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余朝文等
5新世纪的挑战——九年一贯课程政策与执行[R].台湾教育九十一学年度九年一贯课程实务研讨会,2002-9-13/2005-10-5
6香港特別行政区教育统筹委员会.教育制度检讨改革方案咨询文件[R].香港,2000b.
借鉴默会知识理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韦育军
(如东县宾山小学,江苏如东226400)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认为,在用语言文字符号清楚表达并能编码的显性知识之外,还有一种知识只可意会难于言传,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清晰表达,这就是默会知识(又称为隐性知识或缄默知识)。个体所拥有的默会知识不易言传和模仿,深植于个人的行动和经验中,同时也深藏于个人价值观念和心智模式中。而默会知识的获得过程,其实是认识者使“附随认识”与“中心认识”“缄默整合”的过程。在默会认知的过程中,“附随认识”的作用是辅助性的、从属性的,它只是被缄默地使用,是通过内隐的方式觉察到的东西,而“中心认识”则是被专注的对象,也是被外显地描述的对象。比如小学生在讲故事时,他的中心认识关注于故事的情节,而发音技巧、肢体语言的配合就是随附认识。
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根植于默会知识,一种完全明确的知识是不可思议的,正如波兰尼的著名命题:“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说出的多”。同样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根植于默会知识的明确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首要的基本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展开的。这里的“知识”很显然是明确的语文知识,而“能力、过程和方法”属于“只可意会难于言传”的默会知识范畴,“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高度个体化,不易言传,并深植于个体的行动和经验中。因此,如果说语文素养是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明确的语文知识只是露出冰山的一角,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隐藏于水面底下的大部分冰山。可见,默会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多么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三维目标要“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过去,正是由于重明确知识,轻默会知识,明确知识与默会知识的学习各走各的路,“分析+题海”的语文教学模式甚至于把默会知识如阅读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当作明确知识来学习,造成了高分低能、语文教学效益低下的恶劣后果。笔者认为借鉴默会知识理论,改革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1切入:学生“内存”的激活
默会知识的获得依赖于认识者与“中心认识”之间背景与知识结构的一致性。同样,语文学习首先是具有个性化的,学习者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认知能力等“内存”影响着学习效果,只有他们的“内存”被充分激活,与语文学习的材料“接轨”,语文学习才可能顺利进行,学生的默会知识才会增加,语文素养才能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担当“红娘”的职责,在语文学习材料与学生“内存”之间牵线搭桥。
1)与生活体验联姻。不要闭门学习《春晓》,在春日的早晨带领孩子们去大自然中切身感受春天的美好,孩子们眼中的春天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生机盎然,千姿百态;执教“草色遥看近却无”时,一个学生质疑“为什么绿色的小草在远处能看到,而到近处却看不清了”,其他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意,他们想到了“集市的人流”,“工地的红旗”“秧田的秧苗”等很多与诗句意境相似的生活画面。语言是生活的记载,生活是语文的基础,当语文学习材料与孩子们的生活体验“联姻”时,你会发现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灵与生活碰撞,孩子们的思维与生活交融,会迸发出熠熠生辉的言语之光,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也悄然发展;
2)与语言积累串门。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了很多的语言,形成了一定的语感,成为孩子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应从课堂教学入手,让语文学习材料多与孩子们的语言积累串门,这必然能调动孩子们的阅读期望,使静态的语言化为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元素。于永正老师在执教《全神贯注》导入新课时,深情地背诵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名言,话峰一转:“我听说你们特别喜欢背诵名人名言,还背得比较多,现在你们能不能背一段给我听?”此问一下子打开了孩子们的语言积累之门,蕴蓄已久的语言在一瞬间喷薄而出,孩子们对课文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阅读期待,为孩子们后面的课文学习以及自主创造格言奠定了基础;
3)与认知方式携手。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偏好的认知方式:有的喜欢整体感受,有的善于细部推敲,有的能管中窥豹,有的能由浅入深,有的会边读边思,有的喜欢掩卷遐思,等等。孔子云:“导而弗牵”,要引导孩子们的认知方式与学习材料携手,挖掘孩子们的学习潜能,培养孩子们默会认知能力。比如说,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在识字教学中,应鼓励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去识记生字;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引导主动阅读。强迫孩子们用整齐划一的认知方式去学习是违反默会认知规律的,会抑制孩子们的个性,不利于孩子们语文素养的形成。
2过程:丰富的实践体验
再好的讲解式教学也不能代替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或亲身参与的方式,去学习和获取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极为重要的个人实践知识——默会知识。《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实践性很强,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在丰富的实践体验过程中,学生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促进孩子们语文素养的发展。
1)行动。默会知识也有人就把它称作“行动中的知识”,这里的行动落实到语文教学中来,就是要解放孩子们的身体和四肢,使孩子们心灵的默会融入情趣盎然的游戏中,渗进绘声绘色的表演中,与机智激情的操作相结合,注入课外语文活动中来,充分施展语文学习带给他们的惬意。行动中,语文学习材料的组织形式及所蕴含的观念是孩子们的中心认识,行动中身心的表现手段是他们的随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应强化中心认识,让学生多用自己行动去展示,去体验,笔者认为学生的思维与情态会在行动中飞扬,语文素养会真正积淀于学生心灵的最深处;
2)观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扇窗户要经常打开着,去欣赏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去接纳可爱的鸟兽虫鱼,去发现人世间的真、善、美……在课堂教学中把这些场景移入,或者直接把教学移入场景中来,或者展示与语文学习材料相关的画面,甚至让孩子们画一画,赏一赏。直观的形象是他们的中心认识,目光所及,心灵默会则是他们的随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给予语文材料形象化,强化孩子们的中心认识,这样孩子们的默会知识,对语言的感悟力会有效地增加,自然而然地会提高语文素养;
3)倾听。倾听是倾心之听,不仅仅有听觉的辅助,更有心灵的默会。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更是一种语文素养。要多引导孩子们倾听配乐朗诵,倾听其他孩子的朗读、回答,倾听世间万声……倾听中,孩子们的语感会更加敏锐,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会不断提高。《海底世界》是一篇很有意思的课文,特别是海底传来的声音特别有趣,当录音机里响起海底世界神奇的声音,孩子们的眼睛里明显放出特别兴奋的光芒,他们静静地倾听,细细地品味,再去读课文相关段落时,孩子们读得多么传神,只有听觉的参与,没有心灵的默会,孩子们就不会对语言如此敏感,孩子们学习的情感也就不会如此地投入;
[1] [2] [4] [5] [6] [7] [8] [9] [10] [1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