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幻影之书(节选)

作者:[美国]保罗·奥斯特 作 孔亚雷 译




   虽然中国读者对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这个名字还不熟悉,但在欧美各国,他早已是大师级的畅销书作家。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29种文字。法国的新闻界称他为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德国,出租车司机也能在街上认出他来,向他索要签名;在英国,他的代表作《纽约三部曲》在一星期内就被抢购一空。美国的出版商以40万美元的高价求购他的新书的出版权。他也是每年冲击诺贝尔奖的有力人选之一。
  拥有犹太血统的保罗•奥斯特1947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5岁时,他开始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9年,奥斯特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语和比较文学学士学位。接着,他主修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并于1970年获得硕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奥斯特前往法国追寻他的作家梦。四年的留居生活使他接触到了当时流行于欧洲大陆的后现代理论,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念也开始影响他的创作思维。回到美国后,奥斯特发表了自己的诗集,并翻译了许多法国著名诗人如斯蒂温•马拉美、约瑟夫•儒贝尔等人的作品。1982年,他翻译并编辑出版了《蓝登20世纪法国诗歌选集》。同时,他开始为《纽约书评》、《评论》、《哈波斯月刊》等大型杂志撰写评论文章。同年,奥斯特的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发表。这部汇集了作者对父亲、家庭历史和自我身份的回顾和思考的传记很快就吸引了读者和评论界对奥斯特的关注。1986年,中篇小说集《纽约三部曲》的出版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不仅一般读者对这部新型的侦探小说好评如潮,就连向来将侦探小说视为通俗读物的严肃评论家也对它赞不绝口。不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聘请奥斯特为学生开设写作和翻译课程。
  迄今为止,奥斯特总共发表了十一部小说,五部传记,两本诗集,以及大量的书评和影评文章,其中的《纽约三部曲》、《月宫》、《机遇之音》、《海怪》和《幻影之书》被评论界公认为是他的经典之作。《机遇之音》在1991年获得美国福克纳小说奖的提名,并被改编成了电影和舞台剧。《幻影之书》在2002年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最佳小说,并获得该年的原创小说奖。此外,奥斯特还编写了剧本《烟》、《面有忧色》和《桥上的露露》。《烟》在1996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最佳编剧奖。由于奥斯特在艺术和文学创作方面的突出成就,美国艺术和文学学会把1990年的莫顿•扎布尔奖颁发给了他。1992年,他获得法国最佳外国小说奖。1996年,他获得美国约翰•克林顿文学杰出贡献奖。2006年,保罗•奥斯特击败菲利普•罗斯等对手获得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他是第四位获得此奖的英语作家,此前三位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和女作家苏珊•桑塔格。目前,文学评论界普遍认为奥斯特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保罗•奥斯特的作品以简洁而富于音乐感的文字和结构、冷峻的哲思、扣人心弦的悬念和隐晦复杂的内涵而见长,其风格融黑色侦探小说的诡秘与卡夫卡式的前卫为一体,主题常涉及对都市中自我身份的确认,结构奇巧,如同迷宫般的一个故事套着另一个故事,对身份的追寻和对生存意义的探索几乎贯穿了他的全部作品。他笔下的主人公常常在某个突发事件之后改变了自己原来的身份和生活模式,为了弄清事情真相而独自一人踏上了追寻之路。真相在不断地变化和消解,延伸出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主人公在认识到身份破碎和易变的本质之后,反而陷入了更深的迷惘之中,而最终能让这些烦躁不安的追寻者平静下来的,只有两样东西:爱和死亡。
  《幻影之书》是保罗•奥斯特的第十部小说,也是他最完美、最成熟、最令人动容的作品。在这部小说里,他将自己一贯的主题和风格发挥到了极至,并一洗早期作品中的生涩与突兀,显得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小说的第一句就颇具大师气质:“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所有人都以为已经失踪六十年的默片时代的喜剧明星海克特已经死了,然而当一名因家人空难丧生而痛不欲生的大学教授齐默为了排遣悲伤写出一部关于海克特喜剧默片的专著后,他却收到了一封新墨西哥荒漠中的来信,信上称海克特还活着,并想同他会面。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在伤感和悬疑的气氛中展开了。一名脸上有胎记的神秘女人,一段始终在生死边缘流连的爱情,一个充满命运转折与奇遇的人生。一次次柳暗花明,一次次峰回路转,一次次令人叹为观止的豁然开朗,在齐默追寻海克特——在某种意义上,他同时也是在追寻自我——的旅程中,他们的人生发生了奇妙的重合。最终,他在沙漠中的农场见到了奄奄一息的海克特。然而,他们只简单交谈了几句,海克特便在翌日早晨死去。最终,一切都消亡了,海克特,海克特后来拍的那些电影,神秘女郎,她正在写的海克特传记,沙漠绿洲般的蓝石农场……即使在小说的最后,即使在经历了那么多精彩的回合之后,奥斯特仍然游刃有余,给了我们最后一击,让我们彻底为这部小说而倾倒。如同某种美妙的音乐对位,与小说第一句的“死”相对应,小说的最后一句是:“我怀抱那样的希望而活着。”
  译者
  
   人不只有一次生命。人会活很多次,周而复始,那便是人生之所以悲惨的原因。
  ——夏多布里昂
  
  1
  
  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当1988年我那本关于他电影的书出版时,海克特•曼已经失踪了将近六十年。除了一小撮历史学家和老电影迷,几乎没人知道曾经有过这么个人。1928年11月23日,《兼得或落空》,他在默片时代末期所拍的十二部两幕喜剧中的最后一部,在好莱坞上映。两个月后,没有对朋友同事道一声再见,没有留下哪怕一张字条或泄露任何口风,海克特突然离开了自己位于北橘道的出租公寓,从此杳无音信。他那辆蓝色的德索特还停在车库里;他房子的租约还有三个月才到期,租金也已经付清。厨房里有食物,酒柜里有威士忌,卧室衣橱里的衣服原封未动。据1929年1月28日的《洛杉矶先驱报》报道:“看起来似乎他只是出门散会儿步,随时都有可能回来。”但他再也没有回来,从那一刻起,海克特•曼仿佛从地球表面上消失了。
  在他失踪后的几年里,有关他的故事和传言层出不穷,但没有一个得到证实。其中听起来最有可能的猜测——他自杀了,或是成了某个非法活动的受害者——也找不到任何依据,因为从未发现过他的尸体。而其他对海克特命运的揣测则更富有想象力,更充满希望,也更具浪漫色彩。一种说法是,他已经回到了故乡阿根廷,如今是一所地方小马戏团的老板。另一种说法是,他加入了共产党,正用假名在纽约州尤蒂卡的牛奶场工人中从事地下组织工作。还有一种说法,说他成了一个搭火车四处游荡的破产流浪汉①(注:原文为Depression lobo,专指那些在1929至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因破产而四处流浪的流浪汉。)。如果海克特是个名气更大的明星,这些流言无疑将会持续下去。他会活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说法中,并渐渐变成那些标志性的传奇人物中的一个,一个关于青春、梦想和残暴的命运转折的典型。但这些并没有发生,因为事实上当海克特的电影生涯结束的时候,他在好莱坞才刚刚开始起步。他出道太晚,还没来得及充分发挥他的才华,他在电影圈呆的时间又太短,对于他是谁、他能干什么,还没来得及给人们留下一个持久的印象。几年过去,大家一点一点地把他忘在了脑后。到了1932或1933年,海克特已经基本上属于一个被抛弃的世界,如果说哪里还能找到他的蛛丝马迹,那也就是某本没人要读的晦涩的书上的一条脚注。电影现在会说话了,默片里那种闪烁不定的无声表演已成为过去。不再有什么小丑,不再有什么哑剧,不再有漂亮的轻佻女郎踏着听不见的乐队节拍翩翩起舞。他们不过才消失了几年时间,但感觉上却已经成了史前的玩意,就像那些人类穴居时代曾在地球上四处漫游的古老生物。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