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3期

大清神断张问陶

作者:张 军




  沐韦深点头道,“是,家父无儿无女,便将我过继到膝下。家父在清远威望很高,人缘也极好,自从我改了沐姓,从小到大总是很受乡邻照顾。”
  张问陶叹了口气,沐清一跟了自己四年,而自己对他的过去却知之甚少,不由得心中生出几分惭愧来。他抬手示意沐韦深坐下,柔声道:“你母亲是前年不在的?为何不派人到宣化报丧?”
  “路途太远,没有盘缠。想派人捎信,又没有去那里的人。”
  “沐清一是三代单传,这么说来,你也没什么亲戚啦?”
  沐韦深想了想道:“还有一个姐姐吧,但也算不上姐姐。”
  “哦?这是怎么说?”
  “在我过继到沐家的前一年,家父还曾收养过一个九岁的女孩。但没过两个月,这个女孩便逃了。”
  张问陶身子一凛:“从谁家过继的女孩?是逃回了本家么?如今身在何处?”
  “她不是本地人,只知其父是一个犯人。”
  张问陶不无失望地点了点头,接着问道:“你父生前可有什么仇人?”
  “这倒没有听说。家父秉性纯善,为人热忱,但凭良心作事。所以四乡八里,口碑极好。就是被他捉住的盗匪,也没有不佩服他的。”
  
  几天来,张问陶在乡里四处奔波,打听沐清一的过去。沐清一身世如水,至清至纯。乡邻们都说以沐清一的为人,是绝不可能有仇人的。那个逃走的女孩的身世,也在查访中渐渐有了眉目……
  乾隆四十二年,也是这样一个炎热的六月。一向民风纯朴,少有失盗的清远县却连连丢失东西,丢的都是食物、衣褥、锅碗等居家之物。沐清一当时是一名捕役,只有二十二岁。他很快就在一座破庙里将这个贼捉住了。但当他看到这个贼的模样时,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个贼已经被麻风病毁了容,他还带着一个九岁的女儿。县衙根本不能收容深患疠疫的病人,沐清一将其接到家中,并请来郎中为他治疗。为防疫病在村中传播,他又将这个病人送到山上一座空庙中,雇人送饭照顾。那个九岁的女孩则被他收为义女。但在九月的时候,女孩逃走了。从此,就再也没了音讯。
  一个是地位尊贵的满族贵胄,一个是汉家麻疯病人的女儿,这两人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清远县的县衙中,几只夏蝉不停地叫嚷着,更让人感觉烦热不堪。张问陶坐在书房中,手中捧着冰块,知县刘德孟陪在一边,不停地抬手擦汗。
  “女孩逃走,只可能有两个去处,一是被人收留了,一是被人拐卖了。她眉心有颗红痣,极易辨认,若是被人收留,是比较容易查到的;但如果是被人拐卖,就很难办了。”张问陶神情阴郁地对刘德孟说道。
  “两江总督李奉大人和广东巡抚陈士文大人都已经来了牌文,说协查文书已经发出,两广各县都已开始查找乾隆四十二年失踪的这个女孩。相信不久便可水落石出。”
  “嗯。”张问陶点点头道,“我这边也接到了湖南巡抚阿林保大人、江西巡抚张诚基大人的文书,广东北邻的湘赣两省也开始协查此女。毕竟收养大事,是隐瞒不住的。如果没有被拐的话,应当很快就能查到。”
  但一连三个月过去了,却一点消息也没有。张问陶一时陷入谜局,只得先到广州驿馆住下再说。
  
  中秋夜观灯察端倪
  刘翠儿易名正古伦
  
  广东的秋天湿热得很,虽已到了中秋,天气仍不凉爽。中秋之夜,家家都点起了灯笼,然后在院中或门前摆一张桌子,放满月饼、水果。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聊天。小孩子们则提着灯笼和伙伴们在街巷间开心地到处跑,比着谁家的灯笼更漂亮。
  广州知府张道源见张问陶几个月来为办案的事情四处奔波,十分劳累,就力邀他一起出来赏月看灯,张问陶盛情难却,便和张道源换了便服,只带了两个卫兵上了街。
  一轮皓月在清碧如海的天上浮动,几朵薄云如纱,一片银光似水。街上观灯赏月之人熙熙攘攘,十分热闹。
  张问陶与张道源走了一会儿,见一家客栈门前放着一只落地的大灯笼,约摸有一丈来高,分为三层,顶上一层是一支仙鹤,口里衔着一封丹书,脚下浮云四起,再往下是碧海波涛。因为扎得十分好看,引得众人围观赞叹不已。
  张问陶见灯笼上面落的制灯年月是乾隆四十二年八月,不由触动了心思,一迭声叫来店家问道:“这是谁家扎的灯笼?如此的气派。”
  店家笑道:“本地人可没有这么好的手艺。二十年前,一个扎灯笼的老板带着伙计路过广州,就住在小店。一问起来,正是河南有名的‘灯笼刘’。正巧快过中秋了,我就请灯笼刘扎了个落地大灯笼。这么一扎起来,还真是出彩!我就免了他的店钱,还另添了五两银子。”
  张道源笑道:“五两银子加几个人的店钱就得了一个镇店的宝物,店家你可占了大便宜啦。”
  店家赔笑道,“可不是!说起来这个灯笼还真是广州头一份呢。不过灯笼刘也没有吃亏,在小店里还凭空得了一个小儿媳妇呢。”
  张问陶眼睛一亮,赶忙问道:“怎么得的?不会是捡的吧?”
  “客官您可猜着了,就是捡的。那年大概是九月中旬的时候,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来我店里乞讨。那天正下着雨,我瞧这女孩淋得浑身湿透,一身的泥巴,十分可怜。就让内人带她洗了个澡,又安排她和伙计一起吃饭。恰巧灯笼刘看到了,他看这女孩长得挺水灵,问是不是我的女儿,有心要认个亲家。我说:‘是个小乞丐,看她可怜,刚刚收留在店里。您要真是有心为善,就把她领走吧,可要好好待她。’”
  张问陶伸手从怀中摸出一锭银子,约有五六两重,塞到店家手中问道:“这位掌柜贵姓?我姐姐的女儿就是那一年在清远县丢的,离广州不远,可能就是这个女孩呢。还请您给指点一下。”
  店家见是寻孩子的,又给了五两足色纹银,也想顺水做个好人,便问道:“可是眉心有颗红痣?”
  张问陶喜道:“正是,那年她只有九岁。”
  “那说不定就是啊!你只有去找灯笼刘啦。灯笼刘名气大,倒是不难找,就在河南开封府。到了那儿一打听,谁都知道。”
  
  嘉庆三年,九月二十三日。
  张问陶来到开封府通许县灯笼镇。灯笼镇的确是名不虚传,一进镇就看到镇口立着一个丈八高的百鸟朝凤落地大灯笼。一只五彩大凤展翅欲起,各色鸟雀围着彩凤盘旋飞舞,真个栩栩如生,精巧细致。带路的保长对张问陶道:“这个就是灯笼刘做的,灯笼镇里一百多户人家,有七八成都在灯笼刘那里做事。”
  张问陶虽没有带着杏黄伞、肃静牌的仪仗,但几十名衙役拥着四人抬的蓝呢大轿,气派也不小。灯笼刘得了信,立刻率了全家三十多口跪在门前迎候。张问陶下了轿,见跪在最前边的一个人大约六十多岁,头发斑白,虽很清瘦,却透着一股子精明劲。张问陶走过去问道:“你就是灯笼刘?”
  “正是小的,小的名叫刘隆生,人们都唤做灯笼刘。大人亲到鄙宅,小的全家不胜荣幸,请大人到屋里歇息。”
  张问陶心里只想着那个女孩,便开门见山地问道:“乾隆四十二年,你收养了一个小女孩做童养媳。那个女孩呢?”
  灯笼刘一愣,这才知道张问陶此行不是来看灯笼的,一时吓得趴在地上把头磕得山响,口中讷讷道:“小的该死,小的并不知道那小姑娘的来历,只是觉得可怜,所以带到家中……”
  “你去把她带来!”
  “她……小的已经将她送给了怀庆府道台肃征尼满大人。”
  “什么时候送的?”
  “就在乾隆四十三年。在回老家的路上我们遇到了劫匪。肃征尼满大人正巧带着人路过,打散了匪人,抢回了一些东西。他见刘翠儿长得水灵,就问起她的身世。我说是在广州捡的,他就说这姑娘乖巧,和他自己的女儿一般大,要买回去做个伴。小的见肃征尼满大人着实喜欢那丫头,就把刘翠儿送给他了。”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