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作者,作者(节选)

作者:戴维·洛奇




  亨利·詹姆斯被安放在棺材里,棺木上覆盖着黑色的布,他脸上蒙着一块白布,明妮折起白布,露出那张刮得十分干净的脸。他神色安详,就像一具象牙色的腊刻艺术品,十分宁静,但却和能反映他个性的一切特征都没有了关系。她明白了詹姆斯夫人说对身体有着温情的意思了,因为曾经寄居在身体里的灵魂不在那儿、不再照管它了。西奥多拉是精神研究学会十分活跃的会员,并以此身份参加过几次降神会,她想,要是有一天能和亨利·詹姆斯的灵魂接触,那一定是个很有意思的实验。真要是HJ能发来关于死后生活的信息,那将会十分有价值,同时,这样的信息也很容易辨别真伪,因为没有其他媒介能模仿他的行文风格。
  
  大约六年之前,亨利·詹姆斯写过一篇短文,题目是“死亡之后还有生命吗?”文章一定是他口述给西奥多拉·鲍桑格的,因此她对亨利在这方面的观点相当熟悉。文章刊发在一九一○年一至二月的《哈泼巴扎》上,同时发表的还有其他作家写的关于同一主题的文章,其中包括威廉·狄恩·豪威尔斯。所有文章后来集结成书,由哈泼出版,书名《身后的日子》。由于一九一○年二月期间,亨利正处于极度抑郁中,无法写作,我们只好推测,这篇文章是他在一九○九年他情绪相对安稳时、在乌云聚集的间隙中写的,因为文章语言雄辩,情绪乐观。
  以全世界关于亨利·詹姆斯的生活和工作最权威作家自诩的列昂·埃代尔,在其里程碑式的传记中,这样概述了这篇文章:
  
  如果指的是肉体生命,他认为那就没有。死亡是绝对的。在生命之后继续存在的是创造性的意识所发现和创作的:而且只有被放置在具有永久性的形式之中。
  
  事实上,亨利·詹姆斯并不是这样说的。对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和文学教授来说,这只是他们期望他就此话题所说的话,是他们希望他说的话,可事实上他并不是这么说的。“死亡之后还有生命吗?”一文开宗明义就说,“我首先承认,我认为,它一旦具备了所能有的关注强度,就是世界上最有趣的问题。”有这样情感的人根本不像会认为死亡是绝对的。但就像詹姆斯所有的作品,特别是其后期作品,这篇短文的大意很难概述。他的散文风格事实上有意让人无法改写他的语句。就像一张编织精巧的网,既有弹性又很脆弱,设计目的是要去捕捉而非表达意义。你得和这网磋商,在网中展开你全身,体验它,方获得其意义。站在网边,你就无法搞清楚它的结构,其线索也难寻踪迹;设法简化它,就又把它全毁掉的危险。但我们依然会努力。他说,思考这一问题会有两种结果:
  
  一种结果是使我们渴望死亡……把它作为绝对受欢迎的陨灭和终结;另一种结果是使我们把它作为兴趣、赞美、激情、大而神圣的意识的再生,一句话,就是那些我们在此世上有着辉煌样本的事物的再生。
  
  他自己对这第一结果就很熟悉,而且很快就将再次熟悉,但是文章主要部分却是在研究并最终肯定了第二种结果,它将死亡看作意识延伸的门户,而不是其消亡。然而,他坦率地承认,这样的希望尚缺乏坚实的证据。我们只好听天由命,他说:
  
  严峻的事实是,“科学”并不考虑我们所担心的主要内容:灵魂,我们被悲惨地、牢固地锁在物质器官中……观察和证据都再次证实实验室和十分肯定的分析家们的阴暗断言,即我们的天赋和我们的大脑(那可怜的、可触的、可估算的、可探究的、实验室的大脑)之间不存在任何可转换性。
  
  对他而言,正统的宗教并未能提供坚实的基础,以挑战这一观点,对唯心主义声称能接触那层薄纱背后的生活也不屑一顾。死者以其缺失和沉默引人注目。这样,是什么使他那么坚信存在着个体不朽的可能?就是“意识宝库本身的积聚”,这一积聚因相关者的艺术家身份而显得更为崇高和精炼:
  
   一句话,是自我的艺术意识和特权,才透过存在之泉闪闪发光。在那座喷泉里,我们的灵魂飞身潜下去,直至不可测的深度,最终,借助想象和渴望,感受到已沾染了来自宇宙的气味的自身。那如果不是我们个性的冒险又是什么?在那之后,我们怎么还可能完全与之割裂?
  
  换句话说,他发现,他不断发展的个人意识和该意识所寄居的世界间的交互关系十分丰富而有教益,他无法接受这样的观点,不相信如此产生的个体意识只是大自然玩弄的一个残酷把戏,不相信这一个体会在死亡时被一抛了之。他强调说,这不是一种“信念”(他小心地避而不用这样的字眼)而是“渴望”。事实上,全篇文章贯穿着这样一种含义,而有些投机的神学家一直觉得很有吸引力,即:如果我们渴望身后生命就能获得它(而如果我们不渴望,就什么身后生命都不会有)。文章结束时说:
  
   当与这样的问题产生的意识联系开始飞转和固定,谁能说它不会在过去和当前的广阔领域、以浩瀚的感知和热切伸展开自己的翅膀?不,不,不,我超越了实验室大脑。
  
  一段有趣、有点让人吃惊的文字,它推崇一种幻想,与我此前沉溺其中的不同,但更令人愉悦:亨利·詹姆斯的灵魂存在于皇皇宇宙的某个地方,我在他死前希望他知道的事情他全知道,怀着完全有理由的满意心情看着自己的名声在他死后逐步高升,计算着销售码洋,读着对他作品的批评,在天庭录像机或光碟机上看着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听我们喋喋不休地谈论着他和他的作品,像在一场久久不散的盛大欢庆会上洋洋自负。
  亨利,无论你在哪里,请鞠个躬。
  (责任编辑 周冉)
  
  ① 英国政治家(Herbert Asquith,1852—1928)。1908—1926年任自由党领袖,1908—1916年任内阁首相。
  ② 美国女作家(Edith Wharton,1862—1937)。主要作品有《欢乐之家》和《纯真时代》等。
   ③ 主要居住在比利时东南和南部以及法国部分地区的民族。
  ① 英国的港口城市。
  ① 德国发明家齐柏林(Ferdinand von Zeppelin,1838—1917)设计制造的第一艘具有硬式机架、可驾驶的机动飞艇。
  ② 英国诗人(Rupert Brooke,1887—1915)。成名作为十四行组诗《1914年和其他诗篇》。
  ① 亨利·詹姆斯姓名的首字母缩写。
  ② 美国营养学家(Horace Fletcher,1849—1919)。主张将食物细嚼慢咽。
  ① 1915 年5月7日被德国潜艇在爱尔兰附近海域击沉的英国轮船。
  ② 英国英格兰西南部的城市。
  ① 英国当时主要的打字机制造商之一。
  ① 指她的丈夫、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意识流”就是他最先提出的。
  ① 英国作家(Sir Edmund Gosse,1849—1928)。主要著作有《18世纪文学史》和《现代英国文学史》等。
  ① 英国小说家、诗人(Rudyard Kipling ,1865—1936)。作品多表现英国帝国主义扩张,主要作品有《丛林故事》、《吉姆》等,获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
  ② 英国小说家、诗人(Thomas Hardy,1840—1928)。主要作品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③ 英国剧作家(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主要作品有《人与超人》、《巴巴拉少校》等,获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
  ④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Sir james Mathew Barrie,1860—1937)。《彼得·潘》的作者。
  ⑤ 英国小说家(Sir Hugh Walpole,1884—1941)。主要作品有四部关于赫里斯家族的系列小说等。
  ① 法国戏剧家(Augustin Engène Scribe,1791—1862)。
  ② 法国戏剧家(Victorien Sardou,1831—1908)。以轻喜剧情节剧见长。
  ① 英国诗人(Alfred Tennyson,1809—1892)。其作品包括《悼念》(1850)和《轻骑兵的责任》(1854)等,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情感和美学思想。1850年获桂冠诗人称号。
  ② “惊若磐石”原文为“gorgonized”,该词来自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怪Gorgon,凡看到这个女怪眼睛的人都会变为石头。
  ① 英国旧金币。值一镑一先令。
  ① 伦敦的大街名。与泰晤士河平行,以剧院多而闻名。
  ① 英国作家、冒险家(Edward John Trelawney,1792—1881)。与雪莱和拜伦等过从甚密。
  ① Poor在英语中兼有“可怜的”和“贫穷的”的意思。
  ① 原文为拉丁文Domine,in manus tuas,是Domine, in manus tuas commendo spiri tum menus的缩略。该句为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一句话,意为“主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到你手里”,见《新约·路加福音》23:46。
  ① 肖恩的昵称。
  ① 喻指大烟囱。
  ① 裤子上用于盖住裤缝或纽扣的折叠布片。
  ② 英国小说家(Anthony Trollope,1815—1882)。作品注重道德寓意。
  ① 剧院观众表示不满的呼喊声。
  ② 指观众。 类似消费者被称为“上帝”。
  ① 指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
  ① 德国黑森州的城市。温泉疗养胜地。
  ① 法国当时的一种新型汽车。首次将引擎安装于车前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