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车祸猛于虎

作者:谐 敬

字体: 【




  如果说货车超载让司机付出了血的代价,那么客车超载则无异是拿乘客的生命当儿戏。在珠海等地。交警发现一所民办学校校巴严重超载,该校200多名学生靠8辆中巴校车接送。每到放学时,就可以看到一辆辆超载的校车驶出校园,到现场接孩子的家长们都感到心惊胆战。海珠区石榴岗的居民说,附近学校的校巴几乎没有一辆是不超载的,一辆19座的中巴车,通常最少的要塞上30人,最多的可塞到50人。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都可以见到。
  
  梦中杀人
  2005年发生的沁源“11·14”特大交通事故震惊全国,由于大货司机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打瞌睡,货车撞上正在公路上跑操的沁源县第二中学学生队伍,造成21人死亡、17人受伤。汾屯公路是一条从汾阳市通往屯留县和沁源县的省级公路。在当地人看来,这段公路是事故频发的杀人路段。事发地段附近的郭道村一些村民告诉记者,每年在此丧命的不少于100人。由于近年来煤价攀升,运煤车明显增多,其中很多是连夜赶路的长途夜行车,疲劳驾驶者不在少数。事后据“11·14”肇事司机称,他所属运输公司乃至当地所有的运煤司机,平时都是超疲劳驾驶的。也就是说,仅山西的一个县,每天就有数百上千辆“打瞌睡”的汽车行驶在路上!
  
  大逆不道
  2005年8月30日1时20分许,一辆由深圳开往重庆的长途大客车在长沙境内发生特大交通事故,造成17人死亡,30多人受伤。事发原因初步认定:该大客车为避让一辆逆行的载人摩托车,冲开路边的护栏。事隔三个多月,也就是当年的12月6日早7时30分左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境内的304国道,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车牌号为蒙G16428大客车,由扎鲁特旗联合屯镇向通辽市行驶,与一辆车牌号为蒙G21450重型厢式大型货车发生正面相撞。大货车驾驶人以及大客车司乘人员共14人死亡,24人受伤,两车严重损坏。据调查,这起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蒙G21450牌号重型厢式大型货车逆向行驶。
  
  交通弱者
  在城市里,交通违章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每天在每一个路口,都有不少违章的现象。据统计,去年我国有10.7万人死于交通事故,由于行人本身违规造成的占80%。在交通发达国家的交通死亡事故中,机动车驾驶员与交通弱者(行人、乘员、骑自行车人)的死亡之比是3:1,而我国则恰恰相反,这一比例为1:3,就是说有75%以上的死亡人数为交通弱者。
  我们常在街头看到这样不和谐的一幕:不管前方是否红灯高挂,不管左右是否车辆穿梭,不少人喜欢有空就钻,行人翻跨护栏、不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争先恐后与机动车抢道;还有不少人在机动车道内兜售物品、散发小广告、卖报、乞讨等种种行为已成为群体性、习惯性现象。有个媒体记者随机采访路人,一名抢道的行人理直气壮地说:“怕什么,现在车让人受法律保护!”两名外地妇女回答:“红绿灯不是只管汽车吗?”一个当地的商店女售货员坦然道:“我站马路中间儿等会儿,没事儿!”一名大学男生面对记者有点不好意思:“看别人都这样,我也就……”一个当地中年男人不耐烦地对着记者吼:“你管得着吗!”一名年轻时髦的女护士更是语出惊人:“谅他们(指汽车)也不敢撞我!”不知从何时起,自行车和行人在与汽车争取道路使用权时就有了这样类似流氓心态的心理优势。由于行人不守规矩,与机动车争道抢行,客观上影响了道路通行效率,导致塞车,也造成交通事故居高不下。
  “中国人真是不怕死啊!”这是一名老外目睹了中国的交通现状后发出的感慨。养成行人有法不遵有章不循的还有交警的“怂恿”。他们在执法过程中,对机动车违章处罚严厉而对自行车和行人违章基本放任不管。北京市交管局的一次整顿活动就曾向全局民警提出上路要管事。去年,北京市处罚各种机动车交通违章近1700万起,比3年前增加了一倍,平均到6000名交警头上,每人的执罚量就是近3000人次,不能说我们的交警不卖力气。公安部曾对北京的交通秩序进行了3天的暗访,机动车的遵章率达到了99%,而自行车和行人的遵章率不到50%,这就意味着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机动车违章和数百万的自行车和行人违章,而绝大部分违章并没有受到处罚。也不能全怪交警不管事,如此天文数字的违章就不仅仅是严格执法所能解决的了。近年来,以自行车和行人为重点的交通整顿工作就进行了好几次,只是收效了了。究其原因,一是交警设置不合理,岗点大都集中在路口,没有流动起来,路口与路口之间的行人违章很少顾及;二是执法力度实在是太有限了,行人和自行车违章一次,罚款5元,以前一些被罚者还会为5元钱和警察磨半天,现在人们已经不太在乎了,就当上街吃了个冰淇淋。
  
  十大陋习
  据相关统计,六成事故与陋习有关,道路交通事故多是由不安全的驾驶习惯造成的。强行插队、夜晚行车长开远光灯、随意变更车道、开霸道车、快车道慢行、压黄线超车掉头、闯红灯等,均属于公认的驾驶陋习。
  一家网站不久前评出开车十大不文明行为:拐弯不打转向灯、随手往车外扔东西或往外吐痰、抢行、动辄乱鸣笛、酒后开车、强行并线、开车打手机、病车上路、开斗气车、雨天开快车溅行人、骑车人一身泥水等。
  司机驾驶过程中不系安全带也使交通事故死亡率不断上升。在正常汽车使用中,不系安全带的行为成为新近递增的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的汽车交通意外事故中不少是驾驶人员以及乘车人员因没系安全带被抛出车外的。汽车事故调查资料显示。在发生正面撞车时,如果系了安全带,死亡率可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44%,翻车时可减少80%。
  穿拖鞋、听MP3、吃东西、闲聊,是第三大类不安全因素。穿拖鞋驾驶机动车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时,驾驶员极易操作失误,从而造成交通事故。如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司机紧急停车时,穿拖鞋踩刹车极易出现脚底打滑、踩不实,甚至踩不到刹车踏板的情况,极易发生追尾、撞人等交通事故。交管部门曾经作过统计,在夏天发生的追尾、撞人等交通事故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司机穿拖鞋开车造成的。
  现在不少人在装倒车雷达与音响的同时还配备了车载DVD,边开车边看影碟,这就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美国全国发生的撞车事件中,约有26%归咎于司机在驾驶时分心,其中一个情况便是他们正在吃东西。这种种行为不能不危及驾驶员自己的人身安全。
  
  执法滞后
  有人说,汽车多,交通事故自然就会多,这话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实却证明,汽车的数量与交通死亡事故并非成正比。据1998年的统计数据,美国机动车保有量是21182.6万辆。万车死亡人数是2.2;日本机动车保有量是8799.1336万辆,万车死亡人数是1.3:当时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是4507.1万辆,但万车死亡人数是17.3。

[1] [2] [3] [4] [5]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