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2007年《职业教育研究》总目录

作者:佚名




  高职高专自动化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廖东进黄云龙/浙江(11.110)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佟昀宋波/江苏(11.112)
  技能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钮国梁/浙江(11.113)
  浅谈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体会李宁/天津(11.115)
  机械设计基础“四位一体实验教学模式”探讨刁建国/天津(11.116)
  高职院校通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孙社文/北京(12.117)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宋志刚朱梅等/广东(12.119)
  介绍六方形体的一种锉削方法申向丽李国勤/河南(12.120)
  高职院校通信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杨光/江苏(12.122)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之我见陈章言/江苏(12.124)
  对学前教育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陈小燕/四川(12.125)
  钳工技能训练中的“高原现象”及其对策开国宏/浙江(12.127)
  浅谈CAD综合实验的设计 胡珺万宇杰/湖北(12.128)
  问题探讨
  高职院校实施数学实验课程的研究 王积建/浙江(1.125)
  对我国《职业教育法》的分析与思考曾诚庞利/四川(1.127)
  对企业集团办职业教育的探索张丽仙/云南(1.129)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向群飞/广东(1.131)
  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康建纯/湖南(1.133)
  职技高师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史世平黄旭升等/天津(1.135)
  关注职校学生的“学”韩秋黎/湖南石伟平/上海(1.137)
  多媒体网络模式下学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资芸 陈卫国/湖南(1.139)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语文校本教材开发构想刘永良/福建(1.140)
  谈思维定势在数学解题中的消极影响及对策李卫红方立公/江苏(1.142)
  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思考王绪/重庆(1.143)
  模具制造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穆士华/浙江(1.145)
  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陶玉琼/内蒙古(1.146)
  高等职业教育形成性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梅晓妍王民权/浙江(1.148)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杨文霞/山西(2.137)
  对山东版五年一贯制高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几点思考 梁翠丽/山东(2.138)
  谈高职教育中信息素质的培养 嵇春梅/江苏(2.140)
  浅论现代职业教育的能力观 朱达凯/浙江(2.141)
  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的综合化改革 张莉莉/陕西(2.142)
  关于中专实习教学中操作欲望的分析 李建国/安徽(2.144)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问题探析高军/河南(2.145)
  从“挑战杯”竞赛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王敏坚席丽娟/广东(2.146)
  换位思考: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石 朱江宏/浙江(2.148)
  中等职业学校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朱琰/安徽(2.149)
  食品专业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陈平刘晓青/浙江(2.151)
  与企业需求“无缝链接”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洪凯/湖北(2.153)
  论尝试学习的本质肖坤陈燕舞/广东(3.129)
  关于职业教育教研创新的几点思考张建国/浙江(3.130)
  职工大学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巨明庆/陕西(3.132)
  浅析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何学坤/天津(3.134)
  职业学校开展校本研究的构想李时英/江苏(3.135)
  培养学生专业课学习主动性的思考周颖强/江苏(3.137)
  制冷专业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杨丽红/广东(3.138)
  关于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的思考陈青/广东(3.139)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童之慧/湖南(3.141)
  应用写作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荣虹张晓丹/天津(3.142)
  机电一体化的现状与趋势及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挑战俞云强/江苏(3.143)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朱爱云/江西(3.145)
  对高职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李耕渔/天津(3.146)
  高校“双贫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黄新红/广东(3.147)
  对提高职校学生技能水平的思考 徐益清/江苏(3.149)
  理论课程要构建学生持续发展的平台刘志军/河北(3.150)
  关于大学生的合作能力 许德宽/河南(3.151)
  学生差异:教学公平的困境与思考张文学/湖南(3.152)
  论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民现代素质的培养 罗庆林苏会兴/广西(3.153)
  谈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专业的跨学科招生 安秀芳凌云/湖南(4.94)
  实施“启发式”教学 激活高职英语课堂高清/江苏(4.96)
  “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宋梅梅/广东(4.97)
  从大学生就业所想到的吴彦璐刘进荣等/天津(4.99)
  高校“职业教育主义”之我见陈飞虎/湖南(4.101)
  论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赵乐飞/陕西(4.102)
  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高职“两课”诉求的思考林日英/广东(4.103)
  对职校生开设计算机选修课的几点思考黄招平/浙江(4.105)
  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初探黄果/河南(4.106)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 朱永立/河南(4.107)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写作的自我评估和同学评估甘丽华/广东(4.108)
  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反思性规避丁俊华/江苏(4.110)
  “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陈韬/上海周菁等/云南(4.111)
  中职英语教学实施表现性评价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满方晓/广东(4.113)
  将情绪效能引入直观课堂教学的实践腾晓蓉/广东(4.114)
  精细加工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车鸿文/山东(5.1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