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达·芬奇密码》背后的人
作者:莉萨·罗格克
莉萨·罗格克是一位多产作家,迄今已有二十五部著作,犹长于传记,素以文笔优美、内容翔实著称,代表作包括《霍华德·迪安:实话实说》、《科林·鲍威尔:真我的风采》、《罗伯特·阿特金斯:真实的故事》,以及已经付梓的《悲伤的结局: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一生》等。是罗格克2005年的最新力作。作为丹·布朗的同乡,现在仍居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罗格克被评论界誉为“最适合为丹·布朗树碑立传的人”。
《<达·芬奇密码>背后的人——丹·布朗传》全书共十章,本文选自该书的前六章,完整的单行本不日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
第一章 密码之源
“我在一个以猜谜和解密为乐的家庭里长大。”丹·布朗回忆起他的童年时说。“每个圣诞节的清晨,大多数孩子总是在圣诞树下找到他们的礼物,而我和弟弟妹妹得到的却是一张满是密码的藏宝图。我们拿着它,从一间房找到另一间房,为费尽心思找到的圣诞礼物而欢呼雀跃。从那时起,解密就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我的家庭还是个数学、音乐与语言的天堂,而密码和谜语又恰恰是这几种语言的融合。”
布朗刚满十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发起了第一次寻宝行动。在那个圣诞节的早晨,父母亲没有像往常一样送给他一大堆光彩靓丽、包装精美的节日礼物,而是交给他一首诗。虽然诗的内容让布朗觉得有点似懂非懂,但他却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首诗暗示了一些线索。于是,他和刚满六岁的妹妹瓦莱丽——当时他们的小弟弟格雷戈里还没有出生——按照诗上的提示找到了另一个房间。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一张索引卡,上面潦草地写着字母“E”和另一首诗。
游戏才刚刚开始。根据第二首诗的提示,他们绞尽脑汁找到了下一张索引卡,接着是第三张……就这样一环扣着一环,布朗和瓦莱丽一共找到了四张索引卡,上面分别写着字母“C”、“O”、“P”、“T”。最后一张索引卡上的诗告诉他们,这些字母在排序正确的情况下能拼出他们的圣诞礼物。
布朗和瓦莱丽马上猜到他们的礼物是去佛罗里达迪斯尼乐园埃普考特中心的旅行。从此,几个孩子迷上了解密,他们的父母也把设置寻宝游戏当成了最大的乐趣,这几乎成了家庭内部一场秘而不宣的智力竞赛。就这样,寻宝游戏一直沿袭下来,成为布朗家一项经久不衰的传统,直到1993年小儿子格雷戈里外出求学。
后来有记者问起,他们有没有遇到被难倒的时候,布朗笑着回答道,“哎呀!不会的。我们的父母非常和善,如果我们找不到,他们会给点提示。”他还风趣地说,下次回家看望父母,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箱倒柜,把房子搜个底朝天,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这当然只是一句戏谑之词。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布朗对权威人士——小时候是对他的父母——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怀疑。布朗相信,他们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而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无疑是一项妙趣横生、意义非凡的壮举。
“我的家乡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地方。那里有常春藤联合会大学的秘密俱乐部,有美国开国元老设立的共济会地方分会集会所,还有早期政府星罗棋布的秘密通道。”丹·布朗说,“当地的精英分子组成各种私人俱乐部和秘密团体,而且行事乖僻,神秘兮兮,这在新英格兰已经成了因袭已久的传统。”
追根溯源,如果你想知道丹·布朗的小说为何如此独具特色,那么不妨到他的家乡埃克塞特看看。始建于1638年的埃克塞特是一座位于美国花岗岩州1的海滨小镇,布朗在这儿度过了三十余载的时光。他曾在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就读,这是一所名牌大学的预备寄宿学校,专门开设九至十二年级的课程。要想获得有关布朗的第一手资料,那你就最好去学院的礼堂走上一走。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的礼堂里摆放着历届成就突出的学生的相片,这里不仅有杜邦、格蒂两大家族的子嗣后代,还汇集了美国政治界的精英人士,其中包括曾住在同一间寝室的大卫·艾森豪威尔和弗雷德·格兰迪——19世纪70年代风靡全美的“爱之舟”节目让他们成了家喻户晓的政坛精英——甚至连赫赫有名的小亚瑟·施莱辛格也曾是这儿的学生。曾就读于该学院的作家还有戈尔·维达、乔治·普林顿、乔伊斯·梅纳德、唐纳·霍尔和布斯·塔金顿等人。几个世纪以来,新英格兰的预备学校一直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文化氛围:这儿的学生个个举止优雅,谦恭有理,不仅是在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还包括狄尔菲尔德、菲利普斯·安杜弗以及乔特·罗斯玛丽会堂学院,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带着学院传统赋予的儒雅气质和迷人风度离开了这里,这一切让他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受益无穷。
布朗从小痴迷于秘密团体和历史故事,而他的家庭也把猜谜和解密当成最大的乐趣。几十年后,当布朗选择密码和历史作为小说的主题时,一切就显得再自然不过了。但是别忘了,他毕竟在埃克塞特这方神奇的土地上长大,几百年来生活在这儿的祖祖辈辈们留下的传统将带给他无法磨灭的影响。
现在,当我们朝横贯这座小镇的街道——水街——投去匆匆一瞥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城镇的建筑风貌虽历经漫长的岁月,但与明信片上20世纪初的模样比起来却没有多大差别。时至今日,为数不少的店主们仍在为他们锡制的穹顶和精美的木雕而感到骄傲。这些陈设仿佛让这里的人们想起了那个古老悠远却风光无限的时代。
有人曾这样说,这个优雅静谧的海边小镇孕育了素雅古朴的民风和人们对知识和智慧孜孜不倦的追求,虽历经岁月沧桑,一切却依然如故。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早在150年前,学院就已落土建成,为小镇的教育业添砖加瓦。
很早的时候,埃克塞特就被赋予了“学院小镇”的美誉。这里的居民非常重视青年一代的培养。早在1640年小镇就建立起了第一批正规学校,与1638年约翰·惠尔赖特神父在一片杂草丛生的林地上建立起美国第一个街坊文教团 相隔仅仅两年。一百多年来,小镇一如既往,始终将文化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到19世纪初,小镇上已是学堂林立,从单间校舍到高等学府应有尽有。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正式招收其他州的学生。
正如当时新英格兰的其他小镇一样,兄弟会、秘密俱乐部以及其他社会团体也在埃克塞特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分会。在这些团体里,商贩、外来移民和学校教师相互交流和沟通,与志趣相投的朋友一同参加喜爱的活动。一些人潜心研究历史,另一些人则热衷于聚会和野餐,但是大多数活动都是男女分开,各自进行。大多数团体都有其社会性的一面,比如为当地的慈善机构募捐,为穷人筹款等等。但同时,有一些活动是绝对保密的,比如会员的衣着服饰、会员之间相互联络沟通的方式、新会员的入会典礼,以及各种纪念活动都远远在公众的视线之外。
“红种人协进会”是小镇上最受欢迎的团体之一。它的前身是一个称为“自由之子”的组织,而该组织的历史又可以追溯到1765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这个全国性的团体要求它的成员热爱美国国旗,热心社团组织的公益活动,在保持美国各种风俗传统和历史风貌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民主生活。每逢参加社团聚会,成员们还必须身着印第安传统服饰。与该团体类似的还有一个名叫“波卡洪塔斯协会”的女性社团。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直至20世纪60年代,这个女性社团风靡全美。到了20世纪30年代,社团发展达到顶峰,成员人数高达50万。直至今天,该社团在全美大约还有三万会众。
镇上还有一个颇为有名的团体,名叫“共济会东部之星”,也被称为“共济会东部第59团”,这是共济会于1857年建立的一个地方分会。协会的所有成员都默守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满月那周的礼拜四碰头”。如今,该社团依旧活跃在埃克塞特镇,其会员常常在水街的共济会大厅二楼召开会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