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布莱希特日历小说八篇

作者:[德国]贝托尔德·布莱希特 作 赵丹 译




  夸奖
  当K先生听到早年的学生夸奖他时,他说:“在学生们早已忘记大师的错误后,他自己却一直还记得它。”
  等待
  K先生有一天在等某件事,然后一个星期,又是一个月。最后他说:“我可以好好等上一个月,但不应该是这一天和这一星期”。
  目的
  K先生提出如下的问题:
  “我邻居每天早上用留声机放音乐。他为什么放音乐?有人告诉我,因为他做体操。他为什么做体操?因为他需要力量,他说。他要力量干什么?因为他要战胜城里的敌人,他说。为什么要战胜敌人?因为他要吃饭,他说。”
  听到这里,他问道:“他吃饭干什么?”
  不贿赂的艺术
  K先生把一个人介绍给一个商人,因为他不受贿赂。两星期后商人又来找K先生,问他:“你说的不受贿赂是什么意思?”K先生说:“我说你雇用的人不受贿赂,是这个意思:你贿赂不了他。”“这样,”商人忧愁满面地说,“那么我有理由担心,你介绍的人甚至受我的敌人贿赂。”“这我不知道,”K先生不太感兴趣地说。“而他总是顺着我的心意说话,这样看来他也被我贿赂!”商人生气地大叫。K先生沾沾自喜地笑笑。“他至少是不受我贿赂的。”他说。
  爱国,是对众多祖国的恨
  K先生不认为一个人应该一直生活在一个国家。他说:“我可以在每一个地方挨饿。”有一天他走在一个被这个国家的敌人占领的城市里。敌人中有个军官朝他走来,强迫他走下人行道。K先生走了下去,对这个人很恼火,而且不只是针对这个人,特别对这个人所属的国家很反感,以致他希望这个国家在地球上被消灭掉。“为什么,”K先生问,“在这一分钟我成了一个民族主义者?但是人们必须因此而根除愚昧,因为它使得遭遇它的人也变得愚昧。”
  饥饿
  K先生就关于祖国的一个问题回答说:“我可以在每一个地方挨饿。”这时一个爱钻牛角尖的听众问,事实上他有吃有穿,为什么说他挨饿呢。K先生这样辩解说:“显然我想说,假如我愿意的话,我可以在饥饿横行的每一个地方生活。我承认,我是否挨饿和我是否生活在一个挨饿的地方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作为道歉我也许可以指出,对我来说生活在一个饥饿横行的地方,即使不挨饿也至少是件很糟糕的事情。对其他人来说我挨饿并不重要,但是我反对饥饿横行这件事却很重要。”
  当建议不被重视时的建议
  K先生推荐说,最好每个建议都附带一个额外的建议,用于建议不被重视的情况。比方说他向某位处境不佳的人建议一个确定的对策时,对策应尽量少地伤害别人,他还描述了一个对策,不是那么无害,也不是无所顾忌。“谁要是并非什么都在行,”他说,“再小的事情都要帮他免去。”
  不可缺少的官员
  K先生听人夸耀一位官员,说他在职位上坐了好长的时间,是不可缺少的好官员。“为什么他不可缺少?”K先生生气地问。“公务没有他就不能运转,”夸奖者说。“假如公务没有他就不能运转,那么他怎么会是好官员呢?”K先生说,“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整理他的公务,好使他变得可以缺少。他是在做什么工作啊?我告诉你们:他是在勒索!”
  令人信服的问题
  “我注意到,”K先生说,“我们有一个教条吓坏了许多人,这教条是,所有问题我们都知道答案。难道我们不可以列出一长串关于宣传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也是没有得到解答吗?”
  最好的辛劳
  “您在忙什么?”有人问K先生。K先生回答说。“我花了很大力气,我在为我的下一个错误作准备。”
  可以忍受的侮辱
  有人指责K先生的一位同事,说他对K先生态度不友好。“是的,但只是背后。”K先生为他辩解说。
  两个城市
  A城市的K先生比较喜欢B城市。“在A城,”他说,“人们爱我,但在B城人们对我友好;在A城人们帮助我,但在B城人们需要我。在A城人们请我就席,在B城人们请我进厨房。”
  重逢
  有一个人好久没见K先生了,他这么问候K先生:“您一点没变。”
  “是吗?”K先生说着,脸色马上惨白。
  (特约编辑裴胜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