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蜀山风情画

作者:李世宗




  “好姐姐,求求你了!快把围腰还给我,我真的不知道。”小毛牛再次求饶道。
  小尼姑红着双颊,小声说道:“你不知道,我来教你!”说着一把抱住小毛牛。这下可把小毛牛吓坏了,忙说,“使不得,放开我!”
  小尼姑死死抱住小毛牛,眼里含着泪花说:“我爱你,你别辜负人家一片真心!”
  “你放开我,我不会走的。”小毛牛灵机一动说。
  小尼姑果然放开手说:“我知你是个有情有义的男子,来吧!”说着便躺在床上,脱下缁衣,露出雪白的胸脯,正要脱裤子,围腰帕从她纤细的柳腰处露了出来。小毛牛一见,忽地扑了过去,对着小尼姑的肚子吐了一口唾沫,抓起围腰帕便跑。小尼姑翻身下床,披着衣服,一直追到庙门,望着跑远了的小毛牛骂道:“你这没良心的东西!死得早的!”接着,便伤心地哭了起来……
  圣母庙的小尼姑,为何如此放荡?
  原来,她是离古镇不远的孔家坝一个叫孔文举的武秀才的小女儿。武秀才富甲一方,乐善好施,常年修桥补路,怜贫济困,村里人都称他孔善人。
  孔善人做了那么多善事,却一连生了七位千金,仿佛七仙女下凡一样。尽管个个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却没一个能给他继承香烟,传宗接代,孔善人甚是心烦。到了知命之年,膝下还是无儿,请人一算,说是他前身是个和尚,必须送一个女儿出家,替他偿还前债,菩萨才会给他送个儿子来。
  孔善人如梦初醒。
  孔善人七个女儿,已出嫁五个,六姑娘也已许了人家,于归在即,只有七姑娘尚待字闺中。于是,同妻子商量,决定送七姑娘出家。尽管妻子舍不得,但觉得自己一连生了七个女儿,自愧对不起丈夫,也不敢不依从。
  暮春三月的一天,孔善人带着妻子和女儿,来到圣母庙。
  对于一个很少出门的闺中少女来说,一路上的景物是那么新鲜。到了庙里,七姑娘也不去探究父母和老尼姑说些什么,只顾看那些菩萨、壁画,觉得既神奇又好看。一会儿老尼姑笑眯眯地走过来,拉着她的手看了又看,说道:“长得多好,真像七仙姑一样呢。来,我陪你到庙后去看花,那里什么花都有,好看得很。”说罢,便要拉她走。
  七姑娘最爱花草,便跟着老尼姑来到庙后,这里有一片空地,中间布置了一个半圆形花坛,上面放着十几盆花。牡丹含苞待放,蓝花早已开了几盆,散发出幽幽清香,引得七姑娘将鼻子贴近花,闻了又闻。她观赏了一阵花,才跟随老尼姑转回客堂,却不见了父母,正要问,老尼姑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严肃而慈祥地对她说,“七小姐,恭喜你今天皈依佛门了!”
  “啥叫皈依佛门?”七姑娘忙问。
  “你出家了。”
  “什么?我出家了?”七姑娘根本不信。
  “是这样。”老尼姑说,“你父母今天来还愿,就是送你来修行当尼姑,替他们偿还前生孽债,求得菩萨宽恕,将来才有后嗣继起香烟。这是个大事,你可要体贴父母之心,不能违背父母之命啊。看来,这也是命中注定,我与你有师徒之缘呢!”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七姑娘听完老尼姑的话,“哇”的一声便大哭起来,这才恍然大悟,父亲为啥只要她一个人来,母亲为何不住地流泪,原来,父母将她舍入空门了。天呀!老尼姑见她又哭又闹,忙叫徒弟们将她拉进一间事先准备好的云房里,按在床上,然后反扣了房门,让她在房里哭叫。
  七姑娘从上午一直哭到后半夜,才朦朦胧胧地睡去。她仿佛回到家里,回到闺房前面的花园,那栏杆旁的牡丹、芍药开得多么鲜艳!花盆里的蓝花发出阵阵幽香,一对对燕儿在梁上筑巢,一双双蝴蝶在花间飞舞,她的六姐穿着新做的嫁妆,满怀喜悦地向她走来。她喊了一声“六姐”,六姐却不见了!母亲呢?母亲仿佛就在面前,眼里还是含着泪花,她正要上前抱住母亲,忽见父亲手里拿着一根棒子走来,凶神恶煞地喝道:“七丫头,送你出家,怎么回来了?”说罢,一棒子劈头打下。“啊呀!”她大叫一声,惊醒过来。
  七姑娘定了定神,才意识到自己还睡在尼姑庵里,躺在一张窄窄的小床上,垫有草席,身上搭着一床薄薄的黑被盖,一盏昏暗的小油灯放在小桌上,四壁空空,连个坐凳也没有,想起自己的闺房,锦衾绣被,玉镜妆台……一切都没有了,一切都如同一场醒过来的梦。而真实的自己却身处寂寞的荒原,茕茕一身,孤独无依……想到这里,又伤心地哭了起来。
  第二天早上,小尼姑送进斋饭,那仅是一碗稀饭和一碟泡菜,七姑娘喝了两口稀饭又流下泪来,小尼姑们都来安慰她。
  “七姑娘,你别哭,我也是还愿来的,起初不习惯,后来慢慢就惯了。”
  “七姑娘,我们这里可好耍呀。没事我们就讲故事,摆家常,还要读经写字哩!”
  “七姑娘,你家把你舍入空门,你又何必去想他们呢?他们已经横下一条心,你为什么不横下一条心呢?”
  “横下一条心?”七姑娘想,这话说得好,说到她心坎上了,既然父母都舍得抛弃我,我又何必去想念他们?好,横下一条心吧!
  但第三天老尼姑要给她剃发,她却坚决不肯;要给她取法号,她也坚决不从。老尼姑不好强迫她,只好让她带发修行。说,不改法号就叫七姑子吧。
  老尼姑每天教弟子们念经、做法事,七姑子无精打采地坐着,老尼姑也不敢责备她。念了一个多月的经,她只念会了一句“阿弥陀佛!”
  七姑子憔悴了,一张苍白的小脸,褪尽了昔日桃花颜色;满含哀怨的眼睛,失去了往日水灵灵的神采。她消瘦了,与后花园里的黄花一般清瘦。
  她不拜菩萨,更不会替她父母祈祷什么。她只是常常发愣,常常想:父母为什么那么狠心,那么愚蠢?为了得到一个男娃子,竟不顾女儿死活,将她抛弃!男娃与女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男娃就有那么金贵?她长了这么大,只见过一个男人,那就是她爹———一个可恨、可恶的父亲。如果普天下的男人,都像他父亲一样,男人又有什么可贵呢?每想到这里,她就想看看别的男人是什么样的,会不会都跟他父亲一样可恨。
  她终于见到了,那就是小毛牛与花娘在土地棚里的那一幕。起初她惊呆了,后来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当晚,七姑子躺在床上,总是翻来复去睡不着,那一对男娃、女娃,光着身子一丝不挂的情景,像图画一样,浮现在脑子里,驱之不散,赶之不走,把一颗芳心搅得乱乱的。她埋怨自己不该去惊扰他们。不过,她想明天那男娃子要来找寻围腰帕,一定要向他了解个明白,这男人究竟是什么样的!
  第二天,那男娃子果真来了。看他那眉清目秀、聪明伶俐的样子,的确可爱,她才明白男人并不都像她爹那样无情无义,男人是多情多义的。她又想起算命先生说她是七仙姑下凡,要配一个放牛的穷娃子,莫非就是他么?要是他,那才好啊……
  当小毛牛到她房里时,她想庙里只有他们两人,岂不是姻缘有数?一种抑制不住的欲望,像带雨春潮急不可当……谁知小毛牛竟对她那样无情!
  她羞愧,她失望,她眼泪如注……
  
   念佛堂偏遇火祝融
  
  且说小毛牛拿着围腰帕拼命地跑,他一口气跑下山来,才放慢了脚步。
  这时,夜幕降下,山村里的月亮升起得迟一些,树木、房舍、田野都罩上了一层黑纱,仿佛小尼姑身上穿的缁衣。他回头一望,圣母山全被黑纱包裹着,那孤零零的圣母庙,只剩一团黑影,显得愈发幽暗阴森。他突地有些后悔,后悔自己的莽撞来。那个小尼姑这时怎么了?她是站在庙门口骂他,还是一个人呆在房里哭泣……小毛牛的眼前那小尼姑的样儿起来越清晰:一张苍白的瓜子脸,没花娘那么红润;她总是颦着双眉,可那两只水灵灵的眼睛,却像花娘一样默默含情……小毛牛的心说不出是种什么滋味。他不懂什么失落,什么惆怅?他更不明白这么好的姑娘,为什么要出家当尼姑?他只是觉得她太寂寞,太孤独了,她一定像花娘一样,要有人跟她玩才好!唉,我为什么要吐她一泡口水?真没良心!要是再碰见她,一定给她赔个不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