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1期

铁血忠魂

作者:许葆云




  和集团军司令部却始终联系不上,那参谋又给第五战区司令部挂了电话,走到汤恩伯身边低声道:“这次怕不是谣言,委员长侍从室已向第五战区发来命令,务必寻回张将军的遗体。”
  “荩忱?不可能,这怎么会?”
  作战室里静了下来,中央军的军长、师长们面面相觑,铅一般的沉寂中,五十二军军长关麟征拍着桌子叫了起来:“别再拖着了!司令官,下令出击吧!仗打到这个份上,中央军还缩在这装孬种,不怕人家戳咱的脊梁骨,挖咱的祖坟吗!”
  五月十六日午夜,汤恩伯第三十一集团军和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同时对日军发起强攻,山胁正隆第三师团仓惶溃退,逃向枣阳。
  张自忠的死讯震惊了国民政府,蒋介石侍从室一处主任张治中亲自来电,严令前线各部队务必夺回张自忠遗体。与此同时五十九军各师都集中全力向日军第十三和三十九师团发起攻击,骑九师更是死死咬住第三十九师团不放,而这时三十一集团军已收复枣阳,重创日军第三师团,园部和一郎急调各部队北上增援,第三十九师团向北狂撤不止,在他们背后,杀红了眼的骑九师不顾性命地追赶上来。
  当夜,骑九师开进了一座名叫陈家集的小村,日本人刚刚撤离,村中几乎空无一人,骑兵们穿村而过,只见小路边坐着一位穿黑衣的老者。
  “你们是西北军的?”
  “是。”
  “鬼子刚走,他们让我传个话:请你们不要再追了,他们把你们的总司令留下了。”
  山岗上一片松林中,静静地立着一座新坟,坟前一块木牌上恭楷写着:
  张上将自忠之墓
   玉碎五百余员共祭
  
  十二、后记
  
  一九四零年五月二十一日,张自忠将军遗本从前线运往宜昌,沿途所经之地,无数百姓自发摆设香案,沿路哭祭。湖北省主席严重、江防军司令官郭忏等四十余名高级官员在宜昌迎灵,二十三日灵柩登上“民生”轮,经长江送往重庆,宜昌十余万百姓沿途护灵,蒋介石亲自题写挽联,手书“浩气长存”,以国民党党旗覆棺,灵柩一路沿江行来,所经各县都有大批民众沿江拜祭,二十八日到达重庆,举行隆重公祭仪式,蒋介石亲自主祭,冯玉祥、何应钦、孙科、孔祥熙、宋子文、张群、于右任等人绕棺志哀,新华日报也发表评论,深表哀痛,对张自忠的英烈忠勇给予崇高评价。
  消息传到陕北,各界代表千余人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分别题写了“精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的挽词。朱德、王稼祥、肖劲光、谭政、王若飞、王明、高岗等到会祭奠,朱德总司令宣读悼张自忠将军祭文。
  抗战胜利后,平、津、汉、沪等城市都设立了“张自忠路”,以纪念这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军阶最高的民族英雄。
  从这一刻起,在“国统区”抗日军民心中树起了一座巍巍赫赫的丰碑,一个刚勇雄强的榜样。艰苦卓绝的抗战,也从战略防御转入了漫长的战略相持阶段。
  一九八二年四月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张自忠为革命烈士。随后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均恢复设立张自忠路。
  张自忠将军得到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崇高荣誉,浩气英名长留人间。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