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达·芬奇密码》背后的人

作者:莉萨·罗格克




  听到这个消息,布朗表现得却非常镇定。“如果他们没有监视我,我才觉得奇怪呢。”布朗说。有个为他提供国安局内部情况的匿名人士早就提醒过他,由于他的小说的主题相当敏感,联邦调查局可能早就盯上他了,政府还可能在他的电话上装了窃听器。果然,参加完这次会议后没几周,布朗就收到了一封“热切真诚”的请柬:国安局邀请他访问国安局总部。那位匿名人士告诫他,一封“请阁下务必”的邀请可是任何人都不能拒绝的。
  布朗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个作家的难处:除了要面对来自市场和政府的压力,他本人和他的作品还必须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指责与诘问。有些读者甚至抱怨他把故事的主人公——苏珊·弗莱切,在国安局工作的天才美女,和戴维·贝克,乔治顿大学的帅哥教授,外语专家——塑造得太超越现实了。布朗巧妙地转移了话题,谈起自己挑选小说的喜好。他认为,《数字城堡》跟那些小说一样是一部逃避现实的作品。“我自己比较偏爱那些有着超常智慧的天才人物。”布朗说道,“我们每天从早到晚都要面对很多无聊的人,为什么不去欣赏下那些有趣的人物呢。”
  布朗能这么快收到如此多的读者反馈的原因还在于,为了方便售书,他建立起了一个个人网站。作家为宣传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建立个人网站在今天看来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在1998年,作家们却还在为网站的利弊争论不休。毕竟网络在当时还只是一个未知的领域,许多人都觉得没多大必要。虽然当时大多数的美国家庭都配制了个人电脑,但还是有很多人不习惯上网,要么是觉得其中的技巧太难掌握,要么就认为网上能提供的有用信息实在是微乎其微。
  《数字城堡》的阅读群体大都是早期的电脑爱好者,还有一部分是热衷于收藏电子装置的年轻人。了解到这一情况,布朗马上就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如果能在网站上放上许多此类的信息及开辟一些互动专栏肯定能吸引这些人的注意,因为不管怎么说,这在那时还是很少见的。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扩大《数字城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布朗还把它挂在网上当作网络电子书籍供人阅览。
  布朗与布莱斯还把《数字城堡》推销到新闻网络组中。布朗不停地访问其中的论题小组,装作询问某个问题的样子,但有时也会被人一眼看穿。互联网刚开始兴起的时候,网络上的礼仪规范还未完善,许多人认为可以借助论坛帮自己宣传产品——书也一样——只要你点击了相关信息,一条建议,或是一个相关问题,都会进入该产品的网站。这样一来,这些人就很容易被人误解为投机商贩和垃圾邮件制造者,遭到网民的唾骂。布朗就曾因自己的网络宣传不当一度引起公愤。
  这里是布朗当时写的一封邮件:
  我是圣马丁出版社的一名作家。我的第一本小说《数字城堡》第一次印刷在上市九天后就在全国脱销(早于官方发布的2月9日的出版日期)。许多人就建议我趁机多存点第一版本的书,因为它们卖得这么火,马上就可能会升值。我对这个一点都不在行,希望有人能告诉我这是否是真的。谢谢!丹·布朗,《数字城堡》作者
  这是一封早期的回信:
  如果你想为你的书作宣传的话,就直说。说实话,没哪个作家会靠储存自己的作品来发财的。不要耍把戏了,你以为没人能识别你邮件地址是以公共网站开头的吗?
  下面的几封邮件谈到了收藏小说的几点意见。布朗又与此人互通了两封邮件,其中的一些评论与后来的发展简直不谋而合。
  第一封:
  天哪!如果我的邮件真的让你以为我别有用心的话,那实在太抱歉了。这真的只是一个诚实的询问。前不久一名来自马萨诸塞州弗雷明汉的书迷跑到我们书店购买了十本我的小说,然后又专门跑到我家来请我签名。我想这人肯定是疯了。我对这行真的一无所知,非常希望你们这类懂行的人能给些指点(看你们的讨论话题就知道了)。对于我的邮箱,我想说的是那是我妻子的。我只不过是个初出茅庐,不名一文的作家,没有那个好命去当个公共网站的员工。如有得罪,还请见谅。
  此人回复:
  非常感谢你真诚地回复了我的邮件。我觉得自己好像上了一个书籍收藏培训班。我已经买了你四本一版印刷的小说。我想看看到底会怎样。如果真不值钱的话,哪天我就拿来点火玩好了。想让书像其他生活必需品那样囤积居奇,翻个好几倍价钱简直是不可能的。我不喜欢收藏,但有时运气来了,没准什么事就可能让很不起眼的东西一下子身价百倍。不管怎么说,肯定是没人买我签名的书!
  世事无常,有时网络宣传也会适得其反。许多读过小说样本的读者在网上发表了他们的看法。有个人一来先是一副很恭维的样子,大力称赞布朗的情节构思如何巧妙如何精彩,但话锋一转,马上又对书中几个电脑技术方面的错误冷嘲热讽,让布朗很是难堪。
  就这样,在磕磕碰碰中布朗变得得心应手起来。很快,他就发现出版小说比音乐创作更适合他。书就是书,你不需要为了它而当众表演,也不需要改变自己。媒体采访的感觉也不错,反正大部分时间就是谈小说,而不是作者本人。你宣传的是一个产品,而不是你本人,这就意味着聚光灯下的主角是书,而不是你。
  
  1998年的深冬,布朗和布莱斯又是忙于《数字城堡》的宣传,又是忙于《天使与魔鬼》的创作,没有一丝喘息的机会。直到西蒙·舒斯特出版社负责袖珍普及本的编辑加里·戈德斯坦与布朗通了一个电话之后,他们才终于松了口气。戈德斯坦读了《数字城堡》后,非常喜欢,他还在电话里询问布朗下部小说的创作情况。
  经纪人杰克·埃尔韦尔帮布朗把《天使与魔鬼》长达两百页的手稿送给戈德斯坦过目。他还为布朗争取到另外两本小说的协议:《天使与魔鬼》和一本无题小说。
  不久,双方正式签订了合同。拿到了预付稿费的布朗开始继续为罗伯特·兰登系列的第一部小说奋笔疾书。布朗对《数字城堡》出版后读者反应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他还在浏览网页和与新闻网络组互通邮件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次,他不再给读者一个既定的价值标准,而是采用一个“双刃剑”式的启发性故事。布朗发现,没有什么东西像书那样——越是鲜为人知越好——这就要求他善于从不为人知的书籍里挖掘有价值的材料。
  《天使与魔鬼》的许多细节都是用这个方法得来的。布朗从一本没几个人知道的书里查到了选举教皇时红衣主教要举行的一系列宗教仪式,并把它运用到《天使与魔鬼》当中。2005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丧葬仪式让全世界数以万计的人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秘密会议室里的各种仪式与典礼:每轮投票后都要将选票烧掉,结果不同,从烟囱里冒出来的烟的颜色也不一样;候选的红衣主教在选举期间要与外界隔离,吃很简单的食物。许多读过《天使与魔鬼》的记者都把这本书作为获取教皇选举过程中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但他们不知道这些并不是布朗一个人的功劳。
  布朗参考的这本书里提供了秘密会议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而它的作者就是一名耶稣教会会员,据说曾采访过一百多位红衣主教。“我永远都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和人际关系做到这点。”布朗笑着说道。
  
  当布朗还在为《数字城堡》带给他的名气而沾沾自喜时,他又开始坐下来进行第二本小说的创作了。《秃头书》于1998年7月1日出版,出版社利用这一时间对这本书进行宣传,称它是“父亲节最好的礼物”。跟布朗的另一本书《需要躲避的187种男人》一样,这本书开始销售平平,后来就石沉大海了。虽然布朗和布莱斯经过一番摸爬滚打,对如何向大众和媒体宣传一本书也颇有心得,但他们俩都认为,布朗职业小说家的梦想就要实现了,也就没什么必要对这本幽默短文集大肆宣传。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就在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加里·戈德斯坦,那个积极与布朗签约的负责普及袖珍本的编辑,突然离开了公司。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这位离席的编辑所经手的书可就难逃厄运了。一旦为这本书说话的人不在了,出版社就会把它甩给其他编辑。而对这些早已积案如山的编辑来说,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无奈之余,也只有把它们暂时搁置一旁。出版业对这类现象有一种专门的说法:布朗的小说在这家新出版社里成了孤苦伶仃的“孤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