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余朝文等
2.4以多方参与为保障,巩固外来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又有其个人经历、社会交往及个人心理特点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既注重学校教育的研究,也及时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在道德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凝成一股合力,多管齐下。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家庭起着重要的作用。流动人口应该充分意识:家庭是孩子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家庭中长辈的思想品德观念和言行作风,对子女不仅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熏陶作用,形成其品德发展的主观基础,而且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和相对稳定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一任“老师”给予孩子的影响是最久远的。流动人口应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示范,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为了加强流动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识,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岠江小学专门成立了“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学校”,定期向他们宣传家教的经验,促使流动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还利用《家校联系册》沟通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形成学校与家庭整体联动教育网络,营造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
社会德育是家庭、学校德育的延伸和拓展,而且因其资源丰富、感染力强,从而导致社会德育具有极大的覆盖面、辐射力和渗透性。流动人口子女道德养成,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德育的资源,建设有利于流动人口子女优良品德生成的环境氛围,培养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学校建立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温州会展中心,杨府山垃圾场和思芳路。使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流动人口子女道德素质的养成靠教育,还要靠制度、纪律和法制。法国著名教育家和社会学家涂尔干指出:纪律“从本质上说,它是无与伦比的道德教育手段”, “纪律的本身乃是教育的内在元素亦道德最重要品质的独有的元素”。科学、合理、严明的纪律、规章制度可以促进各项道德规范、守则等在实践中的落实,为整个流动人口子女的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流动人口子女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总要经历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律的约束是绝对必要的。要在全体流动人口子女中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制观念,使流动人口子女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约束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
学校教育既是流动人口子女良好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对流动人口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辅导的主阵地,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学校还充分利用了家长学校等形式,定期请专家对流动人口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讲座和培训,帮助家长迅速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让家长、社会都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来,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总之,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办学校,与本辖区孩子接受同等的教育,既是国家政策的规定,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进行了实践以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多数流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好转,学业成绩明显提高,有的已经进入班级优秀生的行列,个别特长生脱颖而出(如体育运动尖子),家长热情很高,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性和肩负责任的重大,经常和任课教师沟通,纷纷向任课教师讨教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乐意配合学校做好工作。同时,由于流动学生群体的流动性大,生活环境改善不明显,学校教育往往在校外环境中失效,个别问题产生,教育了改正,改正了又犯,许多问题值得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章睿齐.孩子有问题症结在父母.家庭教育导读,2004,(5).
2 吴邦华.转化问题学生.中小学校长,2005,(2).
3温光华,徐永泉.构建适合整体整合德育资源[J].中小学校长,2005,(9).
4 萧宗六.学校管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黄正平.小学养成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谈“尊重、理解、宽容”与心理健康教育
康效杰
(秦皇岛市海港区交建里小学,河北秦皇岛066001)
常常听到教师们有这样的议论:“现在的学生真难教,生源差,基础差,真谓朽木难雕也。”“现在的教师也难做,宽不妥,严不是,顶着石臼在做戏,真是师难为,难为师,为师难啊!”究竟难在何处?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由于市场经济的普及,社会对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是以学生的社会近期利益为基础。以“立竿见影”的升学效果来衡量的,升学率已经成为一个使教育功能简单化的硬指标!虽然推行了新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已给以重视,并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但由于现实的功利化倾向,再加上教育本身对效果的滞后(消化吸收和再创造)作用规律,“传道、授业、解惑”变成了单纯的“授业”而使教育本身失去了真正的意义。“难”的症结就在这里!而学生“差”则是这功利化影响下多种因素的受害者!社会和家长的高期望值、学习内容的枯燥和高压、社会宣传舆论的影响、现实残酷的竞争……使得他们完全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成为一种负担而在应付,对没有踏上社会的他们来说,过早的渲染和面临生存竞争使得他们疲惫不堪,心理上遭遇了过分的重压而扭曲,厌学、悲观、追求功利、藐视教师的现象也就是自然的了!“传道”的缺失不但在道德观念上形成了一种混乱,更严重的是在他们的心理上促成了种种导致心理疾病的因素,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无以复加的重要地位。社会在发展,教育要进行下去,教师要“吃饭”!尽管有无数的无奈,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空间还是存在。因此,教师必须在教育实践中适应现实需要,自身素质得到充实、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教学双方,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帮助教学双方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得到提高,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有着特殊意义。
1情感交流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对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校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主要是对谁负责的问题:是对上级负责还是对全体学生负责;是对领导的“政绩”负责还是对社会的真正发展负责。当然,作为教师,不可能左右政治的需要,但可以决定自身的选择!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屋建瓴式的理论建构,更是实实在在的对学生的情感,不唯“差”而“弃”。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执著,来自于对人性真谛的认识程度,来自于不随遇而安的良知,来自于对“爱”的真正理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起点——情感交流,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学生达到情感交融和互为理解的境界,从而共同提高各种基本素质和竞争能力的规律是不容改变的。师生间情感的“零距离”是这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对事物认识的肤浅、容易冲动,往往以第一感觉来处理发生的事情,对后果不作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立刻以个性形式在行为中作出反映,这在中小学生中是很普遍的,常常会发现学生在受到老师批评或和同学发生矛盾后就出现逃学、打架的现象。同时,他们对新事物接受又是非常快的,特别是感兴趣的事情,只要有一点成功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而很快作出结论,当遇到挫折,又极易陷入迷惘、困惑而沮丧。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常常会因为受到表扬而兴高采烈,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心灰意懒,这是中小学生思想单纯、心理脆弱、不稳定且极具个性化的非常明显的特点。在这个意义来说,对学生晓之以理首先必须动之以情,情感上的接受是晓理的基础,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 [2] [3] [4] [5] [6] [7] [9] [10] [1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