喜欢!”
  伯希和接过经卷,轻轻打开,只看了一眼便惊讶得在心里大叫起来:上帝啊!这可是珍宝啊!因为他一眼就认出这是公元八世纪时的手写佛教经典,而且保存得非常完好,其价值相比他在土木休克和库车挖掘出的文物价值高百倍。他急切地问蓝总监:
  “这是,这是从哪里来的?”
  蓝总监看到伯希和对这部古经卷很感兴趣,就把来历告诉他:“……这部古经卷是一个朋友从敦煌带来的。敦煌莫高窟的王道士在一座石窟里发现了藏经洞,里面封藏着数以万计的古经卷和佛画……”
  伯希和听到此消息,惊得从地上跳起来:“真的吗?真的吗?”
  蓝总监道:“千真万确。这部经卷就是从莫高窟搞来的。兄弟,不瞒你说,朋友搞来这部古经卷,是让鄙人前去京城送礼疏通关系,以求官复原职,可老朽对官场已心灰意冷了,这卷古经就送给你吧,也算是老朽当年难为了你,现在给你的一点补偿。你们快去敦煌吧,到那里会有很大收获的!”
  伯希和听了蓝总监的话,心急如焚,一刻也坐不住了,把那部古经卷揣在怀里,向蓝总监道声谢,转身跑回驻地。一回到驻地,他就吩咐两个助手:
  “快准备一下,马上离开这里。”
  助手不解地问道:“不是要在这里休整一段时间吗?怎么说走就走?要到哪里去?”
  伯希和挥舞着两只拳头叫喊着:“向东向东!去敦煌!敦煌!那里有莫高窟,那里集中了古代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精华!”
  他激动得全身血液沸腾。
  测绘师瓦蓝开着玩笑说:“不想跟维吾尔姑娘跳舞了?不想……”
  “别再开玩笑了!马上收拾东西出发!说不定敦煌有更漂亮的姑娘等着你,等我们获得了瑰宝,让你尽情享受!”
  第二天,伯希和带着他的远征队,沿着古丝绸之路向东进发了。
  
  伯希和最难过的夜晚
  
  1908年2月下旬,伯希和率领他的探险队,穿过罗布淖儿大沙漠来到敦煌。一种来自宗教、历史和文化艺术的强大震撼力,强烈地震荡着他的心弦。他惊呆了,两眼呆呆地望着眼前的石窟:
  “上帝啊!这是到了哪里?”
  他的两个助手也发出同样的惊叹:“难道是天外世界?”
  这天晚上,是伯希和有生以来最为激动而又最为难过的夜晚。那一幅幅古老的壁画,栩栩如生的彩塑,婀娜多姿的飞天折磨着他,弄得他整夜坐卧不宁,难以入睡。
  第二天,他天麻麻亮就起来,带着测绘师瓦蓝、摄影师爱努特去敦煌城寻找王道士。
  
  好一个狡猾的老道
  
  敦煌城座落在鸣沙山下,距离莫高窟四十余里路。这座小城镇因年久失修,风雨侵蚀,已城墙颓败,门楼倾危。
  大街上行人很少,伯希和与同伴们进城后,到几个地方也没有打听到王道士的去向。爱努特分析道:“他可能不在城里,是不是去了乡村?”
  瓦蓝有点着急了:“我们都没有见过他是什么模样,怎么寻找?就是碰到鼻子底下也不认识。”
  伯希和想想,道:“他的弟子说他进城了,肯定不会错。你们不要着急,我有办法找到他,跟我来。”
  他说着就朝前走去,两个同伴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糊里糊涂地跟着他。他们先去了大佛寺,又去了北关庙,但都没有见到王道士。瓦蓝又着急了,停下问:“尊敬的伯希和队长,你说你有办法找到,可怎么找了几个地方都没有……”
  伯希和道:“你们尽管跟我走就是了,到前面的道观一定会找到。”他继续往前走,可瓦蓝立着不动,伯希和见他站着不动,就催促道,“走啊,站着干什么?”
  瓦蓝道:“先打听打听再去找吧,免得大家瞎撞白跑路。”
  伯希和笑着说道:“你这家伙今天怎么不动脑子了?王道士是道士,道士不到道观寺庙,还到哪里去?你没有看见咱们去的都是道观寺庙吗?刚才有人说他可能在城西的西云观,赶快走吧。”
  瓦蓝听了这话,便跟着伯希和向城西走去。
  还没有到西云观,他们就看到前面的小巷里走来一个穿道袍的人。伯希和正要前去问话,那道人慌忙拐向旁边的小巷子。瓦蓝摇摇头,笑了笑,道:“看来,这个道人害怕我们外国人。”
  爱努特笑着说:“他们害怕外国人是有理由的,因为八国联军给他们留下了不怎么光彩的形象……”
  “别说了,快跟上去。”伯希和打断爱努特的玩笑说。
  瓦蓝和爱努特说:“他已经走了,跟着他有什么用?”
  伯希和高声道:“他就是王道士!”说着,就追了上去。
  那王道士见瓦蓝和爱努特来了,不知又犯什么毛病,扭头就走。伯希和边追边说道:“王道长,您老等等,我有事求您!我有事……”
  王道士好像根本没有听到,不停地往前走,走出好远,见瓦蓝和爱努特没有跟上来,便停下来,低声对伯希和说道:“本道知道你有什么事,回去再说,回去再说……”
  伯希和赶紧解释:“您老别怕,那两个是我的助手,放心!”
  王道士如释重负,“噢”一声,说:“原来是这样。”又向左右看看,神秘兮兮地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等我回到千佛洞,你再来吧。”说罢,扭头匆匆离去了。
  伯希和站在那里望着远去的王道士,摇摇头自叹一声:
  “好一个狡猾的老道!”
  
  第一个试探性的气球
  
  伯希和心里想着藏经洞的事,所以,第二天早早就赶回了莫高窟。他没想到王道士一连几天都没回来。他不明白王道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急如焚。恰巧这天下午,王道士骑着毛驴回来了。
  伯希和知道中国人有句古话:不打无准备之仗!第一次会面非常关键,他要做好充分准备,打个有备无患的漂亮仗!于是,他跟两个助手商议一番后,带着厚礼去了王道士的居室。
  此时,王道士正收拾他的居室,同时,脑子里盘算着怎样对付这个外国人。
  伯希和进门之后,王道士招招手让他坐下。伯希和把那份厚礼放在了王道士的面前:“道长,这是一点小意思,请笑纳!”
  王道士只是点了点头。眼前又成僵局。
  但伯希和不愧是“中国通”。他马上就琢磨出王道士的“意思”了!他从身旁的皮包里掏出几锭马蹄银放在桌子上:“这是五十两银子,请道长先收纳。” 接着,向他跟前凑了凑,悄声说,“请道长允许我进藏经洞看看那些古经卷。”
  这时,王道士半睁半闭的眼睛亮了一下。伯希和心里笑着:看来,这个门户只有用金钱才能砸开。
  王道士收下马蹄银,沉思良久抬起眼皮,道:“本道只能先借给你几本看看……”他站起来向书架走去。
  伯希和心里突然激动起来。
  王道士取来后,伯希和如获至宝地打开翻阅,却发现这两部经卷并非远古的东西。心里涌出一股愤恨:这个老奸巨滑的东西!
  王道士已从伯希和的脸上看出不满,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轻蔑地看着五十两银子,仍然没有说话。
  伯希和清楚,现在没有大笔银子,是玩不转这个老家伙的。就直接将话挑明:“王道长,这两卷经卷虽然也很有价值,但它不是藏经洞出土的东西,鄙人还是想进洞看看。至于银钱,我们会满足你的。咱们可以钱物同时交易,公平合理,否则……”他狠狠摇了摇头。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