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达·芬奇密码》背后的人

作者:莉萨·罗格克




  在“天使与魔鬼”中,布朗的表现略为逊色于“丹·布朗”。他的嗓音显得有些过于高亢和平稳,而不像前一张专辑那么低沉忧郁。这跟制作成本的锐减有很大关系。不过,有一点值得一提,“天使与魔鬼”的歌词远比第一张专辑悲观、悒郁、发人深思。
  在“天使与魔鬼”中,布朗还表达了由于首张专辑的失败而产生的幻灭之感。他在一首主要由华尔兹舞曲组成的歌曲“在这里的原野上”中这样唱道:
  
  我回来了
  带着远在三千英里之外
  收获的教训。
  
  第二节是这样写的:
  
  堆满了钻石的沙漠
  还是沙漠
  诱惑依然存在
  但我已不再眷恋
  忘掉关于金子的美梦
  我回到家乡
  永远地留下来。
  
  我们无从知道好莱坞的经历是否影响了他的宗教观,但在歌曲“我全部的信仰”中,看起来他好像已不再是一位虔诚的教徒。
  
  天上,没有上帝
  地下,没有火焰
  世上,没有真理
  我们,无处可去
  在另一节中,他写道:
  我不需要一位传教士
  拯救我
  于撒谎骗人的群魔之中。
  
  与前一张专辑一样,布朗不仅在大多数歌曲中使用了诸如天使与魔鬼这样的宗教意象,而且为了显示高人一等的学识,他还时不时地把以前学过的生僻词语搬出来,比如在歌曲“英雄在何方”中出现的两个词语“偷心贼”1和“保险箱漏洞”。
  有一点颇引人注意,在“丹·布朗”收录的十首歌曲中,有八首是情歌,而在“天使与魔鬼”中却一首都没有。如果忽略其中的反宗教因素,“我全部的信仰”是唯一一首与爱情沾边的歌曲:
  
  每天夜里
  我吹灭灯火
  跪在地上,祈祷苍穹
  但是为什么 思来想去
  我唯一能想到的 只有你的芳名。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专辑的同名曲目——“天使与魔鬼”。这后来成了他第二部小说的书名。
  
  天使与魔鬼
  都喊着我的名字
  他们在夜里一齐对我歌唱
  我敢发誓
  他们的歌声全都一样
  他们在进行着一场无休无止的争斗
  我永远无法知道
  当天使与魔鬼一齐歌唱
  我的命运会是怎样。
  
  在“天使与魔鬼”中,布朗也提到了在“我全部的信仰”中所涉及的宗教信仰问题。
  
  我是该怀疑还是该笃信
  是该给予还是该索取
  是该感谢星辰
  还是该诅咒命运
  我甚至不知道
  我的心
  是否还属于我自己。
  
  “英雄在何方”的歌词似乎预示了日后布朗会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一个像罗伯特·兰登那样的英雄人物。
  
  英雄现在何方
  熊熊的烈火几乎要将王国烧毁
  城堡的墙壁就要灰飞烟灭
  英雄现在何方
  或许你、我就是……
  
  还有:
  
  或许有一小部分人
  能指引我们的方向
  能让我们满怀希望
  他们能给予我们力量
  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正确的
  他们总是在战斗
  直到最后一刻
  为了真理和结局。
  
  “天使与魔鬼”是丹·布朗的最后一张音乐专辑。虽然他已经全力以赴,但他仍然不愿为了名利向音乐界的陈规陋俗低头。如今,布朗走到了音乐梦的尽头。福兮,祸之所倚;音乐生涯的结束又何尝不是作家历程的开端?更何况,他现在还有了一位贤内助——离开加利福尼亚没多久,他和布莱斯就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北康韦附近举行了婚礼——他的明天将是一个新的明天。
  
  1995年,丹·布朗迎来了生命中的又一个转机。他的第一本书《需要躲避的187种男人》在这一年付梓出版,而他的最后一张CD“天使与魔鬼”也在同年面世发行。更重要的是,也是在这一年,他开始动手撰写第一本小说——《数字城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完成他的惊世之作《达·芬奇密码》。这一切仿佛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了的。
  1995年一个春天的清晨,两位来自情报局的特工突然出现在菲利普斯·埃克塞特的校园里。二人急匆匆地亮出自己的证件,然后告诉校长他们要见一位特殊的学生,因为他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这话立刻传遍了整个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在猜想这个可怜的孩子到底干了什么。
  事情终于水落石出。原来这个男孩在前一天晚上用学校的电脑给朋友发了封电子邮件。在邮件里,他对美国的政局大发牢骚,还说他完全容不下克林顿,恨不得马上干掉他。为了核实情况,情报局不得不专程跑一趟。男孩慌慌张张地解释说,自己只是一时冲动,说了句气话。事情到此就结束了。
  布朗弄清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万万没想到美国政府竟然无时无刻不在监视公民的一举一动,像手机、电话、电子邮件这样随处可见的日常通讯交流都被他们尽收眼底,而且一切还在悄然进行。虽然国家安全局曾有意录用他的父亲,但布朗声称这是他头一次听说这个部门。在此之前,他从不认为会有一个政府机构打着保卫公民安全的幌子,秘密监视公民的个人隐私。
  “我的第一个反应跟所有人一样,完全出于本能。‘嗨!这些家伙在侵犯我的隐私。” 布朗忿忿不平地说。
  “但是,我又实在想知道,情报局是如何把一条有用的信息从成千上万条无用的网络信息中分拣出来的,这无异于大海捞针。” 布朗认真地说。“把事情弄明白后,我决定让它大白于天下。”
  原来国安局是通过一种类似于“嗅探器”的程序分拣信息的。这种程序可以用来检测包括电子邮件在内的所有电讯交流文件。每个词语单独看来无伤大雅,但一旦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就可能是致命的。“国安局的超型计算机扫描电子邮件和其它数字文档后,可以轻易发现在同一个句子中出现了诸如杀死、克林顿这样的危险的词语组合。”他解释道。这就是为什么国安局的工作人员会突然出现在校园里,审问那个学生。1995年的时候,电子邮件的数量远远没有十年后的今天这样庞大,而且当时的检测程序也远不如今天的复杂。对国安局是如何查出这封从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发出的具有攻击性的电子邮件的,布朗还能说出个所以然。
  经过调查,布朗了解到国安局在每个私立学校的网络服务器上都设置了一个“嗅探器”程序,这样一来,使用者收发的邮件也就一目了然了。虽然很多网络服务器也可以通过其他的代理服务器传送邮件,但国安局早有防备,对于那些故意绕开学校服务器妄图逃避检查的人,系统早已把他们记录在案,严加监视。
  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丹·布朗,他感到这个主题大有材料可挖,完全可以创作成一本小说。于是,他开始动手搜集有关国安局的各种资料。调查中,布朗发现,冠冕堂皇的国安局说白了就是一个汇集了全美国最精英的窃听者的机构。布朗是这样描述它的:“这个机构就像个巨大的真空吸尘器。它从世界各地吸纳情报资料,然后筛选出具有潜在破坏性的文件集中分析处理。”对这个鲜为人知的机构了解越多,对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之间的矛盾思考越深刻,布朗就越来越执迷于把它构思成一部小说。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数字城堡》的构思初具雏形。
  布朗为这个创意欣喜不已,不仅因为它涉及到自己热衷的密码和解密,更因为它与这个拥有二万五千名雇员的庞大的秘密机构——国家安全局——密切相关。这可是他有生以来接触到的最为隐秘的秘密机构。虽然两份兼职让他忙得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他还是十分乐意把那点少得可怜的空闲时间用来完成他的第一部小说。
  他翻阅了许多有关密码和高科技的书,尤其是与国安局有关的。很快,他意识到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选择科技术语,因为他希望自己的小说清晰明了,不至于让门外汉读起来像雾里看花,似懂非懂。
  他打算求助于新闻网络组1——一个世界性的公众平台。在这里,任何学科的爱好者,哪怕喜欢的是金毛猎犬、卡迪拉克轿车或是齐特琴2,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问题,而这方面的专家和业余爱好者则会给予解答。新闻网络组给予了布朗许多帮助,有一部分解答问题的人日后甚至成为了他的密友。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