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语法与修辞之间(上)

作者:屈承熹

果不完全相同,则分别何在?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究的。下面就对这些问题,略加观察讨论。
  状语的后置与前移,虽然都认为有“强调”功能,但实际上却完全不同。因为(10a)的“语势加强”不能以状语前移来达成,而(11)的“强调意味”也不能以状语后置来取代:
  (10a’)如果我能够,为子君,为自己,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
  (11’)我走了,轻轻的,
  正如我轻轻的来。
  ……
  
   我走了,悄悄的,
  正如我悄悄的来。(10a’)和(11’)的修辞效果,显然与原句中不同。所以把定语的后置与前移,以同一个概念“强调”来覆盖,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其间的区别究竟在那里呢?
  上面已经提到,状语后置的结构变化是将该状语移到句末,使之自成一个小句,而赋予前景信息的地位。状语前移呢?由于主语前本来就是状语的位置,所以前移以后的状语无法自成一个小句。但是,这个位置,尤基是刚好也是句首,通常是保留给话题的。然而,在此位置的状语,也无法当作一个彻头彻尾的话题看待,因为作为话题,最基本的必须具有名词性,而状语当作名词处理,在一般语法中是不允许。结果呢,这样的状语无法发挥话题的“小句间连接”功能,但是由于它充实的语义内容,却可以获得“与上下文对比”的功能。现在再回头看看(11),则很容易发现,前段第一句中的“轻轻的”,前移以后和第二句中的“轻轻的”对比;后段中第一句的“悄悄的”,前移以后和第二句中的“悄悄的”对比。而且,后段第一句的“悄悄的”,还和前段的“轻轻的”也起了对比的作用。当然,没有前移,这几个状语之间也有对比的情形,但那是由于其语义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前移以后,则还加上了语法结构的对比。所以修辞学者所说的“强调”是不无道理的。
  (12)定语后置:
  a)我还期待新的东西到来,无名的,意外的。
  b)于是在绝续之交,便闪出无名的,意外的,新的期望。“前者把‘无名的,意外的’这一定语后置,语势加强了,给人以强烈的印象。”(王希杰,2004:230)
  c)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从语义上说,‘他、洋钱’之间具有领属关系,可以用定语和中心语来表示:‘他的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为了强调‘他的’——这是阿Q十分失望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他’后置了,同‘是’构成一个分句(句子的主语承前省略了)。”(王希杰,2004:232)
  d)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栓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空的’与‘破碗’之间存在着领属关系,可以构成定中短语:‘空的破碗’。‘下端开了裂’和‘竹竿’之间是修饰和被修饰关系,也可以组成定中短语:‘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为了突出‘空的’和‘下端’开了裂,定语后置之后成为分句了。(王希杰,2005:232)
  上面已经处理过了状语后置,这里对定语后置的解析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如果一个状语后置于句末,便有资格成为另一个小句的谓语,那么,一个定语后置以后也同样可以成为另一个小句的谓语。同时,由于状语通常由副词构成,定语则通常由形容词构成;而副词承担作为谓语主要成分的能力,却远远不及形容词。所以,如果某个句中位置允许移置而来的状语在此充当谓语的话,那么,这个位置也应该允许移置而来的定语充当谓语才是。
  再看上面的例(12a-d)。例(12b)是用来与上句对比用的,没有后置的定语,故不在讨论之列。例(12a)中的“无名的,意外的”,由于其句末的位置,故有独立谓语的功能,其含义则无异于“这新的东西是无名的,是意外的”。例(12c)中的“而且是他的”本来已经是一个谓语,将之当作一个后置的定语,也许并不确当。不过,它的功能倒的确无异于一个后置的定语:传递前景信息。例(12d)中,认为有两个后置的定语:“空的”和“下端开着裂”。前者是确确实实的后置定语,后者则是一个完全的“主+谓”句:下端+开着裂。不过,无论其内部的语法结构如何,它的功能却与前者相同,同样地带有前景信息。
  回头看看该书作者王希杰先生的解析,他也确实两次提到:“构成一个分句”和“定语后置之后成为分句了。”只是没有再进一步的解释,为什么成了分句以后,就可以“加强语势”、“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或者“突出空的和下端开了裂”。
  总之,无论是状语还是定语,如果后置到句末的位置,它就自成为一个小句。这样的小句,与在原来的位置的定语、状语之间的主要分别,在于它所带的信息获得了前景的地位,它的功能也就变成了传递前景信息。因而,在修辞学上,这样的安排常常认为是一种“强调”的手段。至于状语前移至句首的情况,虽然也被认为是“强调”,但是它的机制却有所不同。一个孤立的状语在句首是不能自成一个小句的。这个位置主要是赋予它一个与上下文中相应词语作对比的功能,这个功能,虽然也被认为是“加强语气”,但与后置至句末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
  3.3同义句式的选择
  李、黎(2004:106-133)在“同义句式的挑选”一章中,认为在下列各对应句式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修辞性选择:陈述句与疑问句,陈述句与祈使句,疑问句与感叹句,不同类型的疑问句,陈述句与反问句,肯定句与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把字句与被动句,把字句与兼语句,把字句与一般句,兼语句与一般句式,连动句与一般动词谓语句。他们认为,“不同的句式,往往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只是在修辞效果方面存在着某些差异。人们为了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往往注意选择确当的句式。”(106页)该章章名为“同义句式的挑选”,因而给人的印象是:每一对或每一组中的句式所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是可以互换的。其实不然。有些句式固然是“近义”,有的则完全不同。其所以能互换,也不是由于其同义或近义,而是在于其表达意义之间虽有不同,但在各该语境中都能适用。当然,所谓适用,并不表示完全同义。如果读者误认为两者所表达之意念相同,则非但没有学其应学,而且还学到了不准确的用法。故有澄清的必要。兹择要讨论于下。
  3.3.1肯定句与否定句的挑选
  (13a)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白杨礼赞》,见《茅盾文集·九》)
  b)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白杨礼赞》,见初五)“原文是否定判断句,改文成为肯定判断句,否定词不加在宾语屈注:原文如此平凡的之上。所说意思基本相同。这类词义可称为肯定否定同义。由于不平凡常用,是不平凡的句式习见,不是平凡的就显得有点儿生疏了。”(李、黎,2004:110)
  严格地说,(13a)和(13b)并不全然同义。(a)中的否定词“不”在谓语“是平凡的”之前,是用来否定整个句子的;而(b)中的否定词“不”,则在形容词“平凡”之前,仅否定这个形容词。所以这两句话的否定范畴不同:前者是“句否定”(sentenee negation),而后者是“词汇否定”

[1] [2] [3]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