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余朝文等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个学生健康人格和成功人生的基础。流动人口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更是不容忽视。
2教育实践
针对外来流动儿童“先天不足”的特点,在教育上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实践,形成合力,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1以自主发展为抓手,促使外来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学生,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道德养成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流动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流动学生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从小抓、抓小事。通过教育促进流动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促进流动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促进流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创设各种活动让流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机会,有意识地让流动学生作为主角,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在各种各样的学习和活动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柔性的他律为主的素质养成模式则在习惯养成中有其特殊的功能。心理学与文化学的许多研究都指出:适度的、内隐的某种氛围,因其孕育、营造着一种和谐而不刺激、存在却不张扬,具有持久性、柔韧住、渗透性的特点,易于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因此,通过感染、熏陶、暗示等方式,可以获得比灌输、强制好得多的习惯养成效果。主动性接受的习惯模式才会比较迅速地自觉地形成比较稳定的习惯。个体如果具备正确、积极的态度特征,面对社会环境的种种刺激时,这些刺激就会成为主体意识中的需求和压力,就会激发起学习和维持某种习惯的主观意愿,这种意愿有一定的自律性。虽然这种意愿的强度、持久度以及意愿转化为行为的力度受个人知、情、意,这些特征的制约,但是这种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大地决定着习惯养成的成效。主动接受的状态通过自律的途径,个体才能有效地养成并较长久地保持某种习惯。例如学校的校园文化、学校的优良校风、班风和教师的高尚师德等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让流动学生参与“我能行”、“八不准”行为规范教育签名系列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一日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规范。通过签名活动,强化学生对行为规范的认识,进一步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同时,在学生中间成立“行为规范”监督岗,以班级为单位两周一评议,找出成绩与差距,不断实践,不断进步,从他律逐步转向自律,从而达到自信、自律、自强。而在管理、监督、检查的队伍中,学校让更多的流动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作为学校主人的那一份责任和幸福。
2.2以“行规”导行为目的,强化外来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个体的行为,其生理上的机制有无条件性(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和条件性(条件反射)。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是受后天环境影响和系统教育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系统与科学性的训练,就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训练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目的制定的科学性,即符合主体(流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客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规律,以及训练目标的明确性,而且还依赖于训练者训练方法的科学系统性。对流动学生来说,有明确目标的训练教育对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尤其必要。学校把流动人口子女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制定具体和有效的实施计划。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最起码、最基础的规范。根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目标分解训导达成要求,由大化小、由粗化细,形成纵向呈系列、横向相关联的系统科学的训导目标。
横向上,将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分解为五个方面:①生活行为规范。主要涉及培养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②学习行为习惯。主要包括学习纪律和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效率;③劳动行为规范。要求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④交往行为规范。从待人接物的礼仪、态度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交往规则,提高其交往能力;⑤社会行为规范,即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是从对人对事、对国家、对集体、对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向学生提出了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和社会适应性。
纵向上,将训导模块分解为一、二、三学年段训导点,梯度分明,便于训导、评价。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分层落实。如小学低年级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游戏为载体,中年级以主题活动为形式,小学高年级在主题活动中应更注意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和思考,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
在养成教育工作中,不仅要让孩子们知道“应该怎样做?”更需要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才能那样!”对孩子的教育,由知到行的转化是最根本的转化。教育活动以它独有的特点为这种“转化”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和无数的机会。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使德育枯燥的条理要求生活化了,使社会的标准具体化了。这正是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所必须的。如:开展“我能行”、“争章夺星”、“雏鹰假日小队”、“少先队大队部的学生行为习惯监督岗活动”、“争做合格小公民”为主题的五小系列活动 :在家争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小伙伴”、“小卫士”、“小主人”等来进行导行。通过这样系列活动将已内化的道德知识在实施中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在多次反复强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为形成理想的道德行为模式打下基础。
2.3以抓个性差异为突破口,实现外来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遵循面对有差异的流动人口子女,要注意个性方面的因材施教,学生间存在着个性差异,笔者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加强扬其长补其短的训练,以达到教育效果最优化。这种差异性反映在主体方面,主要有生理上的差异、个性结构上的差异、认知风格上和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反映在客观方面,主要有流动人口子女生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同时,流动人口子女眼中看到城市里很多东西,反差很大,有时他们会很自卑,对未来忧虑,自身的环境使他们对别人很敏感,最怕别人瞧不起他们,自我保护特别强。他们总觉得城里人“嫌贫爱富”,这是孩子的心声。其实移民的“第二代”,渴望社会的认同和希望平等的意识特别强烈,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正视,有可能坠入一种反社会的情绪。因此,对流动人口子女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给予最基本的教育和人文关怀是必不可少的,从最细微处着手:手、脖子、头发、指甲等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做起。品德不良的流动人口子女在认识上往往是道德无知、行为盲目;在情感上往往与教育者对立,情绪也较易外露;在意志方面则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在行为上则形成了时间观念差,爱迟到、旷课,对人没有礼貌,喜欢进网吧和游戏厅,喜欢在逃学中找乐趣等许多不良习惯。面对这些事实,笔者尝试着用亲切说理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讨论交流法、积极激励法(“雏鹰争章”、“争章夺星”)和相互评议法,使流动人口子女不良行为习惯得到矫正,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
[1] [2] [3] [4] [5] [6] [8] [9] [10] [1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