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蜀山风情画

作者:李世宗




  七姑子没让红霓说完,便“扑通”一声跪下,哭着哀求道:“师父!只求你收下我,什么艰难我都不怕。我已经没有家了,还有什么牵挂啊?”
  红霓拉起七姑子,说:“既然有师父之命,你又有如此决心,我便尽力教你。不过,你可别叫我师父,叫我红霓姐姐吧!”又指着秀才说,“你就叫他李先生好了,如果你想读点书,他还可以教你呢!”七姑子忙转身给秀才作了一个揖,叫了一声“李先生”。
  “哈哈哈。”老尼姑笑道,“七姑子真有造化,既习武又学文,将来不成了文武双全的姑娘了么。不过规矩是要的,哪有不称师父之理?”
  红霓笑道:“师父,你怎么老糊涂了?我是你的弟子,七姑子也是你的弟子,我们是师姐妹,怎么不能姐妹相称呢?”
  “只有你的道理多。”老尼姑笑着说,“你要她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一切都依你。今天,我就把七姑子交给你了。”
  “师父,你尽管放心,我一定将所学武艺传给她。”红霓爽快地说。
  “师父,我们这儿正感寂寞,七姑子来了,就多了一个作伴的,真是求之不得呢。”秀才插话说。
  “秀才说得对,饭快凉了,大家吃饭去吧。”说毕,红霓一手拉师父,一手拉七姑子进了饭室。
  饭菜已摆在桌上,除白菜、萝卜、笋子等素菜外,中间还摆了一大碗腌肉,秀才用筷子指着说:“这是野猪肉,是上月红霓用剑刺死的。野猪这东西真笨,只知一个劲地向前蹿,也不管旁边有没人;红霓侧面一剑刺去,它腹部就对穿对过了。”
  “在这山上,也只能猎些野味来补补身体了。”红霓向老尼姑笑道,“师父吃素,就无此口福了。”
  已多时不见油荤的七姑子,埋头吃了不少饭菜;老尼姑不吃荤,只吃了些素菜和两小碗米饭便放下了筷子。
  晚上,四人围着一盏熊油灯,聊起家常来。不知不觉天色就暗下来了。红霓说:“师父与七姑子走了几天路,也累了,早点休息吧。”说完掌了灯,送二人到书房安歇。
  书房不大,靠窗放着一张大供桌,桌上摆着纸、笔、墨、砚,还有几个用来调色作画的土碗,壁上挂着几幅字画,书架上堆了些书,屋角安了一张床,床上放着简单的被褥。七姑子一头倒在床上,对老尼姑说:“师父,这里真好,就像回家一样。”
  老尼姑点点头说:“既然你喜欢这里,就要一心一意地跟红霓姐姐学武,一定要听话,千万不能耍小姐脾气呀!
  七姑子说:“师父放心,我会学好武艺的!”
  
   毛老二身坠佛堂顶
  
  老尼姑别了红霓、李先生和七姑子,慢慢走下山来,晓行夜宿,足足走了三天,才回到圣母庙。小尼姑们见师父回来,高兴极了,围着她问长问短,老尼姑道:“七姑子已如愿以偿,你们就不必替她担心了。”小尼姑们便不再多问,忙着为师父端茶,打洗脸水。老尼姑洗脸喝茶完毕,开口问道:“我走了这几天,有人来找我没有?”
  “怎么没有呢?”小尼姑们说,“曾府里的王妈,来找你好几次了,你都不在家!”
  “王妈找我做啥?”老尼姑问。
  “修佛堂呗!”小尼姑们齐声回答。
  正说着,就听外面喊了一声:“王妈来了!”接着,王妈惊风活扯地跑了进来,见了老尼姑也不问声好,劈头盖脑地说道:“我的老师父,你到哪里去了?也不打个招呼,害得我脚杆都快跑断了!这回总算找到你了,快跟我走,老太太正等着你呢!”说完,掏出手帕来揩汗。
  “老太太叫,叫我……去做什么?”老尼姑问。
  “你去了就知道,我也不明白老太太要搞什么花样!”王妈最后补充了一句:“总之是修佛堂的事。”
  “那我……”老尼姑有些不情愿。
  “你非去不可!”王妈抢着说,“老太太知道你刚刚回来,走累了,特地打了乘轿子来接你。轿子就停在山门外,快走吧!别为难我了。”说罢,拉着老尼姑就走。
  一眨眼工夫便到了曾府。老尼姑跟着王妈蹑手蹑脚地走进集庆堂,曾老太太一见老尼姑喜得不得了。“啊呀!活菩萨!我可把你请来了!”说罢,一把拉老尼姑坐到自己身边。
  坐定了,老尼姑试探地问:“不知老太太唤贫尼来有何吩咐?”
  “什么吩咐?还不是为了佛堂的事。”曾老太太说,“你还不知道我要修佛堂么?今天找你来,帮我合计合计!”
  “合计?”老尼姑不知自己能合计个什么。
  “是呀!”曾老太太点点头说:“刚才,我找我儿子来商量,他要我照原来样子修,你说这像话吗?我想,不修则罢,要修就要修得像个样子,多花点钱也值得!”
  老尼姑连忙说道:“老太太说的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要修就要修得漂漂亮亮,堂堂皇皇!”
  “我就是这个主意!”曾老太太非常满意地说,“我想你们出家人,走过许多地方,到过不少名山宝刹,见多识广,所以请你来帮我合计合计,这个佛堂如何修?”
  老尼姑一听,喜出望外,忙说道:“老太太想得太周到了,只是贫尼没有这个能耐,要说见多识广,怎么比得上老太太。不过愚人所见,总有一得,依贫尼之见,最好仿照戎州‘大观楼’来修,上下两层,重檐飞阁,雕梁画栋,下面高台玉阶,回廊曲槛,与老太太的集庆堂连通一气,这样既方便老太太烧香拜佛,又可欣赏到双江景色,不知老太太意下如何?”
  “好好好!”老太太连连点头说,“师父所言,正合我意,我就想修他个宏伟壮观,让菩萨知道我一片诚心……”
  “是啊!菩萨有眼,一定会给老太太送个麒麟宝贝来的!”老尼姑连忙奉承说。
  “嘻嘻嘻!”老太太笑眯眯地说,“但愿如此,不过光凭口说不行,还得出去实际看看!”说罢站了起来。
  王妈和老尼姑扶着曾老太太来到佛堂旧址,那些烧塌了的残砖废瓦已经清除干净,现出一片平整的焦土。老尼姑察看了一阵地形,然后对曾老太太说,这儿起高楼,那儿建回廊,楼要多高,廊要多长,东指西画,眉飞色舞地说了一通,说得老太太哈哈大笑,频频点头。
  末了,曾老太太一定要留老尼姑午餐,饭毕,老太太又吩咐用轿子送老尼姑回庙。
  送走老尼姑后,老太太立刻找儿子来商量。曾老二不敢不顺从母亲的意愿,当下又把管家孔撅嘴找来,仔细计算一番。按照老太太的意图,新建的佛堂比原来的大一倍,高出一层,至少也得花上千把两银子。对曾府来说,这算不了什么,只不过像皮褂子上少了一根毛而已。一切准备停当之后,还请了古镇一带有名的风水先生柳阴阳来摆了罗盘,定好了方位,择了个黄道吉日,拜过菩萨后便破土动工。
  毛老二虽说只种了曾府二亩田,也算曾家佃户,东家有事,岂敢不去帮忙。按照多年的老规矩,佃户帮东家做工,讨吃不讨钱,做得好,东家可以赏几升米,或几尺布。
  毛老二起早摸黑在曾府做工,家里活路全靠毛二嫂一人支撑,小毛牛除每日放牛外,还得做点家务事儿,连花娘也顾不得去约她玩了。
  这天中午,家里没盐了,毛二嫂叫小毛牛上街买一斤盐。小毛牛接过钱,提起竹篮便往街上跑。
  古镇的街虽不很长,却很热闹,靠河一边尽是吊脚楼,几十家商店依山沿河排列,足有一里多长,卖饭的、卖小吃的、卖布匹百货、油盐酱醋的应有尽有。小毛牛走到一家盐店前,见店里的盐巴象河坝里的白石头,一块块堆在案板上,一个红鼻子老头,架着一副铜框眼镜,翘起二郎腿,仰坐在竹躺椅上,悠闲地哼着川戏。
  “打一斤盐巴!”小毛牛掏出五个铜板,放在柜台上。
  老头慢慢站起身来,瞅了小毛牛一眼说:“五个铜板,只能打半斤!”说完,拿起打盐巴的锤子。
  “怎么,又涨价了?前天……”
  “前天是前天,今天是今天!去年的皇历今年就翻不得,你要打就打,不打就算了!”老头将手里的锤子往案板上一丢,又要坐下去。小毛牛知道街上只有这家盐店,别无选择,于是说道,“怎么不打咧!半斤就半斤,你快打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