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余朝文等




  1)与新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及其基本结构相一致,在为新的教育体制创造合法环境的大框架下,制定课程新内容的教育目标,及有关中小学课程内容的政策,开发并实施新的中小学课程内容;
  2)确定改革教与学的策略,引进并学习现代教学方法,同时介绍和引进新的学业评价(learning achievement assessment)体系、新的评价方法,以及教育质量监督;
  3)下放校本课程开发权,有1/3的教与学内容(learning and teaching content)选择权已授权给地方学校和教师,为每个班级和集体提供一定机会的选择,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
  4)根据国家课程反映全球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制定并实施了针对每个学生的选修课程,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5)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和开发教师职业培训新体系,加强教师再培训业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充实专业化教师队伍。
  蒙古国在援助国、基金管理机构和国际专门机构的支持和援助下,已经启动现代教育研究范式的理论研究和试点实验,为本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给予最大的保障[4]。
  
  5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我国台湾省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之初,成立“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专门研究台湾地区中小学校的教学改革方案,经过酝酿、研订、试点、审议、修订、实施等过程,历经近10年制定了台湾地区的教学改革方案——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总纲,并于2002年9月颁发并实施《教育改革行动方案》手册。
  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并获得统整的知识概念与基本能力,使得国民中小学九个年级的课程设计得以融合一贯”。九年一贯课程强调“人文为本、科技为用、自然为依”的教育导向,配合全人、全面、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规划,国民教育务须呈现暂新的面貌与风格,九年一贯课程应该以培养具备人本情怀、整统能力、民主素养、乡土与国际意图,以能进行终身学习、健全国民为目的。
  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总纲对课程改革的措施主要有:
  1)九年一贯课程是从传统以“学科本位”的知识结构转向以“能力本位”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从“知识的认知(knowing that)”到“能力获得(knowing how)”的转化而言,“知识的认知”是以语言文字或符号的形式来了解;“能力的获得”则是指技能的实际运作能力。由于每一种能力可能是许多种知识组合而成,学科知识的界限也因此被消弱甚至打破,而改以统整相近的学科知识成为较大的学习领域,以减少教学科目及教学时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2)九年一贯课程强调教师的角色要从课程执行者,转变成为课程的发展与设计者。通过学校本位课程发展,鼓励教师扮演课程生产者的角色,放弃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型态,改为协同合作的方式来规划教学活动,并由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共同参与各项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也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学策略,能依学生兴趣、能力及个別差异给予适当的教学方法,如以教学群团队合作进行协同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实施建构教学、创造思考教学、对话教学、发现学习、情境学习、网络学习等,亦可使用适当的教学媒体、工具、资讯科技等,以更多元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3)在评价方面不应只以单一的纸笔测验来诊断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需采取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与成效;
  4)九年一贯课程的教材呈现方式与来源是多元的、丰富的,有审定本的教科书、政府发展的补充教材、县市发展的乡土教材、学校本位发展的教材、网络教学资源、教师自编单元教材等等。教科书不再是教学的全部,教师可在依循课程纲要的原则下,自主的选择、调换、补充及规划教学活动,学校也可以采取弹性课表,让学生有完整时间去探索学习主题,不必被制式化的上下课钟声打断学习,凡此种种正启动着教与学无限的创意与革新;
  5)受到建构主义的影响,现在学习科技的发展注重如何把科技当作学习工具,学生利用这些工具发展知识,也就是学生将工具当作学习伙伴。学生与科技间的关系如同学生与老师间的关系,由“从科技学”转变成“用科技学”[5]。
  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00年5月颁布的《教育制度检讨改革方案咨询文件》中明确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让每个人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能够一生不断自学、思考、探索、创新和应变,有充分的自信,合群的精神,愿意为社会繁荣、进步、自由和民主不断努力,为国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贡献。而首先要达到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
  在课程改革方面,提出四个关键项目:
  1)德育及公民教育。德育及公民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整体发展上担当重要角色,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品德、健康生活、环保和对国家及社会的感情和承担等多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推广阅读风气。“乐于学习”的态度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动力。培养这种态度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专题研习。“专题研习”是指就特定的题目进行探究,题目可由教师或学生自行制定。专题研习有助于提升学习能力和拓宽学习领域,发掘学生兴趣和潜能及从学习过程中掌握问题的重心、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从多角度看问题,发展高层次的思考能力,以及培养与别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及自学的态度;
  4)运用资讯科技。资讯科技的适当运用,可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能,有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以及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抽象或较难以其他方式表达的概念,而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终身自学[6]。
  亚洲国家受儒家教育文化影响深重,长期以来重记忆、重学术、重知识的传承。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行21世纪以后,亚洲各国的教育改革方案中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关键凸显出来。由东亚各国和地区的课程改革方案可见,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一种国际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反映和回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然而,课程改革是一个探索、研究、实施、修改的过程,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各国和地区还在探索适合本国本地区的课程改革方案,以求最佳的教育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1Management of Change Japanese Funds-in-Trust Project.The Resource Pack for Capacity Building of Curriculum Specialists for Leading and Facilitating Curriculum Change[EB/OL].http://www.unescobkk.org/fileadmin/user_upload/apeid/CurriculumChangeJFITProject.doc,2005-9-21.
  2郭雯霞 .当前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8).
  3CHO Nan sim(Korea).Analysis of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urriculum Context in Korea[R].Vientiane report,2003.
  

[1] [3] [4] [5] [6] [7] [8] [9] [10] [1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