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7期

北京大案·死囚档案之一

作者:丁一鹤




  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近500名各界人士参加了李开的遗体告别仪式,这其中有他的很多同事和好友,但有一个好朋友没有到场与李开告别,他叫王宝生,是李开的直接下属和尽人皆知的左膀右臂。此时,王宝生正在公安局的审讯室里,讲述着他与李开的恩恩怨怨,供述着他对李开由同事到朋友、由佩服到仇视,直到出资55.2万元杀害自己曾经的好友与顶头上司的心路历程。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即使在警方拘捕了王宝生之后,熟悉王宝生的人仍然不相信他会雇凶杀人。就在不久前,当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的领导在机械厂中层干部会议上宣布副院长被绑架杀害的消息时,王宝生伤心欲绝的哭声让在场的人记忆犹新,那种伤心绝对不是伪装出来的。而且,王宝生人缘很好,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甚至在他因涉嫌杀害李开被抓获之后,在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机械厂向警方提供的王宝生工作表现中,还提到“厂内对王宝生比较了解并与他共事多年的同志认为:王宝生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群众生活,要求自己比较严格,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业务能力,在工作中虽然发一些牢骚,但都能以大局为重,按厂里的要求完成任务”。甚至王宝生在全厂2001年度评比中,以得分最高名列全厂56名中层干部第一名。
  王宝生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工人家庭,中学毕业后入伍到东海舰队服役,在部队期间入党并多次立功受奖。1976年,王宝生从部队复员后到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下属的机械厂当了一名电工。在工作中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生活中乐于助人,尤其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朴实,加上多年部队生活养成的军人素质,使他很快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电工,但却受到全厂上下的一致赞扬,周围的人们也都愿意跟他交往。由于王宝生的出色表现,1984年他被调入到很多人认为是肥缺的机械厂供应科担任采购员,并成为聘用制干部。
  
  命运似乎很青睐李开,1992年9月,年仅33岁的李开就坐火箭一样成为中纺科研院化纤机械厂最年轻的副厂长。
  
  几乎在王宝生担任供应科采购员的同时,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李开调入机械厂技术科担任助理工程师。因为供应科和技术科是紧密协作的业务单位,工作关系使两人开始熟络起来,加上两人的性格都比较直率,他们很快成为了好朋友。那时候,比李开大6岁的王宝生对机械厂的各个环节都比较熟悉,对刚刚进厂的李开也非常照顾,李开非常尊重地称王宝生为“王哥”,而王宝生对这个年轻有为的小老弟也呵护有加。因为李开是从河南上完大学后分配到北京工作的,在人地生疏的北京没有亲友,王宝生对李开的关心让他感到兄长般的温暖。工休之余,两个有抱负的年轻人几乎无话不谈。他们经常在一起畅谈人生,谈论工厂发展大计,相互鼓励着干好本职工作。
  1985年7月,年仅26岁的李开被任命为三金车间副主任。作为朋友和老大哥,王宝生虽然感到一丝落寞失意,但依然真诚地为李开的进步感到高兴。那天晚上,为了庆祝李开荣升,很少喝酒的王宝生喝了很多酒。趁着酒劲儿,他搂着李开的脖子说:“老弟,你比老哥有出息,以后你当了大官,可别忘了老哥啊!”而李开也非常真诚地对王宝生说:“王哥,咱们俩是好朋友,多谢你这几年对我的帮助,我坚信你是最棒的,凭你的素质肯定会成功的,你一定会比我强。”
  确如李开所言,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的王宝生很快受到了领导的重用。1990年6月,李开和王宝生的名字同时出现在一张中层干部的任命书上:王宝生被任命为供应科副科长,李开被任命为检验科副科长。他们两人都是机械厂的中坚力量。从此,这两个在单位里都担任要职的好朋友的感情越来越密切了。如果按照这个轨迹走下去,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他们都会前途无量。
  然而,命运似乎很青睐李开,1990年年底,只当了半年副科长的李开被任命为检验科科长并成为厂里的主要后备干部。1992年9月,年仅33岁的李开就坐火箭一样成为机械厂最年轻的副厂长,分管着包括供应科在内的生产技术部门。而王宝生的职务却原地踏步,依然是供应科副科长。
  对于李开的荣升,虽然王宝生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这点小小的嫉妒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和工作。尤其是李开分管供应科之后,随着工作交往的日益增多,两个人的感情也越来越深。这个期间,王宝生和李开分别都成了家,他们在工作中建立起来的朋友感情也渗透到两个家庭中。他们两家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只要有时间就会一起相约外出吃饭、聚会,这种同事加兄弟之间的交往令厂里的人羡慕不已。
  李开是个事业型的男人,尤其是担任副厂长后,他几乎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为了推销本厂的产品,他经常到外地出差,每到周末的时候,王宝生都会开着车拉上李开的爱人和孩子到香山、颐和园等风景点去玩。甚至李开的儿子过生日时,为孩子购买生日蛋糕并为孩子唱生日快乐歌的都是王宝生。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的家属区主要集中在朝阳区的中纺里宿舍区,李开在生活上非常谨慎,甚至担任副院长以后,还一直住在中纺院的筒子楼宿舍。王宝生家住得也不太远,加上工作的关系,他们接触就比较多,不管是李开还是王宝生跟朋友到外面去应酬,都时常叫上对方一起去。而大多时候,王宝生下班的时候也经常约李开一起回家。时间久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有很多私车。李开当了副厂长之后,虽然单位里给他配了车,但他很少用于私事。王宝生开的是一辆面包车,他对顶头上司李开的事情非常殷勤,只要李开家有什么事情,用不着李开打招呼,王宝生肯定会在最恰当的时候出现。那个时候,王宝生的面包车是李开的家人乘坐的最多的车辆。后来,李开的爱人觉得不好意思总是给王宝生添麻烦,就对李开说:“以后咱们别老给王大哥添麻烦了,人家家里也有很多自己的事情,再说,王大哥老拉着我和孩子去逛公园下馆子,我也觉得不好意思。再说,还不知道别人在背后说什么哪。”
  对此,李开还开玩笑对妻子说:“你这个人还这么胡思乱想啊?王哥是我的好朋友,又是同事,人家的好心好意咱们怎么好拒绝哪?”
  
  李开非常欣赏王宝生,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左膀右臂,王宝生因此掌握了全厂的供应大权。
  
  李开是一个在人际交往中非常谨慎的人,虽然很多人对王宝生有所微辞,说他善于溜须拍马、走上层路线,这些话传到李开的耳朵里,他只是一笑了之。李开之所以与王宝生成为好朋友,除了王宝生众所周知的好人缘和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还有一件事让李开感受到王宝生的侠肝义胆。
  那是一次意外的人生变故,机械厂的一名职工家属在家中上吊自杀,舌头伸出了很长,样子非常吓人。消息传出后,很多人在这个职工家的楼下围观,但没有一个人敢靠前搭把手帮帮忙。当天恰巧这名职工的家人都不在家,其他的亲友也无法联系,很多围观的人都怕接触死人沾上了晦气,远远看着不肯上前,在场的一些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好,场面一时难以控制。正在这时候,闻讯赶来的王宝生二话没说,拨开人群走进那个平时与他素无交往的职工家中,手脚麻利地为那位职工家属处理了后事。之后又跑前跑后,尽心竭力地帮助人家处理善后事宜。王宝生的这一举动,一时在厂里成为美谈,使他赢得了很多称赞,也使出差回来听说这件事的李开对王宝生增添了一份尊重。
  李开愿意与王宝生交往,除了感情上走得比较近,李开更看重的是他们之间工作上的配合。作为工厂的供应部门,全厂的原材料和部分加工业务都离不开王宝生负责的这个部门。而且王宝生在与客户和供应商的交往中,一直谨慎有加,一是他不跟有求于自己的客户吃饭,二是即使偶尔在一起吃饭也决不喝酒,甚至连香烟也不抽别人的,在多年的工作中没有给人留下什么把柄。有人说王宝生“狡猾”,但王宝生笑笑说:“这不是狡猾,是一个供应科科长应有的谨慎,即使我没有照顾别人,但如果我因为跟材料供应商吃了一顿饭,别人就会说三道四,就会影响工作。”对于王宝生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李开是非常欣赏的,觉得他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