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rss

必读经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名人故事

曾经抵抗了元廷100万大军的张士诚,为什么会败给朱元璋

时间:2017-09-29 13:30:40来源:作者:点击数:
  元末明初,各地诸多枭雄崛起,其中当属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最为耀眼,他们也可算成三国鼎立之势,这三人当中朱元璋和陈友谅都具将相之才,有敏锐的眼光和果断的杀伐,但张士诚却跟他们不一样,他宽厚而爱人,深受百姓拥戴,受人一直好评,如果说陈友谅因为心狠手辣不近人情而输给朱元璋,那么张士诚为何也会输于朱元璋
  
  1279年,南宋丞相陆秀夫抱着宋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跳海自尽,至此汉家王朝第一次灭亡。元朝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这不过这群人会打天下,却不会治天下。胡虏无百年之运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元朝的统治刚刚60多年,声势浩大的红巾军大起义就开始席卷全国。这么短的时间,在中原王朝中还处于建国的前期。红巾军席卷全国之时,元廷却在忙着内斗。此时以贩盐为生的张士诚也趁机带着一帮兄弟发动了起义,贩私盐虽然风险大,但是利润也大。张士诚的祖上就是贩私盐起家,因此张士诚应该接受过基本的文化教育。张士诚起义的时机把握的相当不好,他刚刚起义,元朝宰相脱脱就统帅百万大军南下。
  
  枪打出头鸟,张士诚眼看就要被脱脱生擒活捉。此时元朝再次干了一件蠢事,宰相脱脱被锁拿进京,随后被杀。失去了主帅的元军开始撤退,在此之后,元廷再也没有组织起大规模的反击力量。各地的起义军开始迅速壮大,其中占据安徽和河南的刘福通一直处于抗击元军的最前线,这是专门扛雷的。在他的南方,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都在逐步崛起。这三个人都得好好谢谢刘福通,这才是抗击元军的主力。陈友谅控制着两湖地区,位于长江中游。朱元璋占据了江苏西部、江西的部分地区和安徽的部分地区。而张士诚控制着江苏东部和浙江大部,天下最富庶的地区都控制在张士诚的手里。
  
  张士诚这个人有那么一点君子的感觉,对待他治下的百姓相当好。他统治江浙时期,这里百姓交的赋税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明朝建立一二十年之后,还有人祭奠张士诚,怀念他的恩德。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张士诚不足为患,顶多就是刘表或者袁绍之类的人物。在张士诚集团中,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将领们在张士诚的面前大大咧咧,而张士诚一点也不生气。张士诚手下的将领打仗从来不担心自己的脑袋,即便是大败而归,张士诚也继续留用。不要说心狠手辣的陈友谅,即便是也将兄弟义气的朱元璋也绝对不会忍受。这种有些妇人之仁的性格最终害了张士诚。
  
  1366年,陈友谅和朱元璋倾巢出动,在鄱阳湖展开决战。此时双方都在拉拢张士诚,如果无论张士诚加入哪一方,都会获得很大的好处。但是张士诚的态度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就向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眼睁睁的看着朱元璋一步步吃掉了陈友谅,而自己没有丝毫的动作。直到朱元璋已经占领了中国中部,即将掉头东进,他才如梦初醒命令军队阻击朱元璋。在命令加固城池,准备抵御朱元璋的进攻。1367年,朱元璋统帅这50万大军和他那群名将们包围了张士诚最后的根据地苏州。此时张士诚平时积累的人脉发挥了作用,他属下的将士们拼死守城,城中的百姓也支援张士诚军守城。
  
  在元末的乱世中,最终剩下来霸主只有一个,张士诚却没能明白这个道理。当陈友谅和朱元璋打得热火时,他就应该知道胜利的一方定会向自己开战,但他好像不明白这个道理,完全没有做出任何防备,一直看着这一切自然发生,当胜利的朱元璋向自己攻来时,他才感到危险降临,可此时已无力回天。
  
  虽然张士诚最终败给了朱元璋,但后世人们对张士诚仍旧好评如潮,称他为明君圣主,更可敬的是他被俘虏后坚决不向朱元璋投降,他不屈不挠地保留着自己最后的尊严。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