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李卫尸谏

作者:张 军



  鄂尔泰笑道:“李卫这是学了当年慧可向达摩求法的样子,跪雪断臂,以自残来感动圣上,拼一个诤臣的名声!”
  “朕偏不能让他得这个名声。”
  鄂尔泰道:“老臣这里倒有个办法,可以让李卫知难而退。”
  乾隆不禁大感兴趣:“唔?是什么办法?你说来听听。”
  “皇上尽管把这件事情交给老臣办。老臣只需几名太监,一把遮阳伞,一个厚些的跪垫……”
  
  外边李卫已经跪了半个时辰了。
  烈日曝晒之下,他的身躯像一截风干的枯树枝,倔强不屈地扎在土中。他的额头已经渗出了密密的汗珠,但这些汗珠还没等变大,却又被毒花花的阳光晒干了。
  李卫目光坚毅,直盯盯地看着殿门。
  这时,那殿门吱呀呀地打开了。
  但从大门中走出来的并不是乾隆皇帝,而是鄂尔泰。
  鄂尔泰身后跟着几名小太监,有的手拿大伞,有的手捧水壶,有的拿着跪垫,一齐直朝李卫走来。
  李卫一见这阵势,不知鄂尔泰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正在纳闷之时,鄂尔泰带着太监已经将他围住。只见鄂尔泰在李卫面前站定道:“传皇上口谕。”
  一听皇上有话,李卫不由将身子挺一挺,只听鄂尔泰先看了看李卫的脸色,然后才道:“朕赏你冰粥一碗,务必让鄂尔泰当面看着你喝下。不得违旨!”
  鄂尔泰说罢,一名太监已经将一个放着冰粥的托盘递到李卫的面前。
  “请转告皇上,老臣要待皇上宣我入殿进言,方能进食。”
  鄂尔泰将脸色一沉道:“你好大的胆子。‘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皇上赐你冰粥是对你以礼待之,难道你要以不忠回报皇上么?”
  李卫没听懂鄂尔泰用的孔子的那句话,但后边那句听懂了,不喝下这碗冰粥,那就是看不起皇上,还谈什么为皇上尽忠呢。他无奈地接过冰粥,看了一会儿,然后一饮而尽。
  “这就对了。”鄂尔泰笑了,但笑声却多少有几分让李卫感觉不舒服。只听鄂尔泰说道,“来人!”
  几名小太监一齐道:“小的们在。”
  “给我好好地侍候着李大人,不能让李大人委屈了。”
  “喳!”
  几名小太监答应一声,立刻走到李卫身边。一个小太监给他垫上跪垫,另一个小太监给他打上遮阳伞。别的小太监们也不闲着,有的给他打扇扇风,有的擦汗,还有的给他揉腿按肩,好一通的忙活。
  李卫一见这阵势就知道不妙,抬头问鄂尔泰道:“这是要做什么?”
  “皇上有悲天悯人之心,尊贤容众之德。特赐之以龙恩雨露,望你三思!”
  李卫突然回过味来,瞪着鄂尔泰冷笑道:“我看这不是皇上的主意,却是你小子使的招吧。”
  鄂尔泰并不隐瞒,笑道:“正是我替皇上想出来的办法。对付你这样的犟驴子,不出些奇招如何能行?但皇上乾纲独断,此番心意还是恩从上出。”
  “辣块妈妈的。不带这样耍赖的!有种你也和我一样跪着!”
  “皇上不听你的,你就赖着不走。难道李大人不是和皇上耍赖么?我没你这一身的硬骨头,大热天在太阳下晒着自虐。不过这么一折腾,你就是跪上三天三夜,皇上也未必理你。李大人,我用着三班太监轮流侍候着您呢。你要想跪,那就跪着吧。”鄂尔泰说罢,哈哈大笑,转身朝着养心殿而去,向乾隆交差去了。
  李卫向着鄂尔泰的背影狠狠地吐了一口道:“呸,老奸巨滑!大奸臣!”
  李卫骂罢,知道再跪着也无益,也不再跪着了,慢慢地站了起来。
  一个小太监见李卫要站起来,走过来搀起李卫,笑道:“李大人,您这是要出恭吧。您不用起来,小的们这里都备着家伙呢。”说罢,几个太监扯起一张幔帐,一个小太监拿出一个便盆来。
  李卫见了又好气又好笑,他接过便盆道:“这个鄂尔泰,真他娘的精明到家了,连这个都想到了。”
  那太监笑着道:“是啊,鄂大人的确想得周到……”但他话还没说完,李卫却把那便盆向他怀里一塞,分开人群,大踏步地走了出去。
  
  师爷献招
  
  李卫与鄂尔泰初次过招,便落了下风。一路上心情郁闷,回到府上,进了书房之后,便闭门不出。偏是老太太想孙子,知道李卫回来了,便到书房找他说话。一会儿提起李由过去对她的好处来,哭得泪水涟涟,一会儿又打探李由能不能减刑早放,哀叹着送终的时候李由能够回来不。把个李卫搅得更是心绪不宁,只好寻个事由,把母亲先请出去,然后把老王头叫到书房,让老王头陪自己出去转转。
  二人步行出了门,一直南走,到了北玉皇庙又向西拐,踅过一座贞节牌楼,便进入了闹市。但见不宽的街道之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打杂的卖艺的,茶铺里票友唱戏的,隔着布袋讲牛羊经纪讨价还价的,举着招帖子卖字画的,插着幌子算命的,饭馆里伙计招客声、报菜声、算盘子儿打得稀里哗啦……
  老王头哪见过这热闹的地方,正东张西望看了个目不暇接,忽听得有人叫骂,接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忽地从人流中窜出来,一头撞在老王头身上。这一下把老王头可撞了个七晕八素,满眼金花,躺在地上直喊娘。那孩子也一跤跌倒在地。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追过来,将那孩子拎起来,照着脸上“啪啪”就是两个大巴掌,孩子的脸上顿时一边一个红掌印。那汉子还不罢休,嘴里嚷着:“你个小兔崽子,看我打不死你。”又将孩子一甩,孩子如破麻袋一样被扔到街了。汉子上去就是几脚,接着又拎起来,照着背上“咚咚”就是两拳。
  李卫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过去一伸手将汉子拦住道:“住手!”
  这时老王头也爬起来了,走过去一把将孩子搂在怀里道:“看把这娃打的,真下得去手啊。”
  那大汉见有人拦他,转头对李卫道:“关你甚事。”
  李卫冷冷道:“虽然不关我事,但我这个人有个毛病。但见了不平的事,便要拨刀相助。”李卫看看孩子,嘴里发出“啧啧”的声音。“下手够狠的啊。你看这孩子被你打的,全身紫青,谁家的孩子能让你这么打?要是你儿子,你不心疼么?”
  哪知大汉立刻回了李卫一句话:“不是我儿子,还能是你儿子啊。”
  李卫听了这话,顿显尴尬,愣怔了一下才道:“真是你儿子?”
  大汉一把将孩子从老王头手里夺过来,敲着孩子的脑袋说:“老人家你不知道。我张家祖祖辈辈还没出过一个进士呢。到我这代杀猪卖肉挣了两个钱,才把他送到教馆读书,就指望他为我家光宗耀祖呢。可这小子天天逃学,不听先生的话,非要像我一样做生意学杀猪,真是没出息啊。”
  那孩子果然顽劣,一下子竟从大汉手中挣脱出来道:“我就不喜欢读书,做生意有什么不好?有钱就能捐官,还考进士做什么?”
  大汉又一把将孩子的领子捉住,又给拎了回来,骂道:“放屁!放屁!李卫大人已经上折子劝皇上罢捐了,你要不好好读书。等罢了捐,就只有和你老子我一样杀猪卖肉了,你还捐你娘个屁啊。”
  李卫听这父子二人说话直不愣登的,觉得好笑,随口应道:“还是要好好读书才好。将来中进士当官,才可以凭着真本事为国出力。”
  方说到此,大汉却接口道:“其实李卫这老头儿也是多管闲事,他还不是斗大的字不识一个?靠着有些胆子,又有好运气,才发了迹,升了官。我们这些既没胆子又没学问的,还不就指着攒两个钱弄个官当当,也好给祖宗长长脸面。这下可好了,我看我这个儿子也不是读书的材料。要真让李卫废了捐,也真的只能和我一样当个杀猪的了。”
  说罢,也不再理李卫,领着小孩挤入人群走了。把个李卫晾在那里哭笑不得。
  李卫转脸对老王头道:“瞧见了吧,只要捐纳不废,就是杀猪的也能买个官当当。”
  老王头一听这话,认真道:“老爷,那杀猪的能买官当,俄这个喂猪的是不是有了钱也能买个官当了?”
  李卫好好地上下打量了一番老王头,也笑道:“你啊?你能当什么官?”
  老王头得意道:“别的官当不了,猪官(倌)总能当吧。咱养猪的本事,可是没的说。玉皇大帝下边还有一个养马的官叫弼马温呢,朝廷里边就没有个养猪的叫弼猪温的官?”
  

[1]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