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6期

台岛魅影

作者:胡健国




  板桓是何等人物,焉不知这是高一峰的缓兵之计?这位“山口组”的重要特工,对“五虎帮”的实力和社会影响了如指掌,极想在这次暴动中,将他们推入浊流,至少充当一个亲日的角色。他知道要控制“五虎帮”必须先控制高一峰。一开始他投其所好,以那桩宿怨为契机接近高一峰。不想在接触中,他发现高一峰虽想报仇,但又非常理智。于是,他便采取迂回战术,用金钱美色拉拢帮内的大小头目。此招果有成效。现在,暴动日期已定,而“五虎帮”的态度还不明朗,情急之下便来个快刀斩乱麻,欲在这晚逼高一峰就范,不料高一峰审时度势,不软不硬,平息了帮内的骚动,他岂能不急?他决定立即除掉高一峰。
  天刚放亮,从“五虎帮”总部一座深宅大院后门闪出个人影,他就是高一峰,想趁弟兄们还在沉睡实施他的计划。他走到汽车旁掏出钥匙准备打开车门,一个身手敏捷的人从身后将他拦腰抱住,他刚想反抗,耳边听到此人急切的低语:
  “车上有危险,快随我来。”
  他大惊失色,不觉跟随这个陌生人来到对面的一栋大楼,在三楼他看见了两个面貌威严的军官,其中一个就是苏华。
  苏华对“五虎帮”进行了一番详细调查,对其主要头目尤其是高一峰有了较深的了解,认为高一峰是可以争取的。随着板桓在帮内的活动加剧,苏华也秘密在“五虎帮”总部对面大楼设了临时指挥所。
  高一峰被带到苏华面前,受到了礼遇,这便使他消除了抵触情绪。他吃惊地发现对方掌握的情况很全面,甚至包括二十年前的那桩冤案,这很令他感动。正交谈中,一个军官向苏华耳语,随之苏华拉着高一峰走近窗前,他们看见对面有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在他的汽车四周游荡,不一会,此人飞快地闪进车内,突然,火光一闪,“轰!”的一声汽车爆炸,浓烟顿时冲上九霄。高一峰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原来车上已被人安放了炸弹,只要一打火便发生爆炸。如果不是苏华采取措施及时将高一峰救出,那个被炸得粉身碎骨的不是偷车贼而会是自己。
  “你认为安放炸弹的是谁?”苏华问他。
  “板桓。”高一峰非常肯定地回答。随后将总部发生的混乱情况详尽地告诉了苏华。
  苏华对他说,二十年前郑永康制造裸照冤案,是出于要拆散他与其女的恋爱关系,手段是很卑劣,后果也很严重,对他造成了终身的痛苦。但另一方面,郑永康又是一位很有骨气的民族工商业者,在日据期间曾多次不顾威胁利诱,拒不出卖民族利益,使日寇在台湾很多商业上的“皇民化”计划受挫,为此受到日寇的迫害。他的女儿赴日后受辱致疯便是其中一个大阴谋。即便如此,郑永康也没有向日寇屈服。不久前,发生在基隆和台北士林的事件,郑永康险遭暗杀,也是“清风社”所为。这次“清风社”策划的暴动,其目标就是针对郑永康之类的企业家,以杀一儆百,在社会上造成一种“恐日”情绪。苏华要他深明大义,以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配合政府反击“清风社”的这次行动。
  高一峰如梦初醒,羞愧有加,欣然表示服从苏华的安排。几天后,在苏华巧妙的布置和指挥下,一举粉碎了“清风社”策划了多年的暴动阴谋。然而等待着他的不是褒奖,而是更大的危机。
  原来板桓太郎在混战中枪杀多名包围他的军警后脱逃。他是此次暴动的元凶,若不抓获则后患无穷。金戈却在报告中诬陷苏华在枪口下放跑了板桓,有姑息养奸之嫌。身为“太子”的国防部长早已看过金戈密报的苏华有亲共行为的检举报告,现在又加上放跑“台独”重要分子,盛怒之下向金戈下达密令:若苏华不交出板桓,可行逮捕;如敢反抗,就地处决。金戈得令如获至宝,遂连夜与亲信策划。
  就在金戈向部下下达密捕令的五分钟后,苏华接到一个匿名电话:“板桓可能逃到基隆,速去追捕,金戈正抓你。”
  苏华知道这是朋友冒着生命危险向他提供的情报,便吩附若兰速与江孟雄联系后,秘密转移到屏东县他一个老朋友家。自己则化装从后门开车向基隆飞驶。
  在海边,江孟雄早已等候多时。见面后二话不说,领他上了去苏澳的轮船。原来板桓逃脱后,苏华立即动用一切社会关系搜寻板桓的行踪。江孟雄已得知板桓正藏身那里。
  但是这个情报已经过时。板桓确实曾到过基隆,并且很快就逃到苏澳。这只惊弓之鸟在苏澳小镇的老朋友家只住了一晚,第二天便化装成一个耄耋老人乘汽车到了新城,在一个咖啡馆里坐了一阵,见无动静便于当天潜入了花莲港,在这里待了几天后又悄悄到了苏澳。
  苏华在苏澳扑空后,便冷静下来与江孟雄分析形势。可以肯定,金戈抓捕自己的黑网已在全台岛撒开了,他必须抓到板桓才能洗清金戈强加的罪名。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是他必须抓到板桓才对得起台湾父老和死去的军警。
  板桓已经回到了日本?不可能,现在全台岛出境的海、空通道均已封锁,他只能避过风头再伺机出境。现在会藏到什么地方呢?江孟雄猛然记起他在收集有关板桓的资料时,听说他以前曾有一个情人,两人感情甚笃,此女人现住在瑞芳矿区。这只狐狸如果要想较长时间地藏匿,很有可能返回基隆再去瑞芳矿区。他们决定立即行动。
  苏华还策划了抓到板桓后的下一步棋。因为他深知金戈的为人,即便是抓住了板桓,金戈未必会放过这次可置他于死地的难得机会。于是,他写了一封信交给江孟雄,要他找可靠的人送到指定的地方。同时要江孟雄连夜赶回台北找高一峰,要他派一个很熟悉瑞芳矿区的人到基隆轮船码头会合,并规定了联络暗号。
  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板桓判断抓捕他的军警一定会顺着他现在的路线一直追下去,决不会想到他还会杀回马枪。苏澳距基隆只五十海里,他当天便到了基隆火车站。其实瑞芳矿区离基隆不远,乘汽车一会儿便到了。但他刚才在轮船上怀疑被人盯上了。于是,他便上了去宜兰的火车。万一这只是他的错觉,他将在出站后只四公里的八堵站下车,再潜入瑞芳矿区。万一真被人盯住,则找机会在宜兰车站溜下车,从中央山脉进入海崖地带,在悬崖绝壁的高山族聚居地暂避风头。当火车快到在八堵站时,他感到已经被三个人不远不近地包围。如果此时下车,无疑会被活捉,决不能轻率行事。他无奈地眼睁睁地看着火车驶过瑞芳矿区,进入了全台湾长度第二的三貂岭隧道。
  苏华、江孟雄与高一峰派来的“五虎帮”老四牛成会合后,分析了板桓的行动路线,苏华认为去瑞芳矿区虽然汽车很便捷,但乘火车却可进可退,此刻那个日本人一定会选乘火车。果然,他们在火车站发现了化装成耄耋老人的板桓。于是暗中随他上车,并对他形成前后包围之势。
  当火车进入三貂岭隧道时,苏华认为时机已到,因为在这黑暗山洞中,板桓如跳车便意味着死亡,只有束手就擒。谁知当他们向板桓扑去时,板桓突然一下跃向窗口。苏华的手刚抓住他的衣角,随着“嗞”的衣服撕烂声,板桓已经跳下了火车,肢体被车轮碾成了两截。
  面对这种结局,苏华心里非常难受。板桓虽然已死,但只有他们三人知道。金戈一定会向上峰大做文章。他别无选择,只有走最后一条路了。在火车车轮的隆隆声中,他们三人来到车厢之间的无人处,苏华与江孟雄轻轻地讨论了一会儿,又转身对牛成交待了几句,便与江孟雄一前一后向另外的车厢走去。牛成注视着他们背影的目光渐渐地阴沉起来。
  安平,是位于台南市西的小港。金戈站在一栋破败的荷兰式两层楼房二楼窗前,望着小镇发呆。这个从十七世纪荷兰占领者到十九世纪日本占领期间曾在全台岛辉煌一时的闹镇,现在如同一个人老珠黄的弃妇,灰黄污秽,一片萧条。昔日舢舻千艘、人涌如潮的盛况已不复存在。眼下不长的街市连接着沙渚与盐田,广袤而荒凉,他感叹人生沧桑亦同此景。如果不是“太子”一意孤行,硬说苏华有外逃大陆的可能,他又怎会在这里受窝囊气?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