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佚名
2.2通过引入典型实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的理论性强、解题灵活,是一门较抽象的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又与日常生活和实际工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讲授新内容时,可以先通过日常生活或工程实际中的典型实例引出,学生会觉得这些实例就在身边或非常实用,这样就能一下子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大大增加学习的兴趣。
2.3基于已学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每门课程的内容都是前后关联、承上启下的,已学内容是后学内容的铺垫和基础。因此,教师授课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引出新内容,而且要相信学生凭借已学知识有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而作为教师仅仅起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这样,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索和勇敢创新的精神。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模式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有的放矢、灵活应用,切忌固守一道、生搬硬套,无论如何,通过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做到于无疑处觅有疑,于有疑处求新知,是达到启迪心智、激活思维,化未知为已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朱成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导轮[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1.
2 束炳如, 倪汉彬.启发式综合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以生为本因生选材
——浅谈农村职业学校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李 辉
“因材施教”古已有之,即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方法不同,教学内容自然应该有所不同。目前,在如何让农村不断增长的新生劳动力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大趋势下,依学生具体情况选用什么样的教材,对他们施行什么样的教育,而又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就显得尤为必要,即以生为本,因生选材,这正是当前农村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课题。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张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决策,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实现课程决定的民主化,它对于学校办出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的教育有着重要价值。
首先,“以生为本、因生选材”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是农村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特色形成的需要。县级职教中心无不逐渐形成了长班与短训相结合、升学与就业并行的教学模式。就拿抚宁县职教中心来说,从1993年建校以来,开设专业已经由过去的几个发展到现在的数控车床技术与应用、机电一体化、计算机与应用、服装制作与营销、旅游服务与管理等特色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是省级示范专业,但这种优势能否长久的保持下去,还要看学生的素质,除了专业素质更主要的是文化素质能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能不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提高。这就使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必要;
其次,“以生为本、因生选材”的理念就是要使校本课程开发正真正立足于农村职业学校现状,以就业为导向,这也是农村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乃大势所趋。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必须在适应教育形式的今天首先进行新课程开发。
毋庸讳言,职业学校的生员均为在初中成绩中等偏下、普通高中未录取的学生。受九年义务教育、中考成绩定优劣等因素的制约,许多初级中学尤其是农村初级中学中这类学生受教育的质量根本得不到保障,因而,他们在知识基础、问题认知、实际应用等不少方面存在很大程度的欠缺。目前的农村职业学校基本以就业为主流,那么如何让学生在1~2年的在校学习中迅速的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语文作为基础学科,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首当其冲。这就需要学校在进行校本开发的过程中真正的立足于学生现状,以学生为本来选择安排教材内容。这样,既能使学生获得必要的语文基本素养,又能夯实学生专业课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专业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形成一个适应学生就业需要和终生发展需要的职业中学语文新课程体系。
一直以来抚宁县职教中心以省高教出版社出版的职高语文基础教材为统一教材。但实际教学应用中效果并不好,尤其是对于就业班的学生。在这次校本课程开发中,以省统一教材为母本全力整合有关版本的教学篇目,包括人教版职高教材,《青年文摘》、《读者》、《美文》等相关文章,将应用文作为必修篇目。根据学生就业后要面对的实际问题讲授便条(包括请假条、借条、收条、留言条等)、请示、批复、调查报告,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后可能要面对的维权方面问题的法律公文(如起诉书、答辩书、上诉书等)等等,同时,把散文、戏剧、小说乃至浅显文言文作为提高学生修养增加学生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的必要手段。还根据不同的专业引导教师有所侧重的自行安排学习内容。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钳工法、焊工、电工和数控车床与应用技术专业,理科性质较强,可以多讲授一些科技类文章,一是帮助学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二是增强他们创新意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科研打基础。而像旅游、服装制作与营销、文秘等文科性质较强专业,则把文学作品的鉴赏、品评作为教学重点,提高气质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再次,“以生为本、因生选材”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得以实现还要依靠教师专业发展。强化学校和教师的服务职能,极大的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长期以来,一直提倡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可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从来就没有真正的为学生的未来设想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体作用没有充分的体现出来,而新课程的开发正是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保障。只有将学校和教师的职能转化为服务职能,才能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彼此合作的过程中,发展其创新精神和多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品尝成功,让每一个学生茁壮成长,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材,从而培养出各种层次的聪明人。
总之,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因生选材,立足就业与发展,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大胆创新,做出成绩。只有强化学校和教师的服务职能,才能把学校变成生活的家园,学习的乐土,精神的圣殿,成材的摇篮;才能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服务理念,把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做大,做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