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个税自行申报遭遇尴尬

作者:谐 敬 盈 欣

字体: 【



神是相违背的。
  为了发挥个税的分配调节器作用,也为了完成从普通工薪阶层为纳税主体向富人群体转变的脑筋急转弯,2006年1月1日。我国开始上调个税起征点,然而,它对均贫富作用仍然有限。当年年底。我国又推出个人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人必须自行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制度,并明确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正式申报。这是税务部门向富人发出的一个强烈的信号,目的就是要打开富人的皮夹子,督促富人依法纳税、积极纳税。然而,从首次申报结果来看。许多富人还是“按兵不动”。
  
  当代中国社会十阶层
  
  哪些人属于拥有高收入的富人?早在2004年,中国社科院就发表了很有影响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报告将当代中国社会分为十个阶层。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报告指出,个税申报及其征收的顺序,应该首先集中于前六个阶层。从上到下依次推进,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则是个税申报及征收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今年个税自行申报开始实施之前,国家税务总局第一次明确、详细地列出电力、电信、金融、律师事务所、足球俱乐部等行业和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主、建筑工程承包人、演员等属于高收入人群,并把他们当作申报的重点监控对象。然而被列入高收入阶层的人,是否都甘心申报?国家税务部门官员说。有超过七成的高收入者此次未自行申报,有部分知名企业甚至出现了零申报。4月20日。成都市地税局局长石恩祥披露。成都离收入者主动申报人数不到全部高收入人群的10%。有一位媒体记者在武汉走访高收入人群时了解到,8名年收入接近20万元的企业员工,只有3人进行了申报。
  “我支持自行纳税申报制度,但我不会去申报。”供职于上海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黄先生说。他的年收入轻松超过12万元,不过他没有去申报,他自信税务部门不会知道自己除了工资之外的收入。
  在无锡开公司从事汽车销售生意的陶先生对记者说:“报税是那些挣工资的人的事情。跟我们这样自己干的人没什么关系,别人又不知道我一年赚多少钱,有时候连我自己也搞不清楚……”
  “我不知道这个制度是谁制定的。根据什么制定的,我根本无法相信它的合理性!”在广州一家广告公司当设计总监的李小姐说。“12万就申报。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工薪族不公平。我们广告设计师工作时间和强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用血汗和健康换来的工资难道成了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理由?我肯定不申报,除非我疯了。”
  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的丘律师一点也没发怒,但心里有数。她的收入主要靠接案提成。2006年老板派给她一个10万元的红包。她的年收入选远超过了12万。“我不申报,我不信会被查出来。”丘律师说,她的老板年收入几百万都没去申报,周围的同行也没有人去申报。
  山东省一家公关公司的王老板没有去申报,除了侥幸心理,她还有一股怨气:“我们做企业挣的是血汗钱。税赋已经够重了,去年又加了一项残疾人保障金,我真想看看我的钱都用在哪几个残疾人身上了!”
  作为国有企业项目经理,杨秀宇有办法将收入控制在12万元以下。如增加教育储蓄、多缴公积金、购买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以及分摊年终奖等。杨透露。她之所以看中教育储蓄,是因为能免征利息税。
  在河南省开饭馆的刘老板压根就没想去报税。而且一点也不郁闷。尽管饭馆是他自己的,他的年收入也远超过12万元,但“我根本没给我自己做工资,当然用不着报税。”没有个人收入,刘老板的日子过得挺好,日常消费都直接从饭馆拿,“最后拿来足额的票据做好账。我的消费就转化成饭馆的成本了。本来也是一笔糊涂账。”他说他的圈子里很多大老板都是这样做的,几乎没有人去申报。
  陕西西安市,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中,书画界人士较为集中,但在法定申报时却一度集体缺席。
  武汉市有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40多万户。房地产开发企业1000多家。但是截止3月20日,武汉市已经申报的私企老板和个体工商户只有200多人,房地产商只有130多人。
  
  关键是监控富人的灰色收入
  
  一场旨在推动财富透明化、调节社会贫富差异的税制改革。不但没有引来众多叫好声。反而让已经按时申报的人感到一种心理失衡——我申报了,可比我富有的人却没申报。这不是老实人吃大亏吗!
  调节贫富差距的关键点。在于有效地监控富人的灰色收入。但个税监控管得了个人的灰色收入吗?
  大家都知道医疗行业中拿红包、吃回扣。教师在校外讲学、代课、当家教、兼职顾问,演艺明星到处走穴。其收入大多是不透明的。如果他们不愿申报这些收入。别人很难了解。在首次个税申报中,成都就出现了演艺明星零申报的尴尬场面。成都一个著名经纪人的说法也许可以代表大多数演艺圈人士的心声。“政府征税,我们肯定支持。事实上,现在几乎没有艺人敢偷税漏税。但现在要求个税申报,大家难免怀疑主动浮出水面后。再被课以重税,因为有一句老话:枪打出头鸟。”这话说得有一定的道理。最近有家网站进行了一次“何种原因使你没及时申报个税”网络调查,结果发现选择“怕露富,不想让外人知晓”的占参加调查总数的三成以上。“家财不外露”的世俗民风阻碍了一些人申报。有税务官员说,明星纳税申报出现了喜忧参半的情况:喜的是数量不断增多,一些颇有知名度的演艺界人员开始主动自觉申报个税;忧的是纳税意识,不论是已经申报了的。还是没申报的。几乎每个人提起纳税都很害羞。一名演员对此的解释是:“我申报了就公开宣布,这样无形就等于给没申报的人压力,他们心里一定会骂我‘算你报了,这么出风头。”’一名央视主持人对媒体记者说自己没有申报,记者质疑道:“作为央视的主持人一年收入没有12万元?”这个主持人笑了,回答:“央视对主持人的规矩很严格。不能在外走场子,不能出席商业活动,那些比较赚钱。”他的年收入果真达不到12万吗?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官员纳税了吗?
  
  明星纳税牵人眼球。官员纳税也成为近年来众目所视。在税务机关的名单上,官员纳税人数一直未公开过。有位媒体记者近日采访税务官员,并就此提问:“我国到底有多少官员年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采访后他得知政府计划在2006年到2010年间培训近2500名部省级、近5万名厅局级、50万名县处级干部。当然。这只是在职的一部分干部。如果把离退休高级干部算上,按目前的薪金制度。符合年收入达12万元以上条件的官员数目不小。这些官员都按时申报了吗?税务官员没有明确作答。我国从1995年起即实行官员收入申报制度,但腐败案件很少有通过财产申报暴露出来的。由于对政府官员个税检查和征收制度尚未建立,部分官员可以较为容易地隐瞒房产、车

[1] [2]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