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秘密特工

作者:[英国]斯特拉·里明顿 著 马道珍 陶 竹 译




  “楼上有许多其他录像带。而且我确定没有人看到我上楼去。”
  “这个得尽快还回去,”她语气坚决地说。“先告诉我,这三个男人,他们有多大年纪?”
  “那两个年轻的跟我差不多,另外一个也许有二十七八岁。”
  “你说他们都是英国人。你有没有注意他们是哪儿的口音?”
  “这很难说。”他想了一会儿。“我只注意了那个年长的,我想他是北方人。”
  “你还能认出他们吗?”
  “说不准。我不想看他们看得太仔细。”
  “当然,”莉兹安慰道,因为她注意到索海尔的眼睛总是往门口看。“你知道这三个人去哪儿了吗?”
  “不,但我知道他们还会回来的。”
  莉兹感到心跳加速。“为什么?什么时候?”
  “下礼拜同一时间。阿斯旺问他要不要把机器拿下来,但是店主说不用麻烦了,因为礼拜四又要用。所以我认为他们是在接受培训。他们要看一系列录像。他们似乎在上一门课程。”
  “你怎么知道下礼拜还是同样的人呢?”
  索海尔想了一会儿。“因为他说话的方式。‘把它放那儿,’他说,‘下礼拜他们又要用了。’他说的‘他们又要’只能是指同一批人。”
  莉兹思忖着这个情况。那么,在那群人再次聚会之前,他们还有些时间——尽管不多——周密部署一下行动计划。她仔细考虑了一会儿,试图决定下一步怎么做。“今晚你能否再和我见一次面?我想去拷贝这盒带子,再拿一些照片来让你看看。一些人的照片。可以吗?”
  索海尔点点头。
  “我来告诉你去哪儿。”她说了一个牛津大街北边某一不知名的街道,并让他重复一遍。然后她说:“坐地铁到牛津广场,向西走。你知道约翰—刘易斯英国一家知名百货公司。商品注重实用功能,比较大众化。在哪儿吧?”索海尔点点头。“那么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那幢房子。我们将确保没人跟踪你,但是如果我们发现情况不对,有人会在街上拦住你并向你打听时间。他们会问你两次——如果是那样,你就不要去那个接头地点。径直往前走,坐公交车回家。万一碰到熟人,准备好一个借口解释你在那儿做什么。”
  “那倒不难,”索海尔说。“我会说我去牛津大街上的HMV是His Master's Voice(“主人之声”)的缩写。英国唱片的品牌。商店找一些CD。他们那儿营业到很晚。”
  莉兹看了看手表。“现在是七点半。我十点在那儿等你。”
  “从现在起,你又是我的联络人了吗?”他问。
  “得看情况,”她温和地说,因为说实话她自己也不知道。“你知道这并不重要,我们都是同事。”
  他点点头,眼中流露出某种神情,莉兹起初认为那只是兴奋,后来意识到其中也搀杂着一些恐惧。她宽慰地对他笑了笑。“你干得棒极了。只是继续保持高度谨慎,索海尔。”
  他对她也报以微笑,但却有点惶惑,目光黯然。她又说:“如果你感觉到有危险,你必须立刻告诉我们,启用示警程序。我们不希望你身处不必要的险境。”
  她知道这些都是空话。他当然会置身险境;在这样的行动中,冒险是不可避免的。莉兹不止一次地质疑过她在情报员管理中所做的一个微妙的心理游戏:告诫情报员要谨慎,确认他所处的危险,安慰说他将受到保护,鼓励他获取所需的情报。惟一的公正是她在竭力维护情报员的安全,但是面对“杏仁软糖”,她似乎很难保持这样一个平衡的心态。
  索海尔的话既简单又坚决:“我会竭尽所能。”莉兹很受感动,但他的话丝毫不能减轻她的负疚感。他如此年轻,然而又如此勇敢。如果书店里的这些人乐于把自己炸飞,她不愿想象他们会对索海尔做出什么样的事来。她几乎在不知不觉之中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二
  
  莉兹在普林罗斯山山脚下拦下了一辆计程车,让司机把她送到米尔班克街上的阿特里姆餐厅。从那儿走一小段路就到泰晤士大厦了,这是一幢位于泰晤士河北岸庞大而结实的大楼,是军情五处的总部。这个时段驾车穿越西区非常顺畅。交通高峰期已过,看演出的人群也都进了剧院。酒吧灯火闪烁、温馨四溢,这在平常一定会令她神往。离开“杏仁软糖”后不到二十分钟,她回到了办公桌前。
  再次和索海尔·丁见面之前有许多事要做。录像带得复制,确认接头地点万无一失,“念咒语”召来新一批A4组员替换现在已经下班的威利·伍兹等人。
  接着,莉兹坐下思索起来。威胁迫在眉睫吗?如果是,她就得联系查尔斯·韦瑟比——他碰巧正在和军情六处的同级官员杰弗里·费恩共进晚餐。如果“杏仁软糖”是对的,那么威胁是存在的,但并不是近在眼前。她决定和他第二次见面后再做结论。想到这里,她伸手拿过电话拨通了反恐调查部的号码。正在值夜班的朱迪思·斯普拉特接听了电话。
  朱迪思是莉兹的老朋友了。十多年前,两人在同一天加入了安全部门,现在她们在反恐分部工作已有六年了。莉兹的才干使她转向了特工管理,而朱迪思敏锐的分析能力及其明察秋毫使她成了一名调查专家。凭借近乎强迫性的坚韧,朱迪思和她的组员对情报联络员提供的情报以及所有进入反恐支队的情报一追到底,从不放过任何一条。他们与海外同事联系频繁,共享线索,提供身份确认,保持联络畅通。调查部是泰晤士大厦里所有反恐行动的依靠,它接收未作评估的情报并让它们变得有意义。
  所以现在莉兹要找朱迪思获取涉嫌参与恐怖主义活动的英籍亚裔人的材料。莉兹对她简要描述了“杏仁软糖”报告的情况,但没有一个与朱迪思和她的组员目前正在调查的事有联系。抓着朱迪思交给她的那个拉链紧锁的大公文皮包,她坐电梯下到地下车库,挑了一辆停放在那儿的公用车。还有四十五分钟,她往北开,穿过牛津广场上了摄政街,最后,拐进了一些静谧的街道。街道两边那些曾经辉煌的十八世纪老屋现在成了内科医生、牙医、心理医生和其他专科医生的诊疗室,为伦敦富裕的居民和游客提供服务。终于,她穿过一处拱门,拐进了一排被分隔成若干小间的马房。这里灯光暗淡,四周黑黢黢的。它们原本是附属于那些高房大屋的马厩。她按了一下车上的遥控按钮,一间车库的卷门收了上去,她把车径直开进了一间亮着灯的小车库。
  车库上面是一间温馨、愉悦的起居室。里面有一对用旧的沙发,联络员们都称那些沙发套为“英国工程部棉布”;一张方形餐桌,几把不知是什么木料做的椅子;一张歪歪扭扭的茶几,上面还有一只相框。这些便是室内的全部家当。在这些接头点你可别想享受什么现代物质文明。它们的存在纯粹出于实用目的,时刻备用。厨房配有煮咖啡、泡茶用的必需品,但绝对不会有食品。十五分钟后,莉兹还在把公文包里的照片往餐桌上摆放的时候,电话响了。
  “九十秒,”电话那头的一个声音说,“一切正常。”
  门铃一响她就开了门,把“杏仁软糖”领上了楼。
  “想喝点什么——也许你想喝杯茶,或者咖啡?”
  索海尔缓缓地摇摇头,表情严肃,没说话却在观察四周的环境。“晚饭吃了吧?”她问,心里却希望他吃过了。
  “我现在什么也不要。”他说。
  “好吧,那我们就开始吧。我想让你看看这些,不着急,但不要搜肠刮肚地想。通常第一感觉是准确的。”
  照片来自各种渠道。效果最好的是那些护照、驾照申请表上照片的复印件。其余那些多数是在监视过程中用暗藏的相机从远处拍摄的,效果较差。索海尔不紧不慢,仔细端详着每一张照片,然后遗憾地摇摇头。十一点的时候他们才看了一半,这时,莉兹突然想起,要是索海尔弄得太晚,他的父母要担心了。“我想今天就到这儿吧,”她说。“其余的明天再看可以吗?”
  他点头同意。她说:“那我们还在这儿见面。七点半怎么样?来的方式和今天晚上一样。”她看了看索海尔。他看上去很累。“你得打车回去。我给你叫一辆。”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