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6期

台岛魅影

作者:胡健国




  “这看似是坏事,但一细想也可变成好事。你还记得我前次向你提的三个问题吗?”
  “当然记得,你的意思是———”
  苏华走到门边,侧耳听了一会,见没有动静,转身走到江孟雄身旁,小声地交待……
  第二天晚上,井上靖便接到马天龙的电话,说郑永康十二月十九日上午要去台北士林。
  “十二月十九日,这是一个什么日子?”井上靖怀疑这个情报的可靠性,他抬手腕看了一下带历表,“今天是十二号,还有一个星期……他家在基隆,与台北士林有什么关系?……”
  不久他便了解到,郑永康的儿子正是那年的十二月十九日被日军绑架到运载军用物资的汽船上,后来随着汽船在南洋洋面爆炸沉海而死。郑永康便在士林给他儿子埋了一个衣冠冢。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要到这里祭奠儿子,风雨无阻。
  看来,马天龙的情报是准确的,不是敷衍老同学。同时也表明,郑永康对他们的行动还没有察觉。士林,好地方,他决定亲自动手,在这个台北人多的地方公开处死郑永康。
  士林原名八芝兰,是台北北郊的游览区。由士林通往阳明山的公路旁,有一座孤立的圆形山丘。这座山丘清代还只有一个地方色彩颇浓的俗称“圆山仔”,现在有了个文雅的名号──芝山岩。因为它是第三纪的砂石遗迹,所以,山上山下到处可见奇岩怪石,形成了它独特的景观。
  这天来此游玩的人很多。井上靖化装成一个白发教授模样,夹在一群学生中间,给人是老师带领学生郊游的印象。他们来到大墓公的地方停了下来。
  大墓公是一处坟墓的俗称,这里埋葬的是清咸丰年间因械斗而死的泉州人(俗称艋甲人)。他早两天就已到这里观察过了,郑永康的确在石马附近为儿子立了个衣冠冢。说是石马,也只是一块象形岩石,位于山下的公路旁。
  此时,天气阴了下来,团团乌云在山巅上缭绕,湿润的山风很有一些寒意。他发觉周围的人都走散了,他也向旁边漫无目的地走去,因为单身一人在此呆久了,可能会引起埋伏在附近的郑永康的保镖的怀疑,他认为郑永康出行一定早有保镖开路。
  他刚移步,便看见一群人向石马方向走来,夹在人群中间的是个白胡须很长的老人。井上靖没有见过郑永康本人,但有他的照片。知道他的主要特征是长白须,中等个,微胖,扁平脸庞。他闪身躲进一蓬矮树丛中。当这群人从不远处走过时,他仔细观察那个老人:长白须,中等个,微胖,扁平脸。四个特征无一不合。就是他!
  于是,他挨着树丛慢慢向人群靠拢。人群停下来了,老人慢慢向衣冠冢走去,好机会!他迅速拔出无声手枪,向老人瞄准。
  “不准动!”随着一声断喝,他的周围立即出现了便衣和军警。跑是跑不掉了,他抬起手枪对着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在倒下的那一刻,他还不知是在什么地方出的纰漏,引起了对方的怀疑,使自己功亏一篑。
  井上靖的死,使马天龙吓出一身冷汗。这一切都是他给井上靖的情报惹起的,也一定是江孟雄告的密。几天来,他坐卧不宁,害怕江孟雄把自己扯进这个案中来。
  过了很长时间,他发觉一切如常,才平静下来回味这个案件。他从江孟雄联想到苏华,他总觉得井上靖的案子背后有苏华的影子,因为他了解江孟雄,没有这个胆量和能力,一定是苏华在背后操纵。苏华是一个危险人物,说不准什么时候会被他吃掉。马天龙早知金戈与苏华有世代冤仇,而能与苏华抗衡的也只有金戈。他决定向金戈奏苏华一本,多为金戈提供一些打击苏华的材料。
  不久,国防部长的案头出现了一份“苏华在军人中散布不满言论的报告”。
  
  没有弹头的一枪
  
  正当金戈为打击苏华而苦无良策的时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出现在他的面前。据可靠情报,“清风社”最近将在台北发动一次大的骚乱。上峰将侦破这个案件的指挥权交给了他。在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上,他以苏华有作战有经验为名,推荐作为自己的副手。
  苏华知道这是金戈借刀杀人之计,但他对破坏海峡两岸统一、将台湾宝岛推向深渊的“清风社”恨之入骨,决心倾全力早日破案。几天后,内线密报:一个从日本潜入海岛的家伙要策反台北黑社会“五虎帮”。
  “五虎帮”的龙头老大是高一峰。他便是二十年前在台北某大学任教、与郑明珠相爱、后遭她父亲陷害的那个讲师。刚天命之年,但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倒像一个花甲老人。当年他被学校开除后以卖苦力为生。一天,他在淡水仓库救了一个满身鲜血的被追杀者,并买来药品为此人治伤。后来方知被他救助的是黑社会“五虎帮”的角头(老大)王某。王某见他为人忠义,又是高级知识分子,眼下只是时运不济。于是,一方面为了报答,另一方面也为了自己帮派的利益,便劝他入伙并委以军师(老三)之职。他本性忠厚,好施乐助,在帮内人缘极好,不久便在黑社会立下足来。
  翌年,国民党进驻台湾,政府四处缉拿黑社会分子,一时黑社会有的被摧毁,有的被瓦解。一些与日寇有牵连的黑帮或逃亡日本,或投奔日本黑道“山口组”为其下属组织。“五虎帮”在高一峰等有民族气节的人的把持下,没有卷入这股降日妖风,他们化整为零,静观时局变化。果然,从六十年代开始,台湾在国民党统治下,政治上的腐败致使社会秩序日益恶化,各地黑社会又纷纷立起山头。其时王某已隐退,众人便推举高一峰为老大。“五虎帮”又重振旗鼓在黑社会中亮相了,
  不久前,高一峰探知当年制造那起令他改变人生道路的丑闻的黑手,竟是郑明珠的父亲郑永康,也是目前基隆港最大的海运公司“国宏”的总裁。这使他怒从心起,决心要清算这笔旧账。经过一段时间的侦察,发现郑永康深居简出,防范十分严密。同时他还得知,郑明珠被骗到日本后,受尽凌辱,已疯癫多年,这更使他痛苦不已。
  此时,一个不速之客登门求见。他便是刚从日本来的板桓太郎。他通过“五虎帮”内一个酒肉朋友获得高一峰要向郑永康报复的信息。他向高一峰保证他有办法杀掉他的仇人,而且不要报酬。高一峰对日本人没有好感,但能为他杀掉郑永康,又有些动心。于是,这个板桓太郎便时常以客人的身份来到帮内,广交朋友。由于出手大方,确也赢得不少弟兄们的好感。不出一个月,帮内有些头目便常常跟随他出入一些神秘的地方,荷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一天深夜,他正在睡梦中被人叫醒。来到大厅一看,帮内所有的大小头目均已在座。他一露面,其中一人便大嚷大叫,说当前政府腐败,国家兴盛无望,他们不如某些组织(均为亲日黑帮)富有,言下之意是要改弦易辙,投靠“山口组”。此话一出,便引起一阵混乱,被板桓太郎收买的一小撮人大喊拥护,多数对日本人反感的兄弟则坚决反对,一时出现严重分裂的局面。
  高一峰冷静地观察,在座的亲日头目虽然只占少数,但其势汹汹不可低估,必须审慎处理。他正为难时,一个人影鬼一般飘进大厅,他便是板桓太郎。开口就申明说,他是来给老大报告好消息的。接着他说近日台北黑社会将有一次大行动,其主要袭击目标是一些社会上有影响的“大人物”以及大工厂企业,其中便有那个高一峰痛恨的郑总裁和他的海运公司。希望“五虎帮”也加入这次行动,并保证将有一笔十分可观的津贴。
  高一峰听后不动声色。心想,这的确是桩好事,既能了却自己毕生的夙愿,还能为组织捞到一笔钱,安抚日渐不稳的军心。但多年闯荡社会的经验使他感到板桓其人和他所说的行动很不简单,说不定还可能是“清风社”的诡计。身为老大,肩负着弟兄们连同家属几百条人命,他有责任将事情弄清楚后再做决定,他必须亲自进行调查。但他明白板桓在帮内已有一定份量,稍有不慎就可能遭来不测。此时他才意识到,这是自己引狼入室的恶果。于是,他表示同意参加行动,但必须先将帮内人员进行妥善安置。
  

[1] [2] [3] [4] [5] [6] [7]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