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达·芬奇密码》背后的人

作者:莉萨·罗格克




  不幸中的万幸,考夫曼十分看好丹·布朗和他的新作。于是他决定能否让他带着布朗一起“改嫁”将成为接受下份工作的先决条件。
  考夫曼到道布尔迪出版社应聘,社长斯蒂芬·鲁宾听了考夫曼的条件后,这位社长有些犹豫。不管跨国出版企业对出版市场的瓶颈卡得有多么紧,仍然有一些勇敢的编辑和出版社敢于一试,只要那位作家还不是真的烂得无人问津。就这样,布朗那本长达两百多页的第四本小说整装待发了。
  “贾森到我这来说的第一件事就是,‘我想一起带过来一个叫丹·布朗的作家。’我们都问,‘谁是丹·布朗?’他就向我们推荐了一本新书,就是后来的《达·芬奇密码》。”鲁宾笑着说。
  看过这本书后,鲁宾非常喜欢。他先读了《天使与魔鬼》,了解了布朗如何在第一本书中刻画罗伯特·兰登,又如何将一个个匪夷所思的故事真相贯穿到一闪而过的情节中去。其他的编辑读完后,跟鲁宾一样,也非常喜欢。就这样,道布尔迪向贾森和布朗发出了邀请。
  考夫曼得到了工作,在经纪人海德·兰格的协商下,布朗得到了四十万美元的稿酬,而道布尔迪得到了一位新的作家和一名新的编辑。回头再想,考夫曼这么做也算是胆识过人。“如果像布朗这样的人都不能一起带过来,又能带谁呢?”
  事实证明,贾森·考夫曼跳槽到道布尔迪可谓是布朗事业的又一转折点。如果布朗继续呆在西蒙·舒斯特出版社——而且假设出版社与布朗签订了新书合同,但考虑到布朗前两部小说的销售额——《达·芬奇密码》的上市也就不会当成什么大事予以重视。宣传部门也就印刷个两百五十本样书提前分发给书评家和各大书店,算是宣传。第一版印刷也不过就在五千到一万本之间,然后布朗和布莱斯又要为他们的新书四处联系,粉墨登场,这样的话,这本书就难逃前几本书的厄运了。
  如果布朗还在袖珍普及本的旗下,而又没有一个编辑为他四处周旋,出版社也会很乐意让考夫曼走的时候一起带上布朗。
  
  贾森·考夫曼正式加入道布尔迪,布朗就又一次全身心地投入到《达·芬奇密码》的研究和创作中。相比以往,布朗这次在故事结构和密码解疑方面下了更大的功夫。
  自从计划创作十二部罗伯特·兰登系列的小说后,布朗决定每部书都要为下部埋下伏笔,下部对上部的内容也要有所映射。前三部书以情节紧张,构思巧妙见长,但那些让读者摸不着头脑的密码和谜团,难免有点生搬硬套之嫌。这一次,布朗在《达·芬奇密码》中改变了策略,让这些密码成为故事主线的牵引者,使读者也有机会参与密码破解的过程,而且还有可能先于故事人物解开这个谜团。不仅如此,布朗还力图在一个密码解开并得到相应的解释后才会引出下一个。
  否极泰来,布朗的运气似乎又一次发生了转向。他有了一个新的出版社,一份新书合同和一笔已经预付的稿费。出版社为了赚到更大的钱,自然就得竭尽全力宣传他的新作。
  一个文学巨星正在冉冉升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